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懂乃万,除了马思纯

乃万陷进去了。

从音乐节发言到微博输出、网易云笔记、朋友圈喊话,她越陷越深,已然沉浸到“孤身对抗全世界恶意”的女主剧情中。

只不过,看这用词遣句以及标点符号的“妙用”,阿姨嗅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有安妮宝贝、或者更符合乃万年纪的“饶雪漫式疼痛文学”那味儿了。

“那天上场我穿婚纱,高温,雪白的......”

上一个让我生出如此“疼痛”之感的,还要属咱爱上摇滚乐手的小马莫属。

2021年了,“饶雪漫女孩”仍在搅动着娱乐圈的中二文青学。

事件起始于乃万一次“勇敢”的自我表达:

前文说完男孩子被迫放弃梦想向世俗低头,后接“我们要给心爱的男孩子一些理解和宽容”,尽管还接了“女生也要勇敢追梦”,但的确些微存在着“男生的世俗压力是女生赋予的”暗含义。

她自然难逃口诛笔伐。

本来广大网友嘲嘲骂骂就过去了,但乃万的一次次硬气回怼,似乎让这事愈演愈烈。

“但我不会退缩,因为我没有做错。”

“扑不灭我眼里的光......今年我24岁了”;

“我不喜欢风了,不喜欢鲜花了,也不喜欢太阳了”、“2021年5月6日。今天8号”......语文老师见了这标点都要夸句“非主流文艺拼凑大师”。

但最惹争议的还是乃万捐款一事。

在患病当事人关闭筹款拒绝乃万捐款后,乃万追着捐了三万元,反骨来的如此澎湃凶猛,“我偏要捐款”。

还附言“骂我就骂我吧,没关系吧,要好起来”。

可问题是,当事女生这话,远到不了谩骂的程度吧。

此番操作下来,乃万被网友骂“不怀好意装恩人施舍,实际绿茶的很”。

有没有这种感觉,乃万一步步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受拥趸受骂声,最重要的是,受关注。

别误会,阿姨不是说乃万炒作的意思,只是想起了一句话:

“普男普女都是很爱受虐的,因为那是一种戏剧化,是聚光灯,是自身强烈存在的一刻”,普男普女的称呼过刻薄了,但确实有人不喜风平浪静,而更享受drama的跌宕起伏刺激,因为“被观赏”“被瞩目”。

大概马思纯与摇滚男缠绵的理由也如出一辙,万千网友劝马姐开眼,这既佐证着马姐被关注,又让她生出一种居于世界对立面的“傲然”。

被所有人反对唱衰,是最能证明个体作为“特别”而存在的实例。

多么像黎吧啦,以及饶雪漫笔下的一众“甜酸女孩”。

回想起来,雪漫疼痛系作品风靡时,大概女孩们向往的都不是成为最后和“高富帅”修成正果的李珥,而是那个涂绿色眼影的黎吧啦。

那似乎不源于对“坏”和“叛逆”的追求,而是对戏剧性的向往,那种在爱海里体验极致甜蜜和痛苦的淋漓,大概是一些女生的爱情初画像。

在从前,她们有一个称呼,叫“真性情姑娘”。

“我就是我,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请你离开”。

标榜real的rapper乃万定是没少受此类文潮的影响,她们习惯于将自己剖析给所有人看,有着很强的倾诉欲,几乎每一个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展示最真实的自己”,重点大概也并非“真实”,而是“展示”。

来吧,展示。

不过,友情提醒一下乃万妹子,这张截图出自电影《纵横四海》,而非你慨叹的《春光乍泄》。

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了被马姐错用的“张爱玲语录”。

以及,马姐对于《第一炉香》的读后感:

这微博主大概阐释出了我们心中的大大问号:

马思纯下场回怼:

接着自我解读:

太疼痛了。

仅代表阿姨个人观点:啥都能整到“情爱之疼痛”上,似乎是一种不足够成熟的表现,网友的话则更直接:“暴露水准”。

此次乃万的表现也一样,小号发和朋友的对话,“我实在太心痛了,顾里说过,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次被原谅的机会......生而为人,人间炼狱......”

一则“顾里说”看的我是心里一咯噔,哪怕来个莎士比亚说呢。

万万似乎不太爱读书和爱思考。

《天天向上》中嘉宾推荐书单的环节,乃万list很像是照搬了畅销心灵鸡汤图书前100。

书籍当然无高低之分,但能侧面反应一个人的审美取向,读着《我不假装美好,我允许自己不开心》的乃万,似乎不会太擅长“深度”二字。

而此次乃万的翻车,我更倾向于她并非有意拉踩或媚男,毕竟,这样的男“媚”了也没什么变现渠道。

以及消费力:嘴上喊着力挺乃万冲专辑,可是还没解锁15万的初门槛。

所以乃万应该并没想过“跪舔男权换取生产资料”,只是无意中暴露了自己逻辑混沌的不足,网友批她“肚子里没二斤货,就别想着当意见领袖”也有几分道理。
写到这里,阿姨想起来几天前小表妹挺乃万时的豪情万丈:
表妹维护的是说真话自由,认为如此“纠错讨伐”下去,娱乐圈更只有虚假的love&peace,没有人再敢真实表达,我们听到的将都是公关话术,看到的都是机器人灵魂。
真情表达本身有错吗?当然没有,只不过,“真实”一词,并不只是出自直率不遮掩,更有的是因为欠缺内涵才不会修饰。

暴露短板当然够真,但着实是一件特别不需要智慧和没门槛的事。
阿姨认为,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家还是要适度掌握一些“藏愚守拙”的处世准则。
把别人的话信奉为真理固然是一种软弱和无主见,可把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供奉为铁律也未免不是一种盲目和自负,尤其是,在你真的没什么能量的浅滩期。
《左耳》中一意孤行的黎吧啦用逝去生命结出自己的果,事实证明:有的话,还是要听的。
其实,也真的没那么多人想害你,你的敌人远比你想象得少,或者直白点说,关注你的人远比你期望得少。
“疼痛小说”里的drama queen们,该长大了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