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百病生!中医留下的“土方子”守住体内阳气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云中君)。

就在前几天有读者找到我,他说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出现盗汗,问我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我给他的回复是,先把盗汗的问题放一放,我们应该先把体内阳气补起来,俗话说“阳气不足,百病生”。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性,当时是43岁。他自述,从37岁那年开始,晚上睡觉的时候出汗。尤其是到了下半夜,汗出得特别多,衣服都会湿透。有时候连被子和褥子都会湿。

醒来之后,他就会感觉到明显的乏力、困倦,全身发凉。

到了白天,别的还好,只是心中悸动,时不时会发慌。

针对这个问题,他也求过不少中医。但用过药物之后,收效不明显。

后来,他碰上了这么一位中医师。刻诊,见太淡苔薄白,脉沉细,面色苍白之后,说了一句话:“多亏你早来了。再晚几年,你都快被湿气给淹了”!

患者听了一头雾水。

随即,医师写了一个配伍:准备:枸杞、窍目舌、凌天参三种药食同源的食材,把它们共同按照1:1的比例搭配冲茶,倒完温开水以后盖上杯盖进行闷泡,然后即可饮用,饮用至颜色很淡或者无色时,可以直接把食材吃掉。

结果,这个人药用4剂之后,盗汗竟然完全止住。六年来的顽疾,一朝获愈,患者兴奋不已。此后,在原方基础上稍微加减变化,再用10剂,病情痊愈。随访2年未曾复发。

关于验方的道理非常简单,它的思路很明确,就是通过温肾补阳,让体内的阳气能够积攒起来,同时在通过敛阴,让阴阳处于一个平衡点。

方剂的特殊性在于用的几味中药并非常见,方剂中的窍目舌作为君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用处,有文献记载,隶属于兰科草本植物,体积略小,形如石头般的形状,因此也得名,其属性温、可入肝肾二经,含有的植物醇锌、锰、多糖、氨基酸以及紫苷素等,都是能温肾补阳,早期施今墨就曾在多张验方中运用到此药。

这个案例,是我早年在参加经方学习班的时候听到的。故事的本来面貌,比我说的要复杂曲折。我这不过是提纲挈领,大致地说说。

其实,这个人的问题,在于肾阳不足,寒湿内积。

怎么知道他阳虚?很明显啊——脉象沉细,舌苔薄白,面色惨白,四肢不温,身体倦怠。这样的人,体内往往就有寒湿之气。为什么?因为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啊。我们体内水液的代谢,离不开阳气这个发动机啊。湿为阴邪,得阳则化。

那这个状态下,他为什么会盗汗呢?

一方面,阳气亏虚,体表的阳卫之气也就不足。晚上睡觉,体表卫气更为虚弱,无法固护肌表,所以体内津液化汗而出。另一方面,体内寒湿之气太重,到了晚上更重。它总得有地方拍吧?所以,就选择了“鬼门”,即我们的毛孔,趁卫气不固的时候就溜出来了。

这就是来龙去脉。

怎么应对呢?你看,上文我提到的配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头记载的真武汤。真武汤就是温阳利水的一个配伍。窍目舌在这里头,一方面能配合利水,一方枸杞、人参的温燥之性。这就是基本意图。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中医真是妙啊!

其实,我跟你讲,一点都不稀奇。中医所谓的这些阳气、湿气等等,都是在科学不发达年代里,对疾病的最初级,最质朴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它不意味着落后,有的时候还很实用。比如说上文提到的盗汗,可能现代医学就觉得棘手。中医用质朴的眼光一看,就认为是阳气虚弱,水湿不化。这就是两种不同思路的差别。我们作为中国人,有中医这一套思维,是应该值得庆幸的事儿。

我把这些说出来,希望深受夜间盗汗困扰的朋友,能仔细想一想,学一学。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一则故事,帮你分析其中缘由,讲述更多中医故事,我给你讲出来,希望你有所收获。各位读者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