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人生有3条天规,一旦触犯,前途暗淡,越早明白越好!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痛惜的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是一个忠贞正直之士,他积极的帮助李世民改过迁善,君臣同心同德,共同开创了大唐盛世。其实古圣先贤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面镜子,常常观赏,自可开启智慧之门,人生自会越走越顺。在中国处世奇书《素书》中,提及了人生的3条天规,世人若不小心触犯了,前途暗淡,故而越早明白越好。
名不胜实者耗
释义:名不副实的人是在自我损耗。
《素书》讲“绝嗜禁欲,所以除累”,但事实上是“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芸芸众生追求名利也无可厚非,关键是要适可而止,正如《道德经》所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但人往往容易走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境地,此时真才实学与名声、地位不相匹配,一旦承担重大任务,便会被人看破手脚,这对自己的名节是不小的损害。
另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名实相副者尚且会受到伤害,名不副实者受害更深。《周易》中的“节卦”讲,“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君子在制定制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拿捏好分寸,有了名声、地位,要思考个人的德行是否真正配得上,如果不能,还是要节制一下欲望。
薄施厚望者不报
释义:付出少但想获得丰厚回报的人是不可能得偿所愿的。
《道德经》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个善人就是那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不少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愚蠢,其实只要在过程中认真付出了,结果往往就差不到哪里去。
《素书》讲“神莫神于至诚”,这也就是古人所讲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事,只要怀有一颗诚心,有百折不回的干劲,艰难险阻也都可以被克服,如此便能建功立业。对人,只要怀有一颗诚心诚意的接纳之心,对他人“投之以桃”,他人自会“报之以李”,如此便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周易》中“剥卦”的上九爻辞讲“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君子能够将自己拥有的分与他人,故而能够得到他人的拥护,就像被众人载着一样,但小人自私自利,吝啬不已,故而就像茅庐一样,地基不稳,大风以来便倒了。
绳人以刑者散
释义:试图通过强制手段让周围人归附,则大家就会散去。
《素书》中讲到,天下第一等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德足以怀远”,即高尚的品德可以让身处远方的人心悦诚服的归顺。“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德行够好,大家自会来归,提升个人德行是获得人心的不二法门。《道德经》讲“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一个越是谦虚,越能得到他人的青睐。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通过强制手段令他人归附,这是缘木求鱼,只会激发起大家的反感,执迷不悟下去,最终不免沦为孤家寡人。《道德经》讲“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强制手段使用过了头,不仅得不到人心,可能还会遭致大家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