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 ▏说书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书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曲艺,其中的“说”是讲述的意思,而“书”指的是故事,因此说书就是靠讲述故事来谋生的手段。根据史书考证,说书起源于宋朝,后来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了古时最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说书人行头很简单,只需要一桌、一扇、一醒木就可以了,这其中的“醒木”又叫作“惊堂木”,是一块长约一寸(1寸=3·3333厘米),宽约半寸的长方形小木块,在木块的上方刻着20条边线,共组成了十个平面。通常说书人将醒木平放在桌子上,醒木会有九个平面露出来,因此醒木也被叫作“九方”。醒木对于说书人来说十分重要,在古代它相当于一个说书人的演出许可证。
通常醒木都是由说书人的师傅在其出师的仪式上传授给他的,因此说书人在学徒期间是没有醒木的,只有当学成之后,能够自己独立演出时才能拥有自己的醒木。因为醒木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不同门派的说书人使用醒木的尺寸大小也不一样。
古代说书人在卖艺的过程中若看到同样的醒木,就会知道彼此师出同门。若是遇上同行,也会先从醒木开始盘问对方的来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醒木就代表了说书人的传承和历史。除了醒木之外,说书人在说书时必备的工具还有一个纸折扇,这个扇子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在说书的过程中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在说书时,说书人常用扇子来模拟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动作,例如用扇子来代替刀枪、兵刃、毛笔等,通过舞动扇子,说书人可以活灵活现地模仿出武打时的刀枪架势,也可以表现出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景象,可以说无所不能,但是根据师承以及习惯的不同,不同的说书人使用扇子的方法也略有不同。除了最常见的醒木和扇子之外,还有些说书人在说书时会使用其他的工具,如手帕、茶壶、茶杯、烟具等,其中手帕就是一块普通的白色手帕,在说书表演的过程中,手帕同扇子一样可以代替和模仿很多物件,例如信、书等。
同时,说书人也可以用手帕模仿故事中的人物来擦汗、擦泪,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而茶具、烟具、茶杯等都是说书人自己使用的物件,若是情节需要,说书人也会借其作为道具使用,例如在表现故事里的人喝水、抽烟时,说书人就会用到自己的茶具和烟具。
说书的行头虽然简单,但是趣味性却极高,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总是被说书人说得引人入胜,活灵活现,吸引听书人络绎不绝。在过去,说书人所说的故事可以分为“清棚”和“雷棚”两类,清棚,是指类似才子佳人之类的故事,说这种书时,说书人要语速缓慢、娓娓道来;而雷棚则是指沙场点兵、兵戈相见类型的故事,说这种故事时,说书人要气势磅礴,酣畅淋漓。通常每个说书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故事类型,而这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说书的场所从古至今不断演变,说书起源于宋朝,说书人都是在勾栏瓦舍中进行表演,这是当时一种特定的曲艺演出场所;到了民国时期,说书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就变成了茶馆。每天茶馆门口都会挂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当天说书人的名字以及说书的内容。对于当时的很多人来说,去茶馆喝茶就是为了听书捧场,因此茶馆生意的好坏同说书人的本事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好的说书人能够为茶馆带了源源不断的客源,十分受茶馆老板的尊重。至于酬金,依据说书人的资历各不相同,有些说书人会根据客人的多寡来提成,而有些说书人则按照每场固定价钱来收取。评书人先期和茶馆主人订有合同,收入除了首末两日的所得全归演员本人外,演员平时一般和茶馆主人按七三开分账。
