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安连 | 赏石艺术与气韵生动(一) 2024-08-02 22:59:43 作者简介: “气韵生动”一词,是赏石界常见的名词,然而多数赏石家对此词虽具亲切感却又有些笼统模糊的感受。气韵生动是南齐的画家谢赫于《古画品录》中:“虽画有六法,罕能该尽。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是也。”由此可见所谓六法是当代的绘画理论,所以好像和赏石无关,其实中国的艺术文化,如诗文、书、音乐及戏曲等都有些相通的审美理念,而由唐宋朝代的文人所倡导的赏石文化的审美观,亦不能谓为例外的。所以探讨先人的审美理念,提升赏石文化的水准应该有相当大的助益。观松明志 | 大湾石较谢赫的时代,大约早几十年前的东晋时代,因艺术风气较盛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如顾恺之、王羲之、陶渊明等,其中称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的博学者顾恺之(公元约345~406年),为先秦两汉三国和西晋的艺术思想,做了创作性的总结。两晋时代对艺术影响最大的是佛教思想,东晋是佛像艺术较为发达的时期,顾恺之也是中国早期的三大佛像画家之一。《晋书》的“顾恺之传”记载他的绘画美学思想说“恺之每绘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日'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堵中’”,他认为四体是表现人体美不可缺少的形象,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表达人物的精神气质,从人形美提升到精神美,眼睛是传神的奥妙处,顾恺之重视从人物的动作和眼神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美。所以他在《论画》中说人的动作必有目的,绘画就是以形态来表精神的。即使画面上的人物不表现出所对比的实物,那也必须表达出这个人物在做些什么,否则传神的要求就会失败的。换一句话说,形和神是人物的体态和精神,是人体美的两个要素。精神是抽象的东西,需要透过形体和“实对”这些具体的东西来表现。居仙崖 | 英石顾恺之为实践他传神美学理念,在评历代和当代的作品中,贯彻了事物的形和质,人物的形和神。环境的对象和气氛,应协调和谐。内容和形式美是不可分割的。艺和道,美和善,形和神、气和质都缺一不可。这些宝贵的美学见解,启发了中国美学史上,最早探讨山水画的美学观点。他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评《列士画卷》时说,“蔺相如神态急剧有余,英贤不足”,没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虽然技法上表现得很美,但不尽善,美善不统一,形神就不协调,因传神美学的形态和精神的合一,是人物形象的心灵美和形式美的结合,要做到形神兼备的“传神写照”必需对社会中的各种人物的内心和环境气氛,深入观察,长期体会并加以联想和想象,这就是所谓“实对”,因有实对才能达到“以形传神”的目的,否则“空其实对”则“传神失矣”,形且不全,神亦难期。祈福 | 玛瑙钓 | 右江石悟道 | 乌江石诗人苏轼(公元1036~1101年)于《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中有《传神记》。宋代文学者陈造(公元1133~1203年)于《江湖长翁文集》中也有《论写神》一文,可见“传神”已形成中国艺术中不可动摇的传统。峰峦叠嶂 | 广西墨石顾恺之于《魏晋胜流画赞》中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次巧历不能差其品也”,在此又提出了一个“迁想妙得”的审美观点。迁想妙得是从传神的美学中引伸而来,是把作者的思想迁入所画的对象中,以深切体会对象的思想感情,然后才能得到其奥妙之处。如果对象不是人也不是狗马之类的动物而是没有思想感情的山岳、怪石、古松老树或楼阁寺院等建筑物时,就要注入作者的情感才能得到山水之妙。这种见解是作者和对象在审美情感上的合一,因为自然美和建筑美本身没有思想感情,所以没有传神不传神的问题,但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已不是自然物,自然美而是艺术美。英石《素园石谱》卷二,记述元代文学家钱维善,于游江左时,得到峰峦秀润的奇石,而每置供桌观赏,神游其间,便有世外之想,故于书房壁上刻词曰:“……山人久视,居士长生,俯仰一室,逍遥太清”。这也是“迁想妙得”运用于赏石间,因赏石家的情感移入而形成物我合一,才会产生逍遥太清的审美境界。《素园石谱》也记载许多有关太湖石的掌故其中,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其中有:“……峭顶高危矣,根盘下壮哉,精神欺竹树,气色压亭台……”当时的赏石家和思黯,把太湖石的形状,以精神、气色来表达,可见雅石已非无情的物体,而是具有情感的传神品格矣。