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课堂:《 鄘风·定之方中》/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584期)

天语说:

“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春秋】左丘明《左传》

“正月,城楚丘。”—《春秋》  正月之时,卫文公在楚丘建城。

“定星昏中而正,于是可以营制宫室。定昏中而正,谓小雪时。”—【东汉】郑玄《毛诗郑笺》每年小雪(约十月中)的时候,定星会在黄昏时出现在天空的正南,古人一般在这个时候兴建宫室。

赏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的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树八尺之臬,而度日出入之景,以定东西。又参日中之景,以正南北也。”—【南宋】朱熹《诗集传》
司马迁《史记》:"文公初立,轻赋平罪,身自劳,与百姓同苦,以收卫民。"

春秋时,卫国是中原北部第一大国,其都城朝歌(现为河南淇县)曾是商朝的都城,纣王死后,周天子的亲戚接管此地,是为卫国。国君叫卫懿公,懿字试图高标此人的德行,但自封的高尚,根据就是他喜欢养鹤,即所谓“卫懿好鹤而亡国”。他整天与鹤为伴,丧失了进取之志,不理朝政,不问民情。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大家痛恨他入骨,无心恋战,更别说为他卖命了。将士们气愤地说:“大王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鹤去打仗吧!”无奈之下,卫懿公只好硬着头皮亲自率军出战,与狄人大战于荥泽(河南汤阴之南)。由于军心涣散,士兵尽弃车仗而逃,最后卫军惨败,懿公死的很惨,被北狄士兵砍为肉泥,士兵还吃了他的肉,但独独抛弃了他的一副肝脏。
卫国大臣弘演,当时出使在外,听说国内有变,急忙赶回来,看见只剩下一副肝脏的懿公痛哭不止。他立即剖开自己的肚腹,用自己的身体为棺,挖出自己的内脏,把懿公的肝装入腹腔来安葬。弘演因为身装权力的垃圾,成为了权力的垃圾桶,反而享受到国葬的待遇,并接纳了数千年的道德香火,流芳千古。卫懿公是春秋历史上唯一被人吃掉的国君。

紧接着敌人一路南下,卫国几乎就要灭亡了,但天无绝人之路,卫国前线有两名史官,他们趁敌人不注意,连夜逃跑到国都。把前线卫军战败的消息送了回来。敌人一路追杀,好在卫国人跑的快,几百人逃出来了,在宋国的帮助下,卫国剩下的人渡过黄河,在曹这个地方定居下来。大难不死,卫国才没有被亡国。由于国君已死,大家就立他的弟弟申为国君。也就是卫代公,谁知他的命不好,刚当上国君就死人,当时的齐桓公小白,看见卫国如此混乱,就率领各个诸侯国,帮助卫国,为卫国在楚丘这个地方,修建新的都城,并且立他的弟弟毁为卫君,也就是卫文公,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卫文公也就是我们这篇诗歌的主人公,卫国经历了卫宣公、卫惠公、卫懿公、卫戴公后,终于迎来了卫文公。卫文公是一个有能力,有远见的君主。卫文公在位初期,减轻赋税,慎用刑罚,发展农耕;重视手工业和文化教育事业;任用有能力者为官;与中原各诸侯国结交会盟;发展军事势力,使战车从三十辆增至三百辆战车,并出兵灭亡邢国。在他的带领下,卫国又开始兴盛起来。

原文:
鄘风·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注释:

(1)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2)定:二十八星之一。定星,又叫营室星。方中: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宫室。

(3)作于楚宫:即在楚丘地方营建宫室。于,古声与“为”通,作为的意思。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濮阳西。

(4)揆(kuí):测量、测度。日:日影。

(5)树:种植,栽种。榛栗:落叶乔木,榛果形圆而壳厚,栗果比榛果大。两种果实皆可食,味美。

(6)椅桐梓漆:四种树木名,都是做琴瑟的好材料。椅,山桐子。桐,即梧桐。梓,木质好,供建筑及制家具用。漆,树汁可以漆物者为漆。

(7)爰(yuán):于是。

(8)升:登。虚(qū):一说故城,一说大丘,同“墟”。

(9)望:眺望。

(10)堂:楚丘旁邑。

(11)景山:大山。京:高丘。

(12)降:从高处下来。观:考察。桑:桑田。

(13)卜云其吉:经过占卜得出结果说吉利。

(14)允:确实。臧:好,善。

(15)灵:及时。既零:刚刚下过的雨。

(16)倌:驾车小臣。

(17)星言:晴焉。夙:早上。

(18)说(shuì),通“税”,歇息。

(19)匪:犹“彼”。直:特也。

(20)秉心:用心、操心。塞渊:踏实深远。

(21)騋(lái):七尺以上的马。牝(pìn):母马

(22)三千:约数,表示众多。

译文
定星十月黄昏照天空正南,
楚丘开始新建宗庙新宫。
测量日影用以测方向,
楚丘造房才开工。
种植榛树和栗树,
还有梓漆椅梧桐,
成材可做琴瑟用。
登上那个高处查城丘墟上,
眺望楚丘这方向。
看到楚丘和堂邑,
还有高丘和山岗。
下山再观田中桑,
占卜结果很吉利,
前程美好有希望。
及时的雨刚刚下完,
命令管车小马倌驾车。
他都不愿意歇息一下,
就披着星光早驾车加鞭停歇在桑田。
不仅正直一心为百姓,
心地诚善谋虑远,
种马要养到三千!

