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劝学公园——谁才是公园的主人?
最近和朋友探讨《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书中提出的一个看法“当人们没有按照设计意图来使用公园时,有理由追问一下,设计本身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
由此引发的对于设计内容的思考,而这个问题反过来解读就是,景观设计需要合理规划场地从而引导人们的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想起之前在杭州劝学公园的一些画面,如何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巧妙应用设计手法进行景观活动空间的营造,让场地变得有趣和生动起来,此外,后续的景观场所如何运营和维护,怎么提高场地的舒适度,也许会给带给大家一些思考。
“劝学公园”位于杭州良渚文化村内,占地面积为25000㎡,公园南北向260米,东西向90米,南北向高差约10米。场地北侧为山体,东侧为学校,西侧为商业,南侧为高架,另外场地内有南北向高压线穿过,限制了绿化乔木种植的高度。
@sohu.com
公园共有三个入口,西北、西南两个入口连接城市道路和商业,东侧入口连接学校,入口处的锈色耐候钢板的标识性非常强,指引周边人群快速进入公园。
西北入口连接商业和道路
东侧入口连接学校
西南入口连接道路和商业
西北侧入口处的耐候钢板景墙在分隔空间和引导路线的同时,还是一座科学认知的展示墙,上面雕刻的从宇宙宏观到细胞微观的图像,在行进中完成了科普的过程,和公园寓教于乐的主题相呼应。
分隔空间、引导动线和科普观赏功能相结合
景墙的端头是位于草坡下方平缓地区的半圆形温室,设计中是一个种满植物进行科普互动的场所,但实际在拍摄时内部空无一物,推测是无人维护的原因。
西南入口处的高差较大,除了利用台阶处理道路关系和绿化种植区外,还设置了半圆形的白色长廊,既可以观水景的同时也起到了无障碍通道的作用。
公园共分为艺术草坡、生态湿地、水趣园和创意农场四个部分。
艺术草坡
大草坡的设计是为了解决场地的高差问题,园路沿堆坡盘旋而上至坡顶,坡顶的设计也很有意思,在晴朗的天气中,可以通过站立点的投影位置确定时间(类似于日晷的原理)。
查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有小朋友在大草坡上打滚,在弧形的园路上面滑滑板,开发出场地的多样性用途。
生态湿地
从西北入口右侧樱花林起始,顺地势而下的旱溪蜿蜒至西南出口区的湿地中,旱溪以卵石铺底,两侧种植了水陆两生的植物形成旱溪花境。
旱溪西侧用高绿篱分隔空间,花境中植物种植以观赏草片植为主,近路侧为较低矮的小兔子狼尾草、粉黛乱子草,近绿篱侧为较高的细叶芒,矮薄苇等,少量美人蕉点缀其中。整体搭配较为简洁,季相变化以夏秋为主,冬春景观较差。
湿地内种植大量水生植物如再力花、香蒲、美人蕉、水葱、睡莲等净化水质,周边则种植矮蒲苇等高大类的观赏草、结合竹林、片林营造出空间的围合感。
水趣园
阿基米德取水器、脚踏车出水的旱喷广场,需要协同合作的无动力类型的活动器械,张唐在他们的设计中已经应用的非常广泛。
创意农场
设计的意图是希望学生在这里体验种植的乐趣培养自主的意识,同样在场地中设置了可以互动的浇灌装置。
然而现实中却是一片荒芜,公园后期的维护不到位,原有的设计意图未能实现,造成的场地荒废,浪费了寓教于乐的好机会。而到发文为止,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不知道后续的情况如何了?
公共景观中时常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矛盾,大家期许于更美好的环境和更有趣的场所,但对此背后的运营和维护却并不重视。
如何解决此类问题,一方面在设计之初对于场地的人流量和活动需求做出合理预判,应用无动力设施等低维护的活动器械,绿化种植上选用多年生习性强健低修剪耐维护类植物(区别于常规整形地被的“绿色混凝土”模式),减少人工成本以及化学药剂的使用。
另一方面,则是重要的场地运营团队,是学校的师生群体?公园之友的志愿者?还是商业运维人员?同样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预判,并且在后期切实落地到位,如此这般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辜负这一方土地。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