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研、写作到投稿、发表,你不得不知的论文写作五个循环
这部分是本章内容的重点,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图来展开讲解(见图2)。这个图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这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且里面有很多是我们在写论文、做研究时很容易忽略的内容。我们看一下这个循环图,从科研、写作、投稿、审稿,再到发表,中间这条箭头,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箭头,这个箭头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它就是提示我们有这样一个链条。
科研工作在文科中叫作学术研究。科研工作做完之后,会有一部分科研成果进入学术写作的环节,在学术写作的环节会有一部分进入向学术期刊投稿的环节,然后在投稿中会有一部分进入审稿环节,通过审稿会有一部分文章被发表出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我们对此不做过多的解释。我想解释的是图2中下面的和上面的链条。
我们在做科研工作时,会考虑到写作的因素。如果我们把科研工作细分,会产生很多环节,比如,前期的选题策划,选题策划之后会有一些数据资料的收集,正式开始研究的准备工作等。我们不展开讲科研,科研本身也有很多的环节,但是我们在做科研工作时,是不是应该考虑写作的因素?这是上面的第一个箭头。下面的第一个箭头,是科研与写作之间的微循环。事实上,很多人在做学术研究时,基本上不考虑写作因素。当然,我们有一个接近于常识的理解,就是我们在做学术研究时,如果过多地去考虑写作的因素,是不是有点过于功利?这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因此,很多人在做学术研究时,不会过多地去考虑写作,包括之后的发表。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我在以往的学术写作课程中,提出了很多在学术写作、学术出版领域的假象,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假象。我们的科研工作的功利因素还少吗?比如,你做一个什么样的课题?你选一个什么样的方向?为什么到这个问题上就以功利或者不功利作为挡箭牌,阻止自己去考虑写作的因素?仔细想想,我认为这一点是讲不通的。当然,不同的人可能还会有其他不同的解释,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有些人在做科研的时候不考虑写作的因素,是完全照顾自己的兴趣,等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我认为如果每一条理由你都去讲的话,是都讲不通的,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在做科研时,不能惯性地滑到写作这样一个环节,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考虑写作因素。实际上这是很难的。很多人不这样去做,但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你会发现其实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写作是带框架的,而研究往往是开放式的一种思维状态。上面这个反馈,是说写作可以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研究,能够注意这一点的人就更少了,因为在国内很少有人真正地去做学术写作的研究,对学术写作其实是没有多少了解的。我经常开玩笑说,哪怕你拿到博士学位,你的写作水平基本上跟一个高中生也应该是差不了很多的,原因就在于,自从你上了大学以后就停止了语言方面的训练,除了你学英语,或者说你所学的其他外语,除了这些语言方面的训练,事实上,你在汉语方面的训练基本就停留在高中阶段了。更何况学术写作不是一般的写作,它还有一种语言,叫作学术语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回想一下,自从上大学以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科学的学术语言训练?实际上,在我们国内的高等教育领域,有关学术写作的训练几乎是一个空白。从微观的角度来讲,这也是导致我们很多人写论文难、发论文难的一个制度性的原因,并不仅是个人的原因。从我们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们在做研究时,应当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因素。我们在写作时,应当有意识地考虑写作对我们研究工作的反馈,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对于制度的因素,没有人能够轻易地改变,但是像这样的微观问题,我们只要自己多加注意就可以。
写作与投稿之间也有一个微循环。在写作时,大家是不是会考虑投稿的因素?几年前,我认为很多人写论文就是为了发表,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一部分人写论文不是为了发表,这样一部分人很可贵,我们不展开。我发现还有很多人写作其实是为了发表的,但是,他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考虑投稿方面的因素。比如,你在选题的时候,是否考虑什么样的选题符合学术期刊的要求?你在组织论文框架的时候,是否考虑对于同样的一个选题,你以一个什么样的框架、什么样的结构去写,会使之更符合你的目标期刊的要求?我发现很多人其实是不考虑这方面的因素的。他们在写作时,惯性地、自然地就滑到投稿的环节,他不主动地去考虑投稿的因素。当然,投稿对写作也是有一个反馈的,比如,发表论文比较多、投稿经验比较丰富的作者,他对学术写作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就是因为他的投稿经验多,发表的经验多,所以可以反馈到论文的写作中。
