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脉浮,微恶寒,汗出,症见桂枝汤证,而脚挛急,心烦,是津血亏损不能滋养经筋心神。小便数,汗出,阳气虚无力固摄。
这是一个阴阳两虚之人得了脉浮微恶微的轻证伤寒,此时如果用桂枝汤应该是去桂姜发汗之药,加上点干姜与附子复阳,芍药炙甘草大枣生津化阴,脚挛急说明津血亏损重些芍药炙甘草甘酸化阴之品可以重些,调正阴阳,正复邪不可干,虚人以调虚为主。虽然外感不能单用发汗解表,汗之更伤,使阳气外泄,手足冰凉。
因用汗方治疗不当,汗出伤阳,伤津,出现了咽干烦躁吐逆者,胃是阳腑多气多血维持受纳腐化水谷工作,本就虚弱加上发汗雪上加霜,无力运化而吐逆,干姜甘草主之,一阳一阴,虚人小方复阳生津和中。
阳回手足温,再去复阴,用白芍甘草和营生津,滋养筋经挛急自解,张仲景治疗虚人非常谨慎,一步一步进行稳妥。
汗后更伤,伤津血伤阳,那方面伤的重,与个人体质相关,阳虚重还是阴虚重,汗后会出现两个不同症候,上面脚挛急咽干,偏阴虚重。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调胃承气汤主之,这里有二个因素,一,津液大伤,胃中干燥起火,热极神迷糊言乱语。二,邪传阳明,调胃承气汤急下存阴,大黄,甘草,芒硝,虚人不可重,轻剂下之既可。
若反复发汗,或温针误治,导致亡阳,四逆汤回阳救逆,严重者加人参,这里作者是警示,不可反复误治,
甘草干姜汤乃脾肺之虚寒用之,先扶脾阳之长,又散肺金之浊气,扶阳又养阴。而芍药甘草汤乃育阴之剂,老曹认为芍药可使静脉之血回流于心脏,某处痛,某处就血不伏,乃血虚之证,脾皆属四肢故芍药有养血生津柔肝之用。所以说芍药甘草汤治疼痛乃是血虚不荣则痛。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挛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其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这一条自我问答的方式,解答上一条的病情发展治疗过程,微恶寒,汗出,脉浮证似阳旦(桂枝汤证),给于桂枝汤治疗病情加剧,寸脉浮大,浮有风邪表证,大为虚,为此考虑患者虚证,在治疗开方加上参附补气温阳之品,鼓舞阳气促进桂姜发汗之力更加伤了津阴,使其津阴大伤,口干心烦脚挛急的津阴亏损里热症候,从吐逆的症状判断热结阳明,
病情发展过程阶段,不同症候随证治疗,其间有用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的治疗过程。
在这过程中不是在一个人的治疗过程,而是行医过程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