试论胡三省的人格魅力
试论胡三省的人格魅力
文/孔林根
一、矢志不渝的治学精神
胡三省(1230—1302)原名满孙。台州宁海中湖(现宁海深甽镇三省村)人。兄弟五人,排行第三。入学后,感悟曾参“吾日三省吾身”语,遂改名三省,字身之,又字景参(仰慕曾参意)。因屋旁小溪植古梅,故号梅涧,晚年自号山甫、“知安老人”,宋元之际史学家。清代全祖望把胡三省、舒岳祥、刘庄孙尊为“天台三宿儒”。
父亲胡鑰,人称“山泽遗才”,喜欢史学,胡三省从小受父亲影响,功课之余开始读《资治通鉴》。父亲对胡三省的好学感到非常欣慰,加之历来对《资治通鉴》在音义、释文方面有许多谬误,又见胡三省天资聪颖,好学不倦,遂有期托勘误《资治通鉴》之嘱。
宝佑四年(1256),胡三省进文天祥榜,列五甲121名进士(与文天祥、陆秀夫等同榜)。咸淳三年(1267)应聘任寿春府学教授,经考举及格,改奉议郎,继知江陵县。咸淳六年(1270)母亲病故,离任回家治丧。服满后改知安庆府怀宁县。同年返临安,案牍之余专事《资治通鉴广注》编撰。宦游期间,搜罗了许多版本的《资治通鉴》,如果遇到研究《资治》的名家,定然登门求教。经过多少个夜以继日的熬灯苦战,呕心沥血编成《资治通鉴广注》97卷,论著10篇。之后宁海遭兵祸,胡三省举家迁新昌。流亡途中《资治通鉴广注》稿散失。这对胡三省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胡三省不甘心,待局势安定归里后,发愤重注。他心无旁骛,谢绝宾朋好友和一切交际,积十年之功,把满头青丝熬成白发,终于完成《资治通鉴音注》稿294卷。“吾成此书,死而无憾!”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即为《通鉴音注》,演变大致分两个部分,首先是按照《经典释文》的体例写成了《广注》等三书,其后在对稿轶重新撰写时,则总书《资治通鉴音注》。书中明确了相关的典章制度,音韵训诂等,其各个方面的考证也纷纷记录在册,是我国目前研究《资治通鉴》最为完整的参考资料。胡三省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完成父亲遗愿、终成史学大家的强大动力。
二、同流不合污
贾似道门客廖莹中闻胡三省大名,将胡三省推荐给贾似道。贾似道虽然是著名的权臣,却也不是民间传说靠裙带关系上位,而是进士出身(1238登第)、身经百战、战功赫赫,政绩斐然。咸淳十年(1274)胡三省任沿江制置机宜文字,升朝奉郎。第二年,改任贾似道幕僚,从军江上,所陈建议均不为贾采纳。是年,贾似道督师芜湖。二月,鲁港兵败后,宋军溃散,胡三省回宁海硖石。有人责疑胡三省曾为权奸贾似道幕僚,而胡三省却未曾为虎作伥,贾似道刚愎自用,听不进手下的建言。而胡在贾似道排斥异己、横行朝纲方面未有丝毫瓜葛。
三、为民请命
胡三省为官时偶尔回硖石中湖,看到四周百姓遭受灾荒,苦不堪言,于是向度宗皇帝奏请为乡民免除三年赋税。奏折中陈述历年水涝、干旱、虫灾,乡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惨痛生活,引起度宗恻隐。度宗皇帝欲亲驾硖石察看。这下则是胡三省慌了,他万万不会想到度宗皇帝会有这个念头。折中所述虽然有之,但事实却没有这么悲惨,如果被皇帝发现自己所奏不实,则是犯了欺君之罪。于是胡三省再次上奏,称硖石门壁立千仞,危岩乱石,山路狭窄,轿马不行,且荆棘横生,有毒蛇猛兽出没,万岁千金之体,万万不可涉险,如果皇上有所闪失,臣万死莫赎!硖石门,俗传神人欲以剡为海,夜驱阴兵,舁石累于山趾,如堰堞之状,功未竟,以晓而止。今有巨人迹丈余,崖上石刻怪奇不可读。度宗阅罢,才打消了亲临的念头,准许硖石一带免除赋税三年。胡三省为民请命,造福乡里,实在冒着极大的风险。
四、终为宋民,不作贰臣
南宋灭亡,元朝统治稳固后,为笼络汉族百姓,派官员南下遍访名士,邀请他们出山从政。好友袁桷觉得机会难得,劝胡三省一起去元朝做官,胡三省谢绝了袁桷的好意,认为自己生为宋人,死亦作宋鬼,不愿作贰臣。遂携家眷归迁故里,“屛谢人事,日著书为乐”。取居所名“逸老”,自号“知安老人”。由此也可以看出胡三省的文人气节。胡三省在《音注》中注释与宋有关的史事时,从来不书“前朝”、“赵宋”等中性词语,而称“我朝”、“本朝”、“国朝”,有个别地方还称“皇宋”、“吾国”。最使他痛心疾首的莫过于国破家亡之遭遇。《后晋纪》开运三年“契丹之汴,帝与后妃相聚而泣,召翰林学士范质草降表”。胡三省触景生情,于此文下注曰:“除了臣妾之辱,惟晋、宋为然?呜呼痛哉!……亡国之耻,言知者为之痛心,矧见之者乎!此程正叔所谓真至者也,天乎人乎!”其后许多日子里,除了在家养孙弄怡,就是到鄞州嵊县等地拜访好友,或是和舒岳祥等名士到雁苍山赤城书院讲学。直到1302年73岁时去世。
《资治通鉴音注》是胡三省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他那种好学不倦、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鼓励我们看准一个目标,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备注:部分内容参阅胡克均先生的研究论文,并以致谢!
作者简介
孔林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海县作家协会会员、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编辑:木子叶寒
□图文:农家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