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 | 学习《论语》,我最大的收获是这句话
入睡之前,枕着《论语》,睡出更好的自己。(本文内容节选自喜马拉雅音频节目《睡睡平安》144期)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孔子说:“对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可以讲高深的知识学问;而中等水平以下才智的人,不可以讲那些高深的知识学问。
01
学习《论语》,我的最大收获是这句话
以前小梁拿起各种书,没有半点儿学习的快乐。尤其是那些实操性很强的商业书籍,虽然有过学习,但感觉自己不做出来,就很难体会到成就感与快乐。
其实,中国很多书籍并不那么依赖学习本身,必须要有一个场才行。比如你要学打坐、站桩,只要给自己时间,怎么都能让自己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能给小梁两三年的时间,安安静静地学习,我特别希望把《伤寒论》通读一遍,把它的六经体系和《周易》的六经体系对应起来,看看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然后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想起来就觉得特别美好。
有一天,我突然跟自己说:“为什么我到这个阶段才会发自内心地想学这些东西呢?以前为什么没有这种想法呢?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呢?”一直到某天读到《论语》中的这句话——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孔子的这句话是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跟他讲比较高深的、本体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的福德、能力、眼界、境界在中等以下,就不要随便和他谈论高深的、本体的东西。
不过幸好《金刚经》作为经典,历经了那么多年的洗礼,不会因为某个人、某些事而受到某种贬损和提升。它就在那里,早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
如果让我回忆学《论语》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这句话——“君子不迫切”,不迫切地从低层次拔高到高层次,不迫切地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迫切地希望孩子变成一个比自己聪明、有情商、能抵抗诱惑、能挣钱的人……
02
跟人沟通时,要讲他能理解的道理
《中庸》里有句话,“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部分人听到这句话,都理解为“以牙还牙”。
其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的是你跟人沟通的时候,要跟他讲他能理解的道理,去帮助他成长。
所以传播者必须以一种更宏观的视野、更豁达的心态、更愿意多变的法门引导对方,不对别人的境界高低做任何道德上的判断,只做方便法门上的判断。
03
情绪稳定的人,将来一定“缺货”
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在将来有价值,而且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价值?
我觉得应该是那些善于学习,并且情绪比较稳定的人。
道德上的什么东西是对的,什么东西是错的,可能以后我们会越来越无法确定,好坏的界限没有那么明确。
比如三十年前一对男女青年跳贴面舞,那叫耍流氓,犯了流氓罪是要被抓起来的;现在两个人跳贴面舞,算错吗?
由此可见,当你把眼光放在一个大尺度的时间里时,也许许多东西对你而言无法确定它的好坏,但你的情绪稳不稳定是另外一回事。
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不仅对身边的人有价值——他们不会因为你的一惊一乍而鸡飞狗跳;对自己来说也有很多好处,起码得高血压的几率会低一些。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知道,爱学习、情绪稳定的孩子在将来会长期有价值。虽然将来爱学习的人可能会有很多,但情绪稳定的人一定“缺货”。
和五年前相比
你认为现在的自己
有了哪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