网 | 大化石守望 | 彩陶石顾恺之的美学理念,为以后的谢赫继承,发展为较精致的“六法”美学理论。谢赫的生平虽难查考,而据他所著《古书品录》中的画论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等都是顾恺之所谓“写照”的具体论述而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也是“传神”的补充性论法。唐朝咸通、乾符年间的书画理论家张彦远于《历代名画记》中说:“今之画,从得形似而气韵不生”,可见他把气韵解释为和形似相对的神似的。《历代论画名着汇编》中说,“故论画之高下者,有形似有神似,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气韵生动就是传神,这和谢赫的基本理念是相符的。献瑞 | 灵璧石传神理念不限于绘画,就以书法而言,王羲之的四世族孙王僧虔(公元426~485年)于《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把神采放在首位并强调神采和形质的统一。苏轼向来主张诗画本一体,他极力主张绘画的形神理论运用到诗文的创作,故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蓝田烟雨图”题跋写“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宋代诗人严羽(公元约1200年前后在世),论传神,视“入神”为诗歌的最高境界,他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唐宋时代的许多文人,不仅长于诗文,也善于书画,所以他们在创作中,深深体会到这些艺术都有共同的审美要求,所以张彦远说“书画异名而同体”。诗人孔武仲(公元约1041~1097年)于《宗伯集》说,“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述而同一体”亦谓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雅石虽是大自然的造化,但若有传神,则与诗画无异 。红线石云雾黄山 | 大湾石形神理论,不分年代于各种艺术创作中普遍运用及重视,至清朝乾隆年间的画家兼鉴赏家沈文骞于《芥舟学画编》第三卷中,以形神理论的美学特征结合绘画的艺术特点,分为十章论述“传神”。清康熙年间的戏曲小说家李渔(公元1611~1678年)于《闲情偶寄》中论戏剧的“重机趣”说,机趣二字填词家不可少,机者传奇的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李渔所谓生形和生气的关系也是形和神的关系,他认为有生气的作品才美,否则如泥人土马,是不会感人的。持莲观音 | 九龙璧(华安玉)形神兼备是古代艺术创作的审美特征,虽然对形神关系的观点,时有所偏,但对形神兼备作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则无异议。如唐朝曾任尚书右丞相的文学家张九龄(公元673~740年),于《宋使君写真图赞并序》中说,艺术要达到“意得传神,笔精形似”。五代的诗人欧阳炯(公元896~971年)于《益州名画录》说,“六法之内,惟形似气韵二者为先,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他认为气韵和形似的关系,就是文和质,华和美的关系,二者必须合而为一。五代后梁的文学家也是开创北方山水画的先驱者荆浩于《笔法记》中说,绘画切忌“得其形,遗其气”而要作到“气质俱盛”,他说的“气”是和形似相对的神似。清朝松年明于《颐园论画》中主张绘画要反映现实生活,需要“下笔神采,其形酷肖”,“总之形全神足为定本”等,这些不同朝代的艺术家所论,在文字上互有出入,却对形神二者必须合一的美学理念是一致的。 春光流韵 | 大化石古代的美学理论中,常见宇宙万物有形必有神,这里所谓的“神”跟宗教无关,由于万物种类不同,神的表现形态也相异。如以人物的创作为对象的人,因具有不同的外貌和个性的精神风貌。顾恺之所谓“以形写神”是以人物画为对象,他所说的“写神”就是以传神为基础,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精神风貌,这个理念影响以后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小说、戏剧等艺术的传神模式。是把人物的个性和精神解释为“神”,对有生命的动、植物等物象的神称为“生意”,则生机勃勃的形态特征和动人的意趣。又对山石、流水等自然形象,通常是指季节变化带来的特征和令人神往的境界称为“神”,或谓为“势”。沈宗骞于《芥舟学画编》中“天下之物,本气之所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岗复岭以至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是以繁而不乱,少而不枯,合之则统相联属,分之又各自成形。