投稿与审稿之间也是有一个微循环的。在投稿时,你是不是有意识地去考虑编辑审稿的因素?我们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投稿时,你是选择邮箱投稿,还是在线系统投稿,或者是邮寄纸质的打印稿?你要考虑编辑用什么平台审稿,然后你就用什么平台去投稿。如果编辑用线上的采编平台,那你给编辑寄打印稿有什么用呢?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我们在投稿时要考虑审稿的因素,但是,这个因素比较肤浅,还有更深层次的、更复杂的因素,我们其实是较少考虑到的。比如,编辑就是论文初审环节———第一道关口的把关人。我们投稿之后,是否考虑自己的稿件与编辑、审稿人及期刊要求的匹配问题?作者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地去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当然,这几年有一个比较好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很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不再将自己的论文盲目地、漫天撒网似的去投稿,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研究自己所属领域的核心期刊到底有多少本,每一本期刊有什么样的特色,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审稿反过来也会影响投稿,因为投稿活动一旦开始,就要面对杂志社的人,开始跟编辑和审稿人打交道,甚至在终审环节,可能会跟期刊的主编打交道等。在跟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你会积累很多有利于写作投稿的经验。在这里,就是用第三个反馈的箭头来表示,作者要多去考虑审稿过程内部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我们的写作与投稿。
经过审稿以后,会有一部分文章进入发表的环节。事实上,最后一个环节作者也在参与。我认为很多人都有一个消极的意识,就是他们总感觉自己是被选择的人,总感觉自己的论文是被选择的。实际上,你的论文确实是在被审,但是,我一直反复强调,从论文写作直到论文发表,都应该是一个学术对话的过程。不要总把自己放在绞刑架上,总等着别人来裁决自己的命运,我觉得这种态度是消极的。你在参与,在跟编辑、审稿专家进行一场学术对话,进行一个共同推动稿子发表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你要考虑发表的因素,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作者是很少的。因为这其实是需要站在期刊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的。比如,你的论文发表后能带来多大的学术影响?能给这本期刊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否能够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否能够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前面几个环节相比,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最少的。大多数作者在审稿环节过于被动,你之所以过于被动,就是因为你往往只考虑自己的问题,而不站在杂志社的立场上去修改自己的稿子。
当然,你的论文发表以后,对你的审稿、投稿和写作,也会形成一种反馈,而且每两个相邻环节之间都可以形成一个反馈。因为你的论文发表以后,会带来一些其他层面的影响,因为我们知道学术期刊不是学术,学术期刊的本质是期刊。从这个角度来讲,你的论文发表以后就已经进入学术传播的后期,这时,因为会有一些学术的影响、一些社会的影响,不管是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你的论文可能会被大家看到,那么会有多少人引用你的论文?你的论文发表以后,会引起多大的反响?当然,大部分论文发表以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但不论怎么说,论文发表是可以倒逼我们的科研的,是可以倒逼我们从科研一直到发表之间的每一个环节的。这就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投稿经验比较多的人,他对于科研写作有一套自己的解释,有一套自己的经验,就是因为他们后期很多的经验可以倒逼前期的工作。我们大概地梳理了一下微循环的过程,现在就过程里面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我们看一下写作到投稿这个环节。刚才我们讲到,在写作时,你要主动地去考虑投稿的因素。你的投稿行为、你的过程、你的经验都可以倒逼自己的论文写作。事实上,我觉得有些人比较关心的问题是:论文写完以后,怎么去投稿命中率会更高?那么,围绕写作结束后去投稿这个环节,你考虑了什么问题,考虑到了哪些因素,从而能够提升自己投稿的效率以及投稿命中率?我们刚才讲到,在论文写完以后,要充分地考虑到论文与学术期刊的匹配度,这个匹配大概包括哪些方面?我们先说一些硬件方面的内容,比如期刊设置的栏目,期刊需要哪些方面的稿件,这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我们再说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比如,期刊对你所属单位的层级,对你的学历、职称有没有要求?这些问题也一定要考虑。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期刊会把一些要求直接明确写出来。有一些开放度比较大的期刊,会在期刊征稿细则里面明确一句话:本刊不收硕士以下学生的稿件。再比如另外一句话: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高以上职称的稿件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录用。期刊都这样声明了,你就必须要把这些考虑在内,虽然这是一些不成文的规则。
