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延飞:如何让教师摆脱无意义的琐事?
上学期期末的一天晚上9点多,我看见学校办公室里几个教师在赶写教案,见此情景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悲哀:每到期末结束时,老师都要补教案,补听课记录,不然检查时领导要批评,考核可能要落后。
一些学校,林林总总的考核制度无不在束缚着老师的手脚,制约着教师的思维。据说,有些学校就连和学生谈话也要记录。不然,视为没有帮扶问题学生。我们试想一下,本来五分钟的谈话,如果老师一边说话,一边拿着笔记录,学生会不会这样想:我今天的话老师都记下来了,不会是将来要找我麻烦吧?如果谈完话再记录,估计最快也要3——5分钟。有人说,这叫“抓铁有痕,踏石有印”,我倒想问问,这些“工作痕迹”有什么用?
我想起香港电影的一个桥段,警察说,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本来很愉快的交谈,学生会不会看到老师拿个本子神秘兮兮的在记录,会不会有所戒备?还会不会说实话呢?这样的交流还会走心吗?有人说,不会,哪里会因为老师拿个本子,谈话的双方交流就变来呢。
你还别不信。我来说一个例子。
一次电视台的记者到某地采访牡丹花会旅游节,街头随机采访一位老大爷。记者问,大爷,您对我们这座城市举办牡丹花会有什么看法?老大爷说,弄这是他大ne蛋,又是限行,又是修路,政府年年钱花球不少,整天折腾老百姓。记者把话筒拿出来,对着老大爷,大爷你能用普通话再讲一遍吗?大爷一看有摄像师在一边,又有话筒对着自己,立刻说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xx人民欢迎你!
你听到实话了么?这个谈话记录还有多大意义呢?
特别是为了创建什么学校,全体老师不得不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提倡5+2,白加黑,去整理一些子虚乌有的资料档案。其实,老师们都不愿意去做这些虚伪的东西。检查团来看了十分钟,背后可能是学校老师一个月的辛苦。
而开封求实学校,不计教师考勤,取消教师写教案的做法,让学校管理者明白,教师不应纠缠于教育之外的琐事,应给其静下心来,从事教育教学的环境。
在读书时期,就有这么句顺口溜:“一流学校抓学术,二流学校抓技术\活动\学风,三流学校抓纪律。” 如果学校总是在强调要注重宿舍卫生,不要打架斗殴,不要宿舍酗酒,那么管理的重心自然会有所偏差,从而把最应该关注的学术能力忽略了。
同样,一所学校过于追求档案整理,过于强调工作处处留痕,势必造成工作重心的偏移,教师的有效教学时间不能保证,质量也将难以保证。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整档案。
蓦然回首,那人还在整档案。
山穷水复疑无路,快来快来整档案。
踏破铁鞋无觅处,原来你在整档案。
读了这些诗句,你有何感想?你敢不敢想!我也是整理档案出身,曾在学校档案室写下标语:卷卷册册皆为前鉴,册册卷卷堪称史迹。可是,我们学校整理过的档案,有多少可供借鉴的?
教育减负,先从教师减负开始。让每一位老师安心从教,不为档案所困,不为填写虚假的“表哥表姐”而烦心,不被整天各种各样的检查考核打乱工作节奏,不让繁琐的制度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乃至思想,这将是我们教师期待的“教育的春天”。
想毁了教师,就安排他去每天整理档案;想毁了教育,那就检查一个学校的档案。一位领导说,假的档案你都做不好,你还能做好真工作?这是什么狗屁逻辑啊!
其实,激励教师最好的办法还是感情因素,而非冷冰冰的考核。如何让教师摆脱无意义的琐事?这才是一位有良知的教育管理者,需要真正扪心自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