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读论语 2 | 孝是好药

孝是好药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我们先讲一个故事,香港歌手王杰在一个电视采访的节目中讲述他和他家人的事情。在12岁时,他的父母离婚了,他被送到香港一间教会学校读书,此后他父母再也没有回来看望他,家人基本断绝了与他的联系。若干年后,王杰出名了,赚了很多钱,他重新联系上了父母。他母亲买了很多房子和别墅,因为他想尽孝道,但他发现永远满足不了母亲的欲望。有一次,也是因为钱的问题,他母亲大发脾气。她告诉你王杰,那个亲戚要你明天死,你就活不到后天。他要你死,你就要马上在他面前死掉。王杰说要是他没有了谁来养你们,他妈妈说死了财产自然就是她的。王杰说他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这个母亲亲生的,那时王杰告诉自己:此生都不会和他妈妈再见面了。

这个故事当然是悲剧,这种情况在人世间应该是个案。不过多年前《南方周末》曾经披露,西南某省的人贩子非常可怕,该省每天都有孩子被卖出去,甚至有些夫妻还专门生孩子卖。虎毒不食子,何况是人?在这些家庭长大的孩子,不知道如何理解孝道。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大多是发生在有问题的家庭,从孝的角度来谈健康,讲的是大健康,不单纯指个人躯体。

如果说孝是一味好药,但为什么没能治好王杰的家庭呢?只能说由于他们“缺药”太久,导致现在无药可治了。为什么说孝是好药,因为大部分的家庭问题都应孝而来。被称为千古难题的“婆媳关系”是孝道问题;家庭兄弟姑嫂等关系是孝道问题;父子反目亦是孝道问题。只有明白一个“孝”字,才能处理好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健康问题。

孝是双向的,并不是单纯指向晚辈对待长辈的态度,当然尽管孝是相互的但侧重于晚辈顺从长辈。世人行孝有三个层次(欧阳焕文先生语):第一是养父母之身,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所以当父母年迈,安顿好父母的身体便是义不容辞的任务;第二是安父母之心,让长辈内心安定胜于安顿好其身体;第三是养父母之慧,当年轻一辈开始超越父辈,年轻人就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帮助父母。

中医人行孝也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让长辈健康。如果家中长辈后半生都不用进医院,便是给晚辈创造财富,这也是构成幸福家庭的重要因素。金元四大家之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一书中说:“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中医人行孝的重点任务就是要懂得维护家庭成员的健康;第二是让有缘人健康。天下那么大,中医人并非能够帮得了天下人,因为总会有一些人与自己无缘的。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汉朝的太医令郭玉在给权贵治病也提到“四难”:“他们刚愎自用,不容易相信别人,一难也;他们吃喝玩乐、重享乐,不遵医嘱,以为花钱就能治病,二难也;女子都以窈窕纤瘦为美,身体虚弱。而且不管对症不对症,只喜用高级名贵的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四难也”。第三是让社会健康。中医人通过修身济众,通过度人来度己,中医人若能唤起大众对健康的认识,树立健康生活的习惯,此可谓大孝。

首届国医大师、广东中医人的泰斗、已故的邓铁涛大师说:养身必先养心,养心务必养德。《孝经》说孝是德之根本,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是孝的开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帮助更多人是孝的延伸(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总的来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有子是孔子晚年得意弟子之一,小孔子三十三岁。他认为孝是一个人的根本,只有本立而道才生。能对长辈尽孝,必能对上司、君主、道义、人民大众尽忠;一个不“犯上”的人,一定不会“作乱”。因为孝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把人做好了,事业自然没有问题,家庭自然幸福,社会自然和谐,各种问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中医讲究个人身与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这是一种横向联系,而孝道往往体现在纵向关系上。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孝道的本质是家庭医学,晚辈孝敬长辈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让长辈保持健康。当然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健康主要还是自己的事情,孝道是德,德是能量,一种能够保证家庭健康的能量,一种保证家庭的传承的能量。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家庭,德才是根本。

孝是好药,真实不虚!

(0)

相关推荐

  • 了解东西方婚姻价值观6大差异,让婚姻免于痛苦

    「相爱容易,相处难」,是东方社会婚姻常见的现象.很多人会认为西方国家可能没有婆媳问题.其实,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关于婚姻当中的问题是雷同的,只不过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于同样的问题,有不一样的解决方式. 西 ...

  • 中医人读论语 21 | 中医之孝

    中医之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

  • 中医人读论语-引子 | 专栏开篇词

    引 子 --<中医人读论语>专栏开篇词 我们先讲<五灯会元>书中的一则故事. 黄山谷居士往依晦堂,乞指径捷处. 堂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 ...

  • 中医人读论语 1 | 不修不明

    不修不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古圣贤说,"道"与文字没有关系,但我们在传承"道&quo ...

  • 中医人读论语 3 | 重剑无锋

    重剑无锋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大凡研究<论语>的人,多数认为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或者把儒家理解为实用理性,把道家看做是出世的.任自然的学问.对于儒家和道家,如果 ...

  • 中医人读论语 4 | 健康密码

    健康密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晚年最得意弟子之一."三省吾身" ...

  • 中医人读论语 5 | 使民以时

    使民以时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段话曾经被人误解,尤其是"使民以时"这句,一些研究者认为,孔子的学问是站在官方的立场说话,或 ...

  • 中医人读论语 6 | 余力学医

    余力学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弟子规>一文的第一部分就是来源于此,所以有人把<弟子规>看成是&l ...

  • 中医人读论语 7 | 何为学问

    何为学问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是孔子得意的弟子之一,他的风格和曾子不一样,也区别颜渊.子路以 ...

  • 中医人读论语 8 | 德能生威

    德能生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历史对于"轻浮"之人之作风,基本上都是贬义的评价,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讲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