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乞丐中,有一类“贵族”,连打狗棍都和别人不一样
乞丐作为一种特殊的底层阶级,旧社会遍布全国各地,老北京也不例外。
民国初年的北京城
老北京的乞丐被称为“花子”,北京土话叫“打闲的”,遍布大街小巷。大部分的乞丐都是有组织的,也就是小说电视中所说的“丐帮”。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中国丐帮最早被文字记录是在宋元时期。
当时有一个话本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其中说杭州城中有一个“团头”,人称金老大。从祖上开始,七代都是团头,“住的有好房子,穿的有好衣,种的有好田,吃的有好食……虽不是顶福,也是数得着的富家了。”这里所谓的“团头”,就是乞丐的领头——丐帮帮主。
武侠小说中的丐帮帮主行侠仗义,多是正面形象,实际上却未必。因为乞丐多聚集在城镇之中,地方官要维持秩序,居无定所的乞丐就成了大麻烦。所以,乞丐头往往是半官方性质的,虽然没有什么官职,但经常能拿到官府的“补贴”,他们要做的就是管好所有乞丐,不能惹出大麻烦。因此,所谓的“丐帮帮主”,多半是刁钻心狠之辈,尤其是对待手下的乞丐。
老北京的乞丐头,又被称为“杆头”,在他们的管理下,乞丐们要“各司其所、各司其职”,按照规矩办事。举个例子,乞丐的乞讨方式就不能完全一样,按照自身的情况和杆头的批准,大概有以下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挨门挨户乞讨的乞丐。
民国乞丐
这种乞丐穿着破烂、蓬头垢面,一手拎着破瓦罐,一手拿着打狗棒。走街串巷哀求:“老爷太太赏碗剩饭剩菜吃吧!”这种乞丐比较懂规矩,不会站在人家的正门口,一般都是站在门旁边,当然也不会动手敲门,只是在门外哀求。早些年一些心地善良的人,也愿意给他们一些剩菜剩饭。至于他们手上的打狗棍,其实主要作用是驱赶狗,不能随便打,万一这狗是有主人的呢?
第二种就是骗取同情的乞丐,他们大多有固定的几个地方,对来往行人说:“家乡遭灾,家人大多饿死,来京寻亲不遇,请求救济!”还有些就是躺在地上装病,旁边可能还有个孩子作为同伙,求路人大发善心给点钱救命。总之,就是编造故事,博取路人的同情。据说,清末民初的时候,老北京专门有一种人,他们来自北京周边地区,家里没有农活的时候,就拉上几个人进京装乞丐博取同情,每日讨了钱就住店、吃饭、听戏,花销很大。就算这样,到农忙该回去时,有些人手里还能剩余不少。只是这些人和杆头如何交涉、如何分账,就暂时不得而知了。
还有一种就是以“逼迫”的手段乞讨。他们往往跪在街头,手持方砖击打自己的胸部,直到打成黑紫色。他会边打边喊,祈求围观的百姓“救苦救难”,围观的人越多,他打得越狠——这种乞丐并不多,但确实能讨来不少钱。
另有一种女乞丐,专门到庙会集市乞讨,她们穿着还算干净,而且用布包着头。当时土路非常多,一路上尘土飞扬,行人往往满身尘土。此时女乞丐就用掸子帮人扫掉尘土,讨几个钱花。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耍猴的、卖艺唱莲花落的等等,手段众多,但一般都要由杆头管着。新来的乞丐若是单独行动,很可能受到其他乞丐的欺负,必须要“入帮”才行。一般情况下,新入帮的乞丐,必须把头三天的乞讨收入全部交给杆头,称之为“献果”——交上去得越多,杆头以后就会越照顾。
乞丐手里有打狗棒,杆头手里则有专门的“杆”。
民国乞丐
清朝基本上是以县为治,每个县都有一个或几个丐头管理。因为受到其他民间行帮组织的影响,乞丐团体也要有一些象征性的物件或者标识,比如“打狗棒”。其实,最早的打狗棒就是乞丐手中的一根棍子,走路当拐杖,遇到野狗当武器。
久而久之,打狗棒就成了一种象征性的物件,代表着“丐帮”。丐头手中一般都有特制的打狗棒,可以代代相传,举行各种仪式时使用,身份地位的象征。比如新乞丐入帮,就要叩拜丐头的打狗棒,表示服从。新丐头上任,也要祭拜打狗棒,表示接受了权力。所以,各地的丐头手里都有打狗棒,老北京则称之为“杆子”。
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老北京的杆子,有黄杆子和蓝杆子的区别。据传言,老北京“丐帮”源于朱元璋称帝之时,因为朱元璋饥寒交迫之时,有两个乞丐曾经给他吃的,朱元璋登基后就找到他们,要赐予官职。两个乞丐坚决不当官,于是朱元璋赐给他们每人一根木棒,棒身缠着布,下面还垂着穗子,一根是黄色,一根是蓝色。黄色比蓝色尊贵一等,两名乞丐手持此杆乞讨,走遍天下无人敢阻拦,也就是“奉旨乞讨”。