我们现在考虑稿件本身。从稿件的形式方面来看,稿件的字数或者篇幅是不是符合期刊的要求?期刊明明就倾向于发表1万字以下的论文,你非要投一个3万字的论文,我认为这是对期刊的不尊重,因为在期刊征稿细则里面写得很清楚了,它就是要1万字以下的论文。你为什么非要投一个3万字的论文?除非你能够给期刊一个很明确的理由,能够说服期刊发表你这篇3万字的论文,否则你就要遵守期刊给出的规则。形式方面的因素可以再细致到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的结构,甚至结语和参考文献上。比如,至今仍然有一部分学术期刊,虽然它们也被收录到了核心期刊目录里,但这部分学术期刊是不带注释和文献的,这样你就要考虑,人家肯定是不要文献的,如果你非要弄上文献,也是没有必要的。既然你投了这本期刊,那么你就要遵守这本期刊的规则。再比如论文的标题,期刊已经明确表示喜欢一行题,不喜欢两行题。那么你就应把你的论文标题改成一行题,不要写成两行题。期刊喜欢什么样的形式,作者就要把论文调整成它喜欢的形式。再比如,期刊要求摘要不要超过300字,那你就不要超过300字,如果你的论文摘要超过了300字,到时候它也会让你进行删减。所以,作者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按照期刊的要求来做,再进行投稿,包括后面的审稿,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在前期自己能够做到的地方,就不要让编辑指出来,我们其实也是从减少编辑工作量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再比如,观察期刊所发表的文章,有的期刊每期发20篇论文,其中有15篇都没有前言,那么这就可以反映出这本期刊的倾向。这时你可以不写前言,即使要写,也不要把前言写得很长。比如,有的期刊喜欢前言大概在300字以内,那么你就写300字以内的前言,不要把太多的内容放到前言里面。如果你认为这部分内容很有必要,那么可以把它放到正文里面。像这些东西,我认为大部分人是考虑不到这么细致的。
因为涉及选题,每一个学科中论文的内容的差异是比较大的。法学的15本期刊里面,每一本期刊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具体到论文的选题,其实每一本期刊都有自己不同的选题倾向,有时候也叫作选题偏好。
我们再来看从科研到写作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最想强调的一点是我们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在做科研工作时,还是应该考虑写作的因素,不管你的论文最终是不是为了发表,都应该考虑写作的因素。写作倒逼科研,就像发表倒逼审稿一样,它可以提升你的科研质量,而不是削弱你的科研工作。很多人有一个担心,认为如果自己在科研的环节过多地去考虑写作的因素,会不会限制自己对科研的兴趣。因为我们知道科研工作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比较开放的、一种照顾到科研者本人兴趣的、比较自由的工作状态,这是科研工作最宝贵的地方。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其实不会面临这个问题。比如,我们今天所有来听讲的人,你们什么时候面临过这个问题?你们什么时候想过:在选题时,你是先做一个课题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如果你的论文要发表,它会不会影响你的学术兴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这个问题只对极少数的人才成立,尤其是在当下的学术环境里,这个问题对大部分人来说更是不成立的。虽然有很多人以此作为挡箭牌,不愿意在科研环节去考虑写作的因素,但这是一个假象,可能是不成立的。有的人开玩笑说,你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但其实大家仔细想一想,有这个问题吗?科研与写作真正的矛盾在哪里呢?其实就是一个自由与不自由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非常虔信地追逐自由,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而你若考虑写作的因素,这将会限制你的自由,因为写作是有很多规则的,包括形式、内容等,这跟我们人的天性是有矛盾的。但我们说了,所有的自由都是相对的自由,没有绝对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一种过程自由,没有结果的自由。但是,很多人把自由当成一种静态的结果自由,给自己绑架上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状态,结果导致在做很多宏观的事情时不成功。比如,很多人想问题时天马行空,想象力特别丰富,一旦落实到真正去做具体事情如真正写作的时候,思路就打不开了,觉得自己受到了限制,其实这是自己造成的,与科研和写作没有多大的关系。这是自己的习惯造成的,也是我在科研到写作环节最想强调的一点。大家在做科研时,就要考虑到写作的因素,这可以提升我们的科研质量,而不是给科研带来限制,这与我们很多人的感觉其实是相反的。尤其是如果我们再考虑很多现实因素,那就更是这个道理了。
