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医案】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又称“蛇串疮”“缠腰火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的一类皮肤病;部分患病的年老体弱者皮疹消退后可出现后遗神经痛,病势缠绵,日久不愈。本病常骤然发生,春秋季多发,发病以既往感染过水痘患者多见,劳累或情绪激动易诱发。

病因病机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甑带疮范畴。中医认为与情志不遂,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有关。其病因病机主要由于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脾胃湿热内蕴,外溢肌肤,兼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可根据其舌脉症状,辨证分为肝经郁热证、脾虚湿盛证、气滞血瘀证。

带状疱疹治疗的目标是加快疱疹吸收、降低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营养神经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早期给予中等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减轻炎症,阻止病毒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毒性破坏作用,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但长期使用激素也可以引起复发。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有针刺、电针、艾灸、棉花灸、火针、放血、穴位注射等治疗,取穴多为局部取穴,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少。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成本低廉、痛苦小、见效快、操作简便,临床疗效肯定。

治疗中,采取患者卧位,暴露患部,患部皮肤生理盐水洗净、擦干,医用脱脂棉撕拉成透亮无网眼薄如蝉翼的薄片,大小与病灶相符,紧贴于病灶上,将病损皮肤完全遮盖,然后用火将其一端点燃,任由棉絮自然燃尽息灭,此时患者有一过性轻微的烧灼感,无其他痛苦和危险,灸后以患部疱疹略现暗红色为佳。

对已化脓但未破溃的较大疱疹先以75%的酒精消毒后,用无菌针头挑破排脓,然后施灸;对皮损范围大的成簇密集疱疹,宜划分为若干小块施治(如分成3cm×3cm左右大小的棉片),以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痛苦。

每次施灸一遍,一般一次就可以止痛,如效果不佳,可于次日再灸一次。只要操作得当,不会烧伤皮肤,患者也不会感觉痛苦。

现代研究认为,灸法可增进皮肤免疫因子释放,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减轻或解除无菌性炎症状态;同时,温热效应加快了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吸收,防止疱疹扩散,起到抗感染、收敛及止痛的作用,从而加快疱疹的结痂和皮损修复,而使疾病尽快痊愈。

典型案例

周女士,66岁,3天前因操劳家务及与人争吵后,情绪不佳影响睡眠,次日上午出现腹部右侧疼痛不适,当时未注意,后疼痛逐渐加重,偶感烧灼样疼痛,洗漱时发现疼痛处大片红斑,其中3处有簇集性水疱,夜间疼痛明显,辗转难以入睡,起床后疼痛红斑处出现大片散在簇集性小水疱。因疼痛难忍,于2019年11月3日前来门诊就诊。

诊断:肝经郁热型蛇串疮(西医称为带状疱疹)。

治则:第1次行棉花灸取阿是穴,局部水疱簇集处,大的融合水疱先用注射器挑破,铺棉施灸,15分钟后治疗结束,患者自觉疼痛瞬减大半。

第2天至住院部续诊,患者施灸处已变黄结痂,疼痛较前缓解,但有新发水疱,再次于簇集状水疱处,行棉花灸治疗。1周后门诊复诊,患者腹部右侧疼痛不适明显缓解,无烧灼感,偶感牵扯痛及瘙痒皮损处,疼痛基本缓解,黄痂消退,新皮肤生长中,自诉食欲、睡眠均可。

每次治疗结束皆嘱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劳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海鲜等物,后期随访1月余未再复发,疼痛基本缓解,疗效满意。(陈伊灵 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