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里仁篇(一)

一原文里仁第四4.0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试解】孔老师说:“将生命安居于仁德大道的境界之中,尤如庄稼生长在适宜的富饶的土地上,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果实之仁才会充满着无限活力生机一样,这是人生之大美。抉择人生之路而不能与仁德之大道融为一体,怎能称得上是有智慧的呢!”二释字里《说文》:里:居也。从田从土。凡里之属皆从里。《尔雅》:里,邑也。《释名》:里:五邻为里,居方一里之中也。汉字“里”从土从田,土为滋生万物的土地,田为果实之形。“里”是指适宜庄稼生长,能结出硕果的田地,本义是有田有土可居住的地方,乡里、邻里,街坊。引申为居住单位,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扩展为长度单位。

择《说文》:擇:柬选也。从手睪声。《广韵》:择:选择。汉字“擇”是用眼识别区分,用手挑选拣出,择吉从善取优,即留存合适满意的,丢弃不合适不喜欢的。

三素说前面老师教导了为学须依孝,为政当以德,重德须扬礼乐,礼乐之本乃为仁。本篇开始论仁,让人们把握礼乐是随时代之化而可变,但是仁是不可变的,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道,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老师说:“将生命安居于仁德大道的境界之中,尤如庄稼生长在适宜富饶的土地上,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果实之仁才会充满着无限活力生机一样,这是人生之大美。抉择人生之路而不能与仁德之大道融为一体,怎能称得上是有智慧的呢!” 本章老师表达的是,仁德是智慧的心灵故里,仁德能润其身,让人心宽体胖而内心安宁。因此老师说,不把仁德作为心灵故里,身处烦恼不安的人,是不能称之为有智慧的。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和仁德一体而不分的。只有精神安居在仁德之中,才能让人的内心充满仁德之气,从而逐渐让社会回归秩序,才能让家、乡里、邦国、天下回归美好的仁德时代。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对“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的解读。圣人之教,往往可让不同境界和层次的人都能见到自己可以见到的,从而都能有所收获。本章亦是如此。对于学而有成还没能顺道的人来说,本章是告诫人们修身环境的重要性,因为对这些人来说,他们的从仁的自觉心还没有完全觉醒。此时需要环境和朋友师长的指正。因此可将“里”解读成“邻里”,即“居住在有仁爱的环境中。选择居住环境而不讲究仁德,哪里算是有智慧呢?”告诫弟子们:能与仁德之人生活在一起,通过仁德之人的耳闻目染的引领,从而让自己受其影响,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让仁德之明德彰显。若与无德之人在一起,会受到不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染,从而让自己本具的仁德受蒙蔽而不显。对于学而有成,已能自觉实践仁德的学者来说,“里仁为美”是“将仁德作为心灵的故里,才是美好而高尚的”,是说将生命安居于仁德大道的境界之中才可让仁德彰显。另外对本章的解读之中,有少部分学者以《孟母三迁》的故事来阐释,我认为不妥,如果单从文本之角度,他们的解读并无不当,但是当你将《论语》作为一个整体来读解的时候,会发现这一解读不符合编者的本意。因为如果有《孟母三迁》的择善而居之意的话,本章应该放在《学而篇》中,而在“为学须依孝,为政当以德,重德须扬礼乐”以后的本篇,此时的言说对象已是具有一定的修行能力之人,只是还没有能实现自觉和顺从罢了。本章需要辨析的是“美”。在前面《八佾篇》中孔子对“美”和“善”进行了界定,在那章中“美”的层次和境界似乎在“善”之下。因此本章之中的“美”是否也是这样呢?这就需要我们仔细的进行辨析了。《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是说《武》乐之中的美之中,没能将周武王的仁德完全彰显于其中,有一股杀伐之气,故而不善。而本章的“美”是“里仁”彰显之“美”,故而没有《武》乐的“那种不善”,故此处的美,当是尽善尽美。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