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情怀】太平桥往事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太平桥往事
朗读者/叶进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沪语播音员
文/王希平
四十年前,我家里曾经在太平桥住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石库门街坊非常窄,大多数人都是蜗居,环境嘈杂。在自忠路顺昌路一带有集聚了各种商铺,菜场、米店、南货店、煤球店……应有尽有。印象当中,早上的菜场是最热闹的。记得有一趟,姆妈运道好,居然在菜场里买到了时鲜货冬笋和要凭票才能买到的猪肉,刚刚磨好的菜刀也就有了发挥的地方。姆妈烧了外婆传授的拿手菜冬笋烤肉,这碗冬笋烤肉的味道我到现在都不会忘记的!当然,每个月工资拿到下班之后,姆妈也总归要在灶披间烧苔菜拖黄鱼啊、葱烤鲫鱼啊、虎皮蛋啊,都是好吃的小菜呀!
顺昌路是餐饮美食街,供应“四大金刚”、小吃和面饭等什么的。困难时期,尽管大家节衣缩食,但是月底还没到,还是没米吃了。姆妈为了我们四个小囡,没办法,只好向米店借米。米店出于同情,稍微给一点救救急,下个月再扣,这样日子才好继续过下去。姆妈偶尔也会带我们到美食街,因为生活拮据,一般只会点一荤一素一汤,然后每人一碗饭。小小囡吃不掉的给大小囡吃。等到我们都吃饱了,姆妈再把剩下来的菜汤倒到自家带的饭锅里,回去两块南瓜、山芋,烧了当饭吃。当然,经历过粮食困难的日子,我们大家都更加珍惜粮食,同胞手足之间的感情也更加浓了。
我们家里住的那栋房子一共住了十几户人家,大家共用一间灶披间。有人讲这是真正的“七十二家房客”。平常,爸爸看的晚报都是我买的。记得有一年因为世乒赛期间,晚报销路特别好,买也买不到,爸爸就觉得索性订报纸。但是“七十二家房客”没信箱的呀,邮递员送来的信和报纸就全部放在后门灶披间的台子上,谁订的自家拿走,倒也没听说谁家里报纸信件有丢失的。要是来挂号信,一口宁波话的客堂间阿婆就会帮着喊人,要是来汇款单呢,软软苏州调的前厢房阿婆也会帮忙。被子衣裳晾在外面,热心的邻舍相互也会照应。有的时候买菜回来,大家看到还会打招呼,讲两句,讲得投机么还会聊聊家常。无论是哪家儿子新交的女朋友,还是哪家女儿的“毛脚”,第一趟上门,也绝对瞒不过邻舍的视线;谁长得最好看,到时候也自有分晓。
至于弄堂里的小朋友,认识之后没多少时间就热络了,串门玩,还会一道吃炒米花。记得有一年暑假,楼里的男小囝自发组织游泳,姆妈把我穿旧掉的短裤改成游泳裤,还关照年纪大几岁的邻舍小弟相帮多照应照应;后来果然因为他的热情帮助,纠正了我游泳不到位的动作。还记得有段时候停课,我和弄堂里的小张有过交往,两个人后来成了书友。小张高我一届,在复旦附中读书,是我心目中的“学霸”。那个时候,我们就相互借书看,像刘白羽、秦牧、杨朔、冯牧等散文,还有唐诗、朗诵诗等诗歌。虽然大家有的书都不多,但是相互借书,相互沟通,也扩展了自己的文学视野。
我的小学当时就在中共一大会址附近。那个时候我们是半天上课,半天在一名女同学家里搞小小班。同学们按时做好功课,就开始在弄堂里玩了。女同学么踢毽子、跳橡皮筋,男同学么比赛短跑、躲猫猫,另外所有同学在一道还可以跳长绳、丢手绢。记得三年级新来了一个班主任,年纪轻轻,人高马大的程老师,受他启蒙,我开始喜欢看书。没多少时间之后,他还给我一张区少儿图书馆的借阅证,喜欢看书的习惯也就这样被从小保持到老了。
要离开太平桥的时候,大阿妹非常不舍得,毕竟我们在这里住了三十年啊!我们都是在这里长大的,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呢?不经意间爹娘都老了。搬家临走的时候,小阿妹还是把门锁掉了,这不禁让我想到小时候,姆妈把刚刚喂好奶只有两个月大的小阿妹放到摇篮里轻轻地摇啊摇,五斗橱上一束栀子花的芳香散发在整个房间。等我懂事之后,我才晓得,那一年姆妈生小阿妹其实是产后大出血,经过医生抢救才转危为安。爹爹姆妈平常都是善良勤俭、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几个养大,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回想往事,各种情结实在难忘。太平桥在我的记忆当中仍旧是这样熟悉、这样亲近。人生一辈子,有的成为亲人、有的成为朋友、有的是师生、有的是同学和邻舍,这都是缘分,应该好好珍惜。有的时候回想起太平桥,那个时候虽然居住空间狭小,生活环境嘈杂,但是这也让街坊邻舍的社交距离变得短了,人际关系一点都不冷漠。什么叫人间烟火,这就是大上海的人间烟火啊!
来源:“上海戏曲广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