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妙方,补气血两虚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所以内伤外感,皆可引起头部不适,头痛即是其中一种。

气血俱虚头痛、痰湿头痛、肝阳头痛等,都属于内伤头痛的一类,其中,气血俱虚的头痛,是指气虚、血虚证候并见的头痛症状。

对症方剂处方:黄芪,人参,甘草(炙),炒苍术,川芎,升麻,柴胡,陈皮,酒炒黄柏,蔓荆子,当归,细辛。

主治: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之头痛,当然要气血双补,所以补气要药黄芪和补血要药当归是必定要出力的,否则就会像缺了运动员的赛场。

与黄芪益气升阳固表,药力向上和向外走不同,人参大补元气,补脾补肺,生津止渴,安神,调理体虚,药力主要向内走,能固五脏之气。两者同用,不仅升清,更各以所长补其所短,内外气同补。

将气血补起来之后,自然要对头痛这个主症下药,于是止头痛的川芎、蔓荆子、细辛上场了。

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能升散,上行至头目,祛风止痛,是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无论风寒、风热、风湿,均可随证配伍用。

此外,川芎遇到黄芪,当归、苍术之时,各有效用。

川芎配黄芪时,由于川芎擅长祛风行血,黄芪功擅补气升阳,二者相配,能补气活血,引血上行。对清阳下陷,血瘀内滞之头部病症,有良好效用。

川芎配当归,因当归性润,功能补血和营,配川芎活血行气,则补血而不滞,活血而不伐,对血虚头痛有效。比如对于产后血虚头痛,《医钞类编》卷十七记载有一个治疗产后血虚头痛的治疗方,是用当归、川芎等分(俱酒洗,炒),生姜5片焙干制成。

川芎配擅长燥湿行气的苍术,气血双调,疏肝行气,活血化瘀,可治多种难治病,有“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效果。苍术在此方中,用药也为6分。由于苍术性辛燥,用米泔水浸泡,可缓其性。

另外两味头痛药,细辛和蔓荆子,其中细辛味辛、温,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在头痛症中,常用于风冷头痛。

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在头痛症中,常用于外感头痛,偏正头风。

气血俱虚的人,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容易外感风寒,所以这两味药的采用,将外感头痛的可能性考虑在内,直接消灭。

治头痛、补气血的药都有了,此方到此就万事大吉,可以抓药了吗?

甘草,升麻,柴胡,陈皮,黄柏齐说:还有我们呢!施施然而来。

甘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调和诸药的办公室主任角色,但其实它也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同时还具有解毒的作用。

中焦气血虚弱的时候,它能撸起袖子就上场,解毒生血补气。

柴胡升麻是临床上常用的药对之一。二者皆有升阳举陷的作用,但柴胡是宣发半表半里之少阳,而疏解肝胆之郁遏,以升少阳清气为主;升麻是宣发肌肉腠理,以升举脾胃阳明之清气为主。二药合用,柴胡辅助升麻,使其提升之力更强。

陈皮理气健脾,看似和本方不相关,实则气血虚弱,也需要健脾和胃,同时,由于补益药多塞滞,易致中满,而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和中,入补剂,能顾护脾胃,促进运化,使滋补药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更好地发挥补益作用。要注意的是,苍术也具有健胃安脾的效用。

那么黄柏用在此方中又是什么意义呢?

黄柏是血分药,补肾生水,清热泻火,善于去除“肠胃中结热”。一方面,此方多数药辛温,黄柏的苦寒可为其反佐,达到调和药性的功效。另一方面,治血虚,必当补肾以填精,精髓足,血自旺。所以,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之说。这也是此方采用黄柏的用意所在。

至此,补中益气汤全部大将出场完毕,你觉得它们治气血亏虚引起的头痛,是不是小菜一碟呢?

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