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悟道的真相,真懂的人并不多
众生周知,明代王阳明最受人关注的地方,就是龙场悟道,因为悟道之后的他,顺利重返权力的中心,并且屡建奇功,成就世人所追求的事业与功绩,走向了人生的顶峰。
别一方面,他信徒无数,悟道之后的他,还创立一套有别于宋明理学的哲学流派,即心学。
因此,心学也是王阳明影响后人最大的内容之一。
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习惯于把龙场悟道过度神化或渲染,理所当然的认为王阳明的悟道就是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达到无所不能的境界。
这样的认识,事实上已经误解了悟道的本质,因为所谓的悟道并没有那么神奇,对于我们这些世人来说,悟道,并不是一种成圣或者超人的状态,更不是佛教中所讲的大彻大悟,而是一种思想的转变,一种思考方式的转弯,就好比这条路走到尽头,本来已经绝望了,但却意外地发现另外一条更加宽广的大道,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王阳明的悟道,即悟到“心即理”并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种有别于宋明理学的由凡入圣的方法,因此,龙场悟道对于他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思想境界上的提升或都是升华,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种成为圣人的新式道路。
因为历代以来,仕人们的对于人生的最高追求就是成为圣人,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也不例外,也所追求的无非也是这些东西,因此,如果我们抛开这些内容去谈龙场悟道,那就是脱离了实际,怎么谈都有所偏颇,都有失于王阳明的本意,毕竟他也是个人,不能脱离于当时特定的环境而存在,就算他是圣人也不能例外。
因此,我们说“心即理”不过是王阳明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方法,并没有太多的神秘内容可言。
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所谓觉悟,不过是沿着自己的人生脉络发展到一定程度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而已,并没有什么值大书特写的,从这个角度看,圣人也是凡人,只是凡人因为不理解而把他们当成圣人罢了。
我们从王阳明的一生来看他的追求,少年的王阳明非常,但在经历过“五溺三变”之后,最终又回到儒学这条道路,但无论如何,“读书学圣贤”的这一目标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到他中年以后,他收学生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要学生立志当圣人。他的一切学说,都是围绕如何成为圣人展开的,甚至可以说,心学的本质,其实是为了实现“内圣”而展开的。
可是,在龙场悟道之前,他的这一目标经历了很大的挫折,直到龙场悟道之后,他才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成为圣人的方法。
因此,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其实就是在达到人生困苦的极限之后,一夜之间找到了成圣的方法,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他,豁然开朗,悟道了。
这也是为什么“心即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却没有悟道,而唯独王阳明可以悟道的真正原因。
所以,他才在《传习录》中说: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心即理也”
也就是说,“心即理”不过是一种成圣的方法,就像佛讲八万四千法门的其中一种一样,只是一种修行或者思考的方法而已,但是,在这个思考方法下,他遂渐地建立了心学的整个体系,即“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事上练”这些内容,从此,中国的身心性命之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攀向了最高峰。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金刚经》《王阳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