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由来

​华夏两字使用之初,是指河南中原一带,或有中原地区生活方式的地方。

公元前2100年~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华夏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楚失华夏。”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汉族由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华夏族,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体是华夏族,这就是中国之所以称为“华夏”的原因。

由炎黄部落联盟形成的部族后来分两大支派。其中一支生活在华山附近,也就是现今陕西、河南交界处,称为华族。

另一支生活在夏水流域一带,在现在山西省南部,称为夏族。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交界处,我们说的黄河大转弯的地方,就是华、夏两大部族的核心区域。两个部族土地交错相连,鸡犬相闻,难分彼此。所以总被一起称为“华夏”。

黄帝和炎帝在古代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族首领蚩尤。后又以黄帝部和炎帝部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华夏部落的来源基本固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