这一部分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微观角度,探讨了为什么我们会面临论文发表难这样一个问题。原因就在于极少有人会把论文发表难这个现象,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做一个过程的思考。我们见人就说论文发表多么难,好像这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成了一种刻板的印象,成了一个死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拆开,把它分解了,对它做一个过程的思考,那么我们会发现,我们在某一个环节有很多欠缺,我们面临着论文发表难这个问题,它只是一个结果,其实还有很多原因。比如,我们在第一部分探讨了宏观方面的原因,我们在这一部分探讨了微观方面的原因。宏观方面的原因有很多是我们把握不了和控制不了的,有很多的问题,没有人能够改变。但事实上,按照我们刚才讲的内容,对于微观方面的原因,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意识地去控制,去提升自己,我们能够做出努力的,可能也就是这些方面。我们在做科研工作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考虑后面的环节。在写论文时,要有意识地考虑自己的论文是要发表的。在投稿时,要有意识地考虑、参与审稿的过程,而不是等待,让自己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参与审稿的过程时,就会有意识地站在编辑的立场上,站在期刊的立场上,去考虑发表的因素。这些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得到提升的。落实到论文写作的时候,就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学术写作训练,这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提升的。落实到论文发表上,就是去训练自己在投稿、审稿、发表三个环节的系统性知识,你不能说我又不是编辑,我为什么要考虑编辑应该考虑的问题?这是一种逆向思考的态度,这个事情要和编辑打交道,要和编辑沟通、交流。如果你不发表,这就是一件无所谓的事,但既然你是要发表论文的,你就要考虑这些因素,你就要为编辑考虑,为期刊考虑,其实最终你是在为自己的论文考虑,因为最终发表出来的是你自己的论文,是署着你的名字的论文。所以,这是我所强调的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我们为什么面临论文发表难这样一个问题。同时,这也说明了有哪些事情、哪些工作其实是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的。
在国内,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搞学术研究的大部分人都面临着论文发表难的问题,但是,没有哪一方力量主动地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我们的大学有做过这样的努力吗?我们的教育部门、出版部门,有做过这样的努力吗?没有哪一方力量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是我们很多人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那么对于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大家应该共同努力来解决。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可能需要长期的努力,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长期努力,情况是会改变的。比如,有一位经常来听我讲座的台湾同学,我跟他有过交流。台湾所面临的论文写作难的问题比较特殊,因为台湾对论文的要求比较特殊,他们面临的论文难发表的程度要比大陆低,原因在于台湾的高中教育体系中有专业的、系统性的训练。我认为这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是论文发表难度不同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我们大陆的很多同学在面对论文写作难、发表难的问题上,之所以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原因就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面,缺少了这样的一块教育。我曾与陕西师范大学的一位博士生导师进行过一次交流。他说:“其实我们也想过,作为导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写论文、发论文,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卡住,不要遇到自己学术生涯良好发展的障碍,但是这很难做到。因为关于写作、关于发表的整套内容,不是一个显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隐性的知识体系。比如,你的论文应该怎样写才更容易发表,这是有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隐性的,不是显性的,这个规律可能存在于很多学术期刊编辑的头脑中,可能存在于很多在论文写作和发表方面比较有经验的优秀作者的头脑中,可能存在于关于学术研究、关于写作学的很多理论成果中,但不管怎么说,它非常分散,是一个隐性的状态,而不是一个显性的状态。
那么,作者应该怎样跟审稿人沟通?我发现不同的作者拿到审稿人的意见后,有五花八门的理解。有的作者认为:这是什么专家呀?连我写的内容都看不懂,为什么要给我提问?有的人认为:这个意见根本就是错的!还有人认为: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自己的理解比审稿专家的理解更高明,认为审稿专家的水平很值得怀疑。这种不认真、不负责的心理会导致作者没法去修改论文,这个结果对论文的发表来说是很不利的。你完全可以做到与编辑、审稿人形成一个平等的学术对话的关系,产生一种生动的学术沟通,为什么你不这样做?为什么永远都缩在自我的龟壳里,不愿意站出来跟他们对话?为什么非要觉得他们的意见是错的,觉得自己是对的?其实在很多问题上,尤其是文科中的问题,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意见,为什么非要说他们的意见就不如你的意见高明?这是没有道理的,他们只是跟你持不同的意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