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英作品:白居易:一度思卿一怆然(第1642期)

本期精彩:

可见白居易多么刻薄!但,瑕不掩瑜,白居易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写”的卓見,他的诗无论讽喻的、抒情的、叙事的,都有深刻的现实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愿望。由此,一度思卿一怆然。

文:罗志英

编辑:梁轩诚

“一度思卿一怆然”出自《吊白居易》诗。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唐宣宗李忱为悼念诗人白居易而作,抒写自己的悲痛之情和惋惜之情。原诗如下: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一位诗人作悼亡诗,这是非常罕见的。由此可见唐宣宗李忱对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对其诗的喜爱,也从侧面表现出了白居易卓越的才能。

  诗的首联运用比喻,巧妙概括了白居易一生的艺术成就。“缀玉联珠”是形容他诗文的艳丽光彩,而“六十年”,则指他的创作生涯。“诗仙”,是溢美之辞,是对白居易的高度评价。“谁教冥路作诗仙”一句其悲可见,其哀可闻。唐宣宗是说,对于这位世间不可多得的诗仙,我敬重不够、仰慕不够呀!你怎么就突然间走到冥路上去了呢?读到这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位多情的皇帝,正眼含热泪,仰望长天,低声呼唤,令人感动。

  诗的颔联则表达了诗人无比惋惜之情。唉!浮云,造化也没有办法挽留住白乐天了,他永远地去了,我又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只有扼腕长叹罢了。这里运用对仗和互文的修辞,将作者对白居易的浓浓思念之情凝聚在精练的语句中,情愫深、意韵长。

  颈联借白居易的两篇代表作《长恨歌》与《琵琶行》来赞美他的艺术成就与巨大的影响力。“童子解吟”“胡儿能唱”蕴涵深意:其诗所知人多,所晓域广,通俗易懂,音韵和谐,圆润悦耳。作者没有直接说他的诗多么美、多么富有魅力,而只让读者自己去品味。

  尾联则进一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白居易的器重、难以割舍和对白居易去世的无比悲怆之情。这是在颈联基础上的更进一步,“文章已满行人耳”,白居易的诗如风一般流行,与行人形影不离:你只要出行在外,就能听到吟诵白诗的声音。而作者听到吟诵之声,就会牵动起思念白居易的感情,内心充满无比悲伤与哀痛。

  《吊白居易》一诗语言通俗凝练、感情真挚,既表现了对白居易仙逝的哀痛,又表现了对他诗歌的赞赏,同时突出了白诗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

  今年十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唐城考古队发布消息,他们首次在大明宫发现了官署遗址,而且有可能就是三省中的中书省。为增进读者的感性认识,考古队专门提到杜甫、白居易都曾经在此值过夜班——这有诗为证:白居易《中书夜直梦忠州》描写了白居易在中书省值夜班时梦到了忠州。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

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

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

禁钟惊睡觉,唯不上东楼。

  诗圣杜甫也有《春宿左省》:

隐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师大教授杜文玉介绍说,在唐代值夜班和今天的情形差不多,比如临时公务需要加班,在平时的节假日期间,也要有官员来值班。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作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作为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文学创作上,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他认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但私下里,相对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对白居易,个人似乎没有好感觉:白居易虽然写过诸如《陵园妾》、《妇人苦》、《琵琶行》等一系列同情女性、关注女性的伟大诗篇——对于浔阳江头琵琶女的不幸遭际,白居易不禁“江州司马青衫湿”,尤为后人所称道,但我们得承认这一切并不能否认白诗中还有大量狎妓听歌、纵情声色之作。从历史主义的立场看,狎妓纳妾等种种今日既违法又不道德的行为,在当时既未触及法律,也未与道德相抵牾。相反,蓄养家妓、出入风月场所其时均是文人雅事。白居易《追欢偶作》“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我家里养的家妓,每过三年多,我就嫌她们老了丑了,又换一批年轻的进来,十年间换了三次了。”——说得这样得意、这样自夸,贱视女人到什么程度,恬不知耻到什么程度!