万物不一状,万变不一相,总之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即所谓'势’也,论六法首曰气韵生动,盖即指此”。他说万物的形状变化各异,各有特征而呈现活动之趣就是“势”。明朝南宗画的一代宗师亦是赏石家的董其昌(公元1555~1637年)于“画旨”中所谓“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山水若能表达它的“势”,就是气韵生动,亦可达到“传神”的境界。禅心 | 彩陶石(未完待续)▲本文曾刊载于1994年5月春秋雅石会会刊《闻谈雅石》第6期2007年1月中华赏石文化协会出版会刊《赏石》第17期▲参考文献:《素园石谱》明·林有麟编《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中国美学史论集》林同华著《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曾祖荫著《中国美术辞典》(大陆版)雄狮中国美术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谭正壁著The end | 往 期 推 荐 | 赞 (0) 相关推荐 惊艳!美到骨子里的工笔画 最近,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工笔画",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排行榜. 其缘由,则是一位86岁的老先生,用工笔的绘画方式,绘制了几千幅蚊子的肖像画. 而众多网友在观看之后,除了佩服老先生的技 ... 西晋时期画圣卫协、张墨绘画艺术探析 发展到了西晋,己到了初步的成熟阶段.正因如此,西晋出现了张墨.卫协,东晋以后出现了顾恺之.戴违.陆探微.张僧繇等,北方还有杨子华.曹仲达.田僧亮诸大家,都是这一时期的佼佼者.事实上,此时的人物画和走兽 ... 《人物画造型研究》之古人文献摘录》 <人物画造型研究>之古人文献摘录> 作者:韩倚云 南朝梁钟嵘在<诗品·总论>中写道:"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细者耶!"<庄子·徐元鬼& ... 《石不能言意可解》---邓文学老师的赏石艺术 欢迎关注老牌专业展示和鉴赏奇石的微信平台"北红玛瑙石"! 本平台免费为天下石友发布个人收藏,定期开展奇石文化交流,向广大石友推荐各类奇石网络平台,分享美石视频,刊发玩石心得文章及文 ... 邓集明艺术馆荣获第二届湖南长沙“金鸡杯”全国赏石艺术精品展金奖 6月5日上午,由长沙市芙蓉区袁家岭中央文化商务区建设指挥部.湖南省收藏家协会.长沙市芙蓉区文艺路街道办事处主办,湖南大德昌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湖南大麓珍宝古玩城.上海方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北京 ... 榆松老师的赏石艺术---值得学习哦 榆松老师藏石 本季度推荐石界新秀 狼牙 道法自然---水 才万山 北漂的呼玛人 随便不随意 本季度推荐石界大咖 多罗贝勒 榆松 聼月 陈志英 山水石趣 欲深入交流,请您在右下角"留言&quo ... 邓安连 | 观赏石鉴赏的三要素与三面法 赏石的三要素,是指石质.石形和石色.若再深入探讨时,仅靠三要素,似缺周全,应增列「石味」「石肌」来品赏较宜. 1.石质 石质的要件为硬度,硬度以四至七度左右为适宜,如硬度不够,容易断裂或变形,养石中亦 ... 《片石之间展乾坤》---崔昌录老师赏石艺术 欢迎关注老牌专业展示和鉴赏奇石的微信平台"北红玛瑙石"! 本平台免费为天下石友发布个人收藏,定期开展奇石文化交流,向广大石友推荐各类奇石网络平台,分享美石视频,刊发玩石心得文章及文 ... 《吾石为金》---嫩江采石翁独特的赏石艺术 老牌专业展示和鉴赏奇石的微信平台,免费为天下石友发布个人收藏,定期开展奇石文化交流,向广大石友推荐各类奇石网络平台,分享美石视频,刊发玩石心得文章及文学作品. 石友藏石展示 本期藏家:嫩江采石翁老师 ... 雅石宜人! ---向往之海老师赏石艺术 老牌专业展示和鉴赏奇石的微信平台,免费为天下石友发布个人收藏,定期开展奇石文化交流,向广大石友推荐各类奇石网络平台,分享美石视频,刊发玩石心得文章及文学作品. 石友藏石展示 向往之海老师藏石 本栏目每 ... 精美的赏石艺术---石友阿里郎藏石欣赏 点击上方bhmns111关注我们 编者的话 微信公众号"北红玛瑙石"的前身是"嫩江玛瑙石",是中国嫩江玛瑙石论坛的主营微信公众号,至今已经运营六年之久.2019 ... 优雅的赏石艺术---黑土老师藏石 黑土老师藏石 黑土老师简介: 刘文东网名黑土,黑龙江省龙江县一位石头爱好者,2017年加入龙江县观赏石协会,在协会的带领下利用业余时间和石友们去野外江边捡石交流学习,喜欢嫩江玛瑙象形石.画面石. 黑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