通常,待茶馆中的人差不多坐满之后,说书人就要开始说书了,他首先会将自己的醒木高高地举起,然后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在醒木发出“啪”的一声后,茶馆中的众人就知道说书马上要开始了,会慢慢地安静下来。拍了醒木后,先念四句开场词,再接着说书。开场词念什么都可以,有的念唐诗。有的人一天一换,有的人老是念那四句。说书有贯口,是每一个小段最后的那两句书词,必须说得响亮有力。如打了胜仗,就说:“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有的贯口是抖个包袱。
随后,说书人便会将今天的段子娓娓道来。在说书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说书人会设计一些包袱、悬念和高潮,随着说书人的描述,听书的人完全沉浸在故事中,跟着故事中的人时而大笑、时而皱眉、时而愤怒。书扣子是这段事情的结局如何,主要人物究竟是生是死,说书的总是把书紧紧扣住,不立即说出,而且故作惊人之笔,东引一桩事,西扯一个岔,围绕书胆(即书中主要人物)往一起攒,攒到最高潮,才把这件事情说破,解开这个扣子。书扣子必须说得精彩生动,曲折紧凑,一点也不能松懈。听书的都聚精会神,要听个水落石出。通常为了吸引听众,在每次说书时,说书人都会在最后留一个悬念,听众们听完之后总是意犹未尽,为了知道故事的后续,第二天就会再来捧场。
对于说书人来说,故事的本子十分重要,一个经典的故事通常依靠说书人口耳相传,一代代地完善而成。此外,根据师承门派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故事蓝本,不同的说书人也会演绎出自己的版本来。除了继承经典的老本子以外,好的说书人还会创作自己的新本子,在一次次说书的过程中,他根据观众的反应在本子中不断地添加和补充新内容,使得一个本子越来越完善,成为自己的独门秘籍。
此外,说书人必须得有硬功夫,首先就是“背功”,说书人必须把故事中所有的人物、地名、情节记清楚,若是稍有纰漏被懂行的听众发现了,就会砸了饭碗;其次就是“说功”,故事能否讲好,全靠说书人的一张嘴,说书人的声音要响亮清楚,同时在说书的过程中还要使用多种技巧,语音的抑扬顿挫、句子的节奏频率、说话时的吐纳收放以及说书过程中的表情神态等,都需要细细琢磨才能做好。一个好的说书人在说书时往往是摇头晃脑、表情丰富,时而嬉笑怒骂,时而如泣如诉,而听众也会情不自禁沉浸在故事中。
何祚欢
说湖北评书必须是武汉口音,有时也可以改变。如书中人是个下江人,就可用下江口音。有人说《三国演义》,到关羽说话时,用山西口音,司马懿说话时,就用河南口音,孙权说话时,就用江苏口音,可谓别具一格,听来也另有趣味。评书人必须口白清楚,粗细音都得有,既要学男,又要学女,生旦净末丑,都由一个人来演。嘴里得有词,脸上得有戏,喜怒哀乐,声情并茂。
湖北评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两类书目:一是根据演义小说讲述的“底子书”和在这种基础上加工发展的“雨夹雪”,后来说“底子书”的也逐渐减少。湖北评书艺人还有说大书和小书之分。《三国志》《精忠传》等,类似京剧中的长靠戏。小书类似京剧中的短打戏,如《包公案》等。以上两类各有千秋。其实,老听书的听书,对于这些书的故事情节,早已了如指掌,他们所欣赏的,在于某些高超演员在说书时的插科打诨,随意发挥,而意有所指,妙绪环生;有时不免涉及时政,言在此意在彼,说者有意,听者会心,至于书中的内容,反成为次要的了。
湖北评书善于塑造玩弄权贵豪强于股掌之间的草莽英雄形象,每部书中都有一个或几个这种类型的重要人物。湖北评书讲述风格幽默酣畅,语言流畅、华丽,描绘景物时常用韵律回旋有致的骈体,与叙述、对话时使用的生动口语辉映成趣。
清代,湖北评书形成以下三条发展的师徒链。丁海洲传徒杨云山;龚柏庭传徒任春山;顾轩南传徒刘维舟。从晚清到民国,这三条线都有数代人的传承,不但推动了湖北评书的发展,而且出现了不少杰出人才。丁海洲传杨云山--传容宗圣--传李少霆--传何祚欢。
师从沈邦寿先生的年轻评书演员杨波
武汉的湖北评书,在较高水平艺术创造实践中,产生了以容宗圣为代表的、以陈树棠为代表的、以江云卿为代表的“容、陈、江”三大流派,艺人称之为三大门户。解放后成立的新艺评书队共有艺人54人,属于三大流派的弟子辈有38人。李少霆吸取三派之长成为武汉著名评书艺人,沈邦寿的评书则善于营造舞台效果而深受欢迎。
现在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和娱乐文化的多元化、现代化以及评书茶馆的商业他用,昔日湖北评书风靡江城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但仍有很多观众并不满足于银屏评书的欣赏,非常留恋传统、古朴而又亲近的面对面交流。因此,评书艺人必须适应现代观众的快节奏需求,丢掉过去缠绵拖堂的表演方法,留住老观众,培养新观众,那么,湖北评书这一古朴的曲种必将重新焕发青春。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清末汉口茶馆
近期一些公众号转载、引用本公众号内容并注明出处,本号表示欢迎;但有公众号引用后未注明出处,请自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