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还有人质疑中医大家胡希恕的伤寒论讲得...
居然还有人质疑中医大家胡希恕的伤寒论讲得不好,你把这篇看完,再摸着良心给个[比心]
胡老说:凡太阳病,迟早都会发热。不管它是已经发热,还是没发热,但都有怕冷。另外,有的人伴身体痛、呕逆,摸其脉寸关寸三部都紧,这就是伤寒证。
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而且不汗出的怕冷(麻黄汤证)要比出汗的怕冷(桂枝汤证)严重得多;
大青龙汤证怕冷就更厉害。一点不出汗,人体的气息不得旁达,俱向上撞,所以呕逆;
中风的桂枝汤证,人体的气息也不是不往上撞,身体也不是不疼,其亦有干呕、身上疼,但是没有伤寒证严重。
伤寒证全身的血管都充血疼痛,就不光是头项疼了。这就是有汗无汗的区别,有汗的脉缓,无汗的脉紧。这个阴阳俱紧,就是上下脉都紧,界线分明。这一类的太阳病,就叫做伤寒证。
古人因为这类太阳病必恶寒,恶寒明显,故称“伤寒”,这个命名是很有味道的,“伤者伤于外也”,就是皮表不开,汗不得出,只要一汗出,病就好了,病邪比较浅,故曰“伤寒”。
在这讲太阳病的提纲,也就是概括的特征,在这种太阳病里再细分,有两种,一种太阳中风,一种太阳伤寒,主要的差别一个是汗出,一个是无汗,由汗出、无汗产生的证候就不同了。
胡希恕说:
1、中风与伤寒是太阳病的两大类型,前者由于汗出则敏于恶风,所以称之为中风;
2、后者由于无汗则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
曰风,曰寒,即风重、寒重的意思,这也是古人以现象当本质的误解。
不过对于风曰“中”,对于寒曰“伤”,却实有深意。前面讲的太阳病,本是机体欲以发汗的机制,自体表以解除疾病,但往往限于自然的因素,或虽得汗出,但病邪反乘汗出之虚深踞于肌腠之内。
中者,中于内,名为中风者,暗示在表的病邪跑到人的体内了。也有可能汗没得到排出,病邪郁集于肤表,没办法跟汗液一起排出体表。
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暗示病邪在表浅之处。
中风、伤寒都是病证的名称,可不能理解以为中风,就是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尤其风伤卫,寒伤荣,更是无稽谬说,不可尽信啊!
从上方的文字中,可以看出胡希恕先生对“中”和“伤”理解得有多透彻,显然与后世用病因解释中风、伤寒有根本不同。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这些知识都是读《伤寒论》的入门功夫,如果以病因学说理解这,就不能正确理解《伤寒论》的主要内容。
这里要仔细读懂胡希恕先生的意思,现在之所以多认为“中风是中于风”“伤寒是伤于寒”,是受王叔和、成无己以《内经》注解《伤寒论》的影响,曰:“风则伤卫,寒则伤营。”由“风为阳,寒为阴”,推理为“中风中于表,伤寒伤于里”,甚者认为“中风为表证,伤寒为里证”。这种不顾临床实际,强引《内经》附会其说的注解,完全脱离仲景原义,把后世读仲景书引入歧途,中医人要分辨得清楚。
【风和寒往往同时犯人,临证怎能区分?】#健康守护者# #老当益壮#
不论何种外邪侵犯人体后,正邪相争出现的症状,皆可表现为中风或表现为伤寒,这才是临床实际。胡希恕对中风、伤寒的注解,强调依症状反应,不是依据受的哪种邪气,这才反映了《伤寒论》的原旨。
胡老这一认识来自于对仲景书原文的潜心研读,来自于对经方理论体系的系统理解,不但是理解中风、伤寒的关键,也是理解太阳病的关键,更是理解六经实质的关键。
简而述之,中风、伤寒的主要鉴别点为:中风有汗出、脉浮缓;伤寒无汗出、脉浮紧。这就是正学经方是捷径,胡希恕前辈指路挑灯,当好了中医经方的带路人,胡老的经方绝版书,我看了感悟良多,值得本提高中药方子的临床作用的人,都每天看一看,做个经方高手,点击图片右下角【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