从此之后,两人走遍天下,也不愁吃喝用度了。后来他们的后辈越来越多,扩充为七个门户,领头者都被称为“杆头”,而且依然有黄杆子、蓝杆子的区别。
这个传说从何而来已经不知道了,但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分析,此种说法应该不是真的。因为全国各地都有乞丐组织,但只有老北京才会分黄杆子、蓝杆子,若真是朱元璋时期就“奉旨乞讨”,四处发展,应该在其他地区也存在的。所以,这极有可能是清末野史八卦传言,不足为信。
另一种说法是,黄杆子、蓝杆子的区别,是从清朝的八旗制度演变而来的。普通乞丐头所持有的是蓝杆子,持黄杆子的是旗人乞丐,专门管理八旗宗室中的乞丐,属于高级丐帮,是乞丐中的“贵族”。
手持黄色打狗棒,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清末八旗子弟
黄杆子所管辖的人,多是八旗中游手好闲、横行市井之人,有些家道中落生活困难,有些家庭条件尚可,仅仅以“乞讨”多赚些钱花而已。这些人从来不挨门挨户乞讨,平时该怎么生活怎么生活,只是到了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才结伴出来到各个店铺讨钱。
他们一般两三人一伙儿,到了店铺门口就敲板唱曲。店伙计知道惹不起这些八旗子弟,一看见他们过来了,赶紧出来,把至少五枚大钱先高高举过头顶,然后恭恭敬敬地交给这些人。店伙计必须速度快,要是等到他们唱过了五句还没把钱送过来,他们就要闹事了。
若是有哪家不懂规矩,让黄杆子的人觉得丢了面子,他们当时啥话不说,转身就走。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呼啦啦来一群人,啥事不干就在门口站着。第三天来的人更多,也不要钱也不闹事,就在店铺门口站着,让你没办法营业。店主就算过来道歉,人家也不搭理,早干嘛去了?最后怎么办呢?店主只好找人中间斡旋,多拿些钱出来,才能把事情摆平。
所以,这个老北京的黄杆子就非常有意思。只是逢年过节才出来沿街讨要,那平时他们怎么吃喝?很明显黄杆子“乞丐”,并非真的乞丐,更像是地痞流氓。若成员真是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也就很好理解了,他们仗着“高人一等”耍赖讨钱,还要时刻表现出“贵族范儿”,真是乞丐中的另类。
如此看来,黄杆子乞丐应该只是清朝中后期才有,而且数量不多。到了民国,八旗子弟再也没有了贵族身份,也就不可能再横行街市了。
实际上,老北京的“丐帮”,从清末就已经乱了。
民国初年北京街头
庚子之乱后,老北京也越来越不太平了。世道乱,穷人多,乞丐也越来越多——人一多,队伍就不好带了。杆头慢慢控制不住手底下的乞丐,其地位也就越来越低。早年间沿街店铺最怕乞丐闹事,所以会提前给杆头好处,换个平安清净。后来发现杆头越来越不顶事儿,也就不交钱了,世道乱生意不好,谁还会惯着这帮乞丐?
老北京曾有一则趣事,说庚子之乱后,东安门大街有一家大布店开业,就没给杆头送钱。那天呼啦啦来了一大群乞丐,围在店门口讨钱。乞丐到店铺讨钱,一般要连说带唱才行,布店老板看乞丐说说唱唱,也吸引了不少人围观,于是想戏弄一下乞丐。
这老板往地上扔了一把铜钱,对乞丐们说,你们不是挺能唱吗?那就是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立马编一段合辙押韵的唱词,唱一个数拿一个钱,唱完正好拿完的话,一个钱给一两银子!
其中一个乞丐一听,弯腰数了数,地上正好十个钱,于是开口就唱:“金钱满地撒,傻子笑哈哈。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就这么边唱边捡,把十个铜钱都捡了起来。围观的人一看,都哈哈大笑,纷纷鼓掌。布店老板也乐了,立刻拿出十两银子给了乞丐。
这事儿真假不知道,但很明显乞丐的唱词都是提前背好的,这“一二三四五”也宋朝诗人的一首诗而已。问题在于,布店老板就是假装戏弄乞丐,让自己开业这一天更加热闹,十两银子就当“宣传费”了。这事儿间接说明,当时店铺已经不再惧怕乞丐闹事,也不会再给杆头交钱。乞丐越多,反而越好打发了。
老北京的“丐帮”,从民国初年开始,就走向了穷途末路。因为世道乱,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乞丐,杆头不好管,店铺生意差也不愿掏钱。慢慢地,乞丐虽然还有,但杆头越来越少,而且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