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直三个问号,离材料高手更近一步!

写稿子的疑惑
作者:翰林君
写稿子的过程,总有些疑惑让人想不通。写得多了,疑惑会慢慢解开一些,心境也就明了许多。
一、初稿哪里去了?
大机关里写材料,从初稿到成稿,一般会有几道关。初稿一字不改的,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初稿一字不剩的,却是经常发生。很多初稿被改过后,早已面目全非,有时一个字都没了。曾经遇到比较狠的情况,自以为下了番功夫,拿出了一个还可以的稿子。交上去以后,改稿子的领导说,我们一起改一下,打开Word,鼠标到第一行同志们后面,敲三下回车键,我说你打。这就是重写嘛!
初稿改没了,难免会沮丧。但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情况一:初稿质量确实不行,没法改。这种情况应该不多见,要么初入写稿行当、还是生手,要么完全偏离主旨、理解发生重大偏差,要么确实不适合干这一行。
情况二:初稿无关乎质量,要集合各方面意见,经过几轮改动,当中可能形势又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呈现出来看不见初稿了。
情况三:初稿质量是可以的。有一种说法,初稿某种程度决定了终稿的质量。如果稿子不是很要紧,改的领导又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初稿质量过得去,也就定了。但是,质量高的初稿为什么也会被改得那么狠呢?往往是好材料给了新启发,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修改又达到更高的层次。从字面上看,似乎全部改掉了。但这不是全盘否定,而是高起点的提升。
情况四:初稿本就是按照领导确定的提纲写的,写出来却又被彻底推翻了。我们常说,想清楚再写,但想清楚,指的是基本思路,具体到提纲乃至行文逻辑、细节,再高明的领导也很难一下子想清楚。拿提纲的时候,看上去不错,写下来的时候,仍可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不合时宜。初稿难免要“阵亡”了。当然,我们不能找借口当阿Q。要把初稿当成终稿来写,努力提高初稿质量,让改稿子的领导把精力用在点化、提升上。
二、稿子是秘书写出来的?
很多人都有这种看法。客观地说,领导同志各种场合的文稿很多,不可能篇篇自己亲自执笔。有的稿子代表集体智慧,吸收各方面意见,需要秘书人员执笔,秘书也可以作为参谋贡献一些想法。但是,本质上讲,领导同志的稿子就是领导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多数时候,领导同志会对他的稿子交代思路、方向、重点,秘书人员按照这个要求起草,最后交由领导审定。这个过程,秘书做的是查找论据资料、编制字句,基本属于技术层面的事情。这样的稿子,应该说就是领导自己的稿子。
有的文稿,领导没有明确的指示,看似从一开始就是秘书人员在拿主意,只是最后到领导那里签字盖章。但实际上,秘书人员正是按照领导同志一贯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去想问题、想思路,也是按照领导同志一贯的风格特点、语言习惯组织文字,这样也才得到领导同志的认可和信任。这样的稿子,应该说也是领导同志自己的稿子。
这是一个以谁为主、谁为谁服务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自我肯定写了多少好稿子,在提炼上、叙述方法上有所贡献,但不能轻易说出了多少思想,因为思想的源头的确在领导同志那里。
三、形式重要不重要?

文稿写得好,关键在于把事情想明白、道理说清楚,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和文字打磨,不能把精力全花在遣词造句上。形式服从内容,但是形式不是不重要。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也要营销,好材料也要加工,尤其是新媒体时代,还要考虑传播规律的变化和影响。
汪洋主席在2019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上的演讲,是一个好例子。他讲了“四个到哪里去找”,首先这四个内容都是真道理、好道理,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来表达,现场效果好,记得住,能打动人,这样文字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讲第一个到哪里去找的时候,现场反应还不那么明显,到第二个“大陆的工人吃苦耐劳、心灵手巧,不迟到、不早退,这么好的工人到哪里去找”,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讲到第三个,再到第四个,现场的感觉是期待下一个“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文稿,语言朴实却显得大气从容,道理深刻却直白易懂,值得学习研究。
前一阵子省委书记讲党课,提出了“九个有没有”。这不是为了硬凑,其中的观点,比如有没有经济好一好百好的认识盲区、有没有路径依赖,领导同志在不同场合讲过多次,这里作一些归纳提炼。起初讨论这个报告稿时,设想过以“几个有没有”为框架,分别进行阐述。后来,领导拍板,集中讲,一口气说出来,这样能够产生冲击力。特别是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有必要对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工作思路来一场深刻反思,来一场深入思想解放。这样的排比、反复追问,内容上每一问问得准,形式上起到冲击震撼的效果,文稿就显出其价值。
文章表达方式的变化创新,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让人听得懂、好理解,容易接受和认同,从而达到促进工作的效果。
疑惑还有不少,老的疑惑清晰了,新的疑惑还会产生,仍需要留待在未来的写稿实践中继续去求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