天语赏析:

这首诗赞美卫文公在楚丘励精图治建宫室重振卫国的事。先写其事,事中有人;后写其人,人中有事,逐层推进,把卫文公的美德和业绩突现出来,给人以水到渠成,自然有致之感。全诗三章,每章七句。卫文公刚继位,就减轻赋税减免刑罚,亲力亲为,与百姓一同劳苦工作,所以大获卫国民心。我们可以看到卫文公这个国君是一个目光长远的人。
首章写卫文公在楚丘这个地方宫室的事。 定星昏中而正,于是可以营制宫室。定昏中而正,谓小雪时。”—【东汉】郑玄《毛诗郑笺》中说每年小雪(约十月中)的时候,定星会在黄昏时出现在天空的正南,古人一般在这个时候兴建宫室。于是诗人开始唱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定星十月黄昏照天空正南,楚丘开始新建宗庙新宫。古人的建造房屋时非常重视建造的时间和方位布局。保证时间方位都符合古人的礼仪规范。诗人在这里放在两句里写。“揆之以日,作于楚室。”古人一般会在地上设一个八尺的杆子,测量房子的朝向。测量日影用以测方向,楚丘造房才开工。楚室指人居住的宫室。古时候人建造宫室,首先是要建造宗庙,其次是建造马厩仓库,最后才建造人所居住的房屋。在古人看来,宗庙就是逝去的祖先居住的,如果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人民的道德风俗就归于淳朴厚道了。在当时的宗子要向祖先报告自己做的事,一个宗族,祖先没有人祭祀是最大的不孝。宗庙的另一个意义就是活着的人希望能够得以祖先的庇护,降福。通过祭祀祖先也能够使族人团结起来。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种植榛树和栗树,榛树和栗树的果子很好吃,古人一般会用这些果子祭祀祖先。还有梓漆椅梧桐,成材可做琴瑟用。漆树:六、七月份的时候,用竹筒扎入漆树,树木里流出来的汁液可以做漆。诗人讲种树是为什么呢?就是要告诉我们树木长大后,可以制作乐器,乐器是礼的一部分。树也可以代表人才。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我们可以看到卫文公这个国君是一个重视人才,目光长远的人。一个国家要国富民强,要懂礼,守礼。“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战国】《荀子》

二章写遥望楚丘,盛赞其地之美好。“升彼虚矣,以望楚矣。”升:登高。彼:那个,卫文公首先登高观察楚丘以及周边的城邑和高山,仔细观测地理地形,然后着手准备建国、建设都城,可谓是非常谨慎仔细到了极致。“望楚与堂,景山与京。”看到楚丘和堂邑,还有高丘和山岗。“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降:走下来。观:看。卫文公走到田地,看桑田,适合种植桑树的田地,由于桑树可以用以养蚕,继而制丝制衣,当然也就适合百姓居住生活。”古人认这建都建国这种非常重大的事情,是一定要进行占卜的。占卜说这块地主吉祥,果然是个好地方。充满赞美之情。也可以说卫文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意也站在卫文公的身边。尽人事看天意则复国可成。

最后一章讲卫文公如何亲力亲为,与百姓同甘共苦,复兴为国的事迹。“灵雨既零,命彼倌人,灵:及时。既零:刚刚下完雨。及时的雨刚刚下完,命令管车小马倌驾车。星言夙驾,说于桑田。”星言:晴焉。夙:早上。他都不愿意歇息一下,就披着星光早驾车加鞭停歇在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不仅正直为百姓,心地诚善深谋远虑,种马要养到三千!騋(lái):七尺以上的马。牝(pìn):母马。三千:约数指马多。牡马牝马有三千匹。透过文公的为人、远虑和马的蕃息颂扬了文公的品德和功绩。在卫文公的贤能治理经营之下,卫国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戎马众多、人民富足、国力强盛,再次成为了河北的大国。

据《左传·僖公二年》记载: “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据此可知,文公是一个生活简朴,注重发展经济,重视教育,选贤任能,复兴卫国,具有事业心的诸侯。

据历史记载,卫文公的业绩颇多,但诗人并没有面面俱到地展开铺写,而是选取几个富有典型性的事件或细节加以吟咏,诸如测日影、作楚室、植树木、问占卜、劝农桑、牝三千等,就把他治理国家的业绩突现出来。就这些事件和细节来说,也不曾详加描述,只是点到为止,留下更多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补充。可谓概括扼要,言简意赅。

我们知道,要做好一件事情,一方面要靠天意和运气,另一方面,要思虑周全,但最重要的前提是尽人事看天命。当然也有说事在人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从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卫文公的努力,短短几年,卫国兵强马壮。再次成为一个大而强的国家。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现实主义文学,是先民发自内心所吟唱的质朴抒情歌谣。一词一句都蕴含了情感之美,已融入进了我们民族的骨血之中。

天语小诗:

为《 鄘风·定之方中》而作

文:闻天语

站在时光的河岸

凝重的历史

让人哽咽

不屈的灵魂

为炎黄子孙

树立了典范

长远的目光

一望便是百年

亲力亲为

同甘共苦

你成为百姓心中

一个古老的思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