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是如何通过“送礼物”,来表现人物态度和矛盾的?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人情化的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通过互送礼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好恶和亲疏远近,伟大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亦是如此,而且更加艺术化和生动。

曹雪芹的妙笔和细腻,在很多细节方面都能够体现,比如,通过礼物或器物的赠送与收受,来表达送、收双方的态度和感情,当真是细致入微,令人佩服。下面我便以红麝串和蔷薇硝为例,来简单说一下,曹雪芹是如何通过描写礼物的收受,来表现人物关系和态度的。

一、红麝串事件

在元妃省亲之后,有一段赠送礼物的情节,而元妃在赠送给众姊妹兄弟礼物时,并非随意赠送的,而是经过了精心考虑和筛选的。

我们来看,在所有的姊妹兄弟中,只有宝玉和宝钗的礼物是一样的:上等宫扇两柄,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红麝香珠两串。而其余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等人一样:只有扇子和数珠儿。

开始宝玉还有点不高兴,以为弄错了,但是袭人向他解释了一番,他才消除了疑惑。但其实,从这件事中,我们便可以看到,元妃对于钗黛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在元妃心目中,最佳的弟媳妇,是宝钗,而不是黛玉,所以才会以送礼物的方式,暗示这一点。

其实林黛玉那样多心又聪慧的性格,早已明白这件事的含义,而宝玉也是想明白了的,所以他才让紫俏把自己得到的礼物,悄悄送到黛玉处,让她随意挑选,可是心情高傲的黛玉,必然不会要任何礼物。

从元妃送给大家礼物的异同上,我们便能够看出,其实贾府上下,更看好宝玉和稳重的宝钗成为一对,而不是心高气傲的黛玉。

曹公便是利用了这么一个送礼物的小细节,表现了元妃(甚至是贾府众人)对于宝玉婚事的态度,也暗示了日后的结局。以一个红麝串带出这样复杂的态度,当真是令人赞叹曹公的艺术功力!

二、蔷薇硝事件

另一件典型的“礼物”事件,是六十四回的蔷薇硝事件,不过这一次,不是暗示什么姻缘,而是引出了一场闹剧。

六十四回说,蕊官让春燕帮她带点蔷薇硝给芳官涂脸,恰好被贾环看到并讨取,芳官不想给,便用茉莉粉当做蔷薇硝,给了贾环。

赵姨娘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大闹怡红院,引得豆官、藕官等人,都出去帮芳官出头,几乎打成了一窝粥,最后探春来了,才劝住。

蔷薇硝事件虽小,却引出了赵姨娘的不满和各种复杂关系。赵姨娘为什么要因为这件小事而大闹怡红院?她不知道怡红院是宝玉的住处吗?她不知道芳官是宝玉房中的人吗?

其实,正因为赵姨娘心里清楚知道这件事,所以才会大闹怡红院,因为她早已经对宝玉不满,但是明着不敢做什么,只能对宝玉的“仆人”,行使“主子”的权力,通过辱骂宝玉的下人来逞一下自己的威风。

但是,赵姨娘这顾前不顾后的一闹,不仅得罪了宝玉,还让探春面子上无光,探春本就不喜欢这个不明事理的亲娘,现在一闹,更加尴尬,对赵姨娘便更加不满了。所以她拉开了赵姨娘和豆官等人之后,回去便说了赵姨娘一顿,说得她哑口无言。

另外,赵姨娘闹起来的时候,正是王夫人和王熙凤等人不在的时候,赵姨娘特意选择这样的日子,其实就是“吵一出子,大家别心净,也算是报仇”,报仇这两字,正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作为妾的她,在贾家必然地位不高,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肯定特别多,王夫人对她必然也是颇有微词,而当家的王熙凤,本就是见风使舵的主,她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必然不会接济或者帮助赵姨娘,因此,赵姨娘在王夫人和王熙凤都不在家的时候,打闹起来,也是抱着报昔日受欺负之仇的心态。

曹公正是借助这一件小小的蔷薇硝事件,来展现这多方面的内部矛盾和复杂关系。

《红楼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用心去体味,就会发现,曹公以巧妙绝伦的妙笔,描绘了一个“品”无止境的《红楼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