——还有更惨、令人不齿的!白居易还逼死过痴情的女诗人:关盼盼是徐州名妓,礼部尚书张愔之妾。作为白居易的头号粉丝,不仅能将白居易所有作品倒背如流,还将白居易的《长恨歌》谱上曲,作为每次演出的保留曲目演唱。白居易听很多人说,徐州有个女诗人非常崇拜自己,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就决定会会这个关盼盼。

  唐德宗贞元年间,白居易官拜校书郎,由于工作清闲,就经常到外地旅游。一次他应邀到徐州节度使张愔处“调研学习”,张愔大摆宴席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著名诗人。这个张愔跟关盼盼一样,也是白居易的粉丝,此次张愔之所以邀请白居易到徐州,主要是为了一睹这位大诗人的风采。按照张愔的安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文艺晚会就该粉墨登场了。

  张愔试探地问白居易:“白老师,您吃得可好?”白居易答,很好。张愔又问:“您喝得可好?”白居易答,很好。张愔最后说:“我这还有一道'大餐’,相信白老师一定喜欢。”白居易闻听大喜,便说:“那还等什么,赶紧'上菜’吧。”按照预定计划,张愔唤出穿着艳丽的关盼盼,为白居易表演舞蹈。关盼盼初见偶像白居易,心中顿时涌动出按捺不住的欣喜,就非常卖力地为偶像跳了一曲高雅的《霓裳羽衣舞》。后来有人用如下文字描述关盼盼当时的风姿:“盼盼身着红色纱裙,犹仙女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忽如轻风吹拂,时隐时现,忽似红玉雕像,静中有动,令人心旷神怡。”看来盼盼果真是舞林高手,否则后人就不会如此不惜华丽辞藻大加赞美她了。一曲独舞跳罢,大诗人白居易小声问旁边的张愔:“想不到你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还藏有如此宝贝,这姑娘叫什么名字?”张愔答:“此女是我所养的家中舞伎,芳名关盼盼,大人若是喜欢,就请……”还没等张愔的话说完,白居易大叫一声:“哎呀,莫非此女就是苦恋我的粉丝关盼盼不成?”张愔点头称是。白居易立刻找关盼盼套瓷,大赞其舞姿优美,如风中扶柳,让人不禁上去搀扶之。

  白居易不是一般人,那可是整日跟当时艺术家混在一起的大诗人,其对艺术的理解自有其不同凡响之处。白居易高度肯定了关盼盼的艺术成就,并提笔留诗以示鼓励:“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白老不愧是文学大家,寥寥十字就将关盼盼的艺术特色概括得全面而饱满。关盼盼得偶像如此礼遇,自然是受宠若惊,一个劲地点头致谢。白居易临行之时深情款款地对关盼盼说:“你要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争取做个德艺双馨的艺人,将来为我大唐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关盼盼弯腰行礼,聆听偶像谆谆教导,激动得语无伦次。

  至此,白居易和关盼盼算是正式见了一次面,双方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了交谈。关盼盼有缘见到白居易,深以为荣。她觉得白老师虽然那么有名,却平易近人、通情达理。白老师在关盼盼心里,那就是无法攀越的山峰,那就是人生指路的明灯,那就是顶礼膜拜的神像,那就是航行中的灯塔。

  淳厚善良的关盼盼万万没想到,白老师貌似宽厚谦和的外表之下,居然隐藏着一颗狭隘之心,就是这颗狭隘的心将她逼上了绝路——几年之后,徐州节度使张愔去世,家中“豢养”姬妾改嫁的改嫁、自谋职业的自谋职业。关盼盼无处可去,就搬到张愔生前在郊区为她买下的别墅居住。因此地春夏季节燕子成群,整日唧唧啾啾,故称为燕子楼。关盼盼搬到燕子楼后,宣布告别娱乐圈,过着简单朴素的隐居生活。

  元和十四年(819年),一个叫张仲素的人拜望白居易的时候,带去了关盼盼的消息。张仲素是张愔的老部下,故跟关盼盼很熟。白居易问张仲素:“盼盼还好吧?”张仲素答:“不好,张愔死后她就搬到燕子楼独居了。”张仲素取出关盼盼在燕子楼写的三首诗给白居易看:《燕子楼三首》其一:“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其二:“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其三:“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诗中,关盼盼以无比沉痛的语气怀念“死鬼”张愔:“当泪水模糊视线,我发现你已不见。你在他乡还好吗?可有泪水打湿双眼。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想过靠着我的双肩。你那不再熟悉的笑容,对我可是一种敷衍。手中握着你的照片,我真的感到你很遥远。虽然你曾经对发点脾气,因为我爱你所以我不在意。老公老公我爱你,我的祝福保佑你,愿你有个好身体,健康有力气。老公老公我爱你,愿你事事都如意……”

  白居易读罢,不禁感慨万千。但他转念又一想,既然关盼盼在诗中表现得如此思念张愔、如此痛断肝肠,既然你那么爱他,为什么不为他殉情?我给你指条光明大道,与其这样苟且地活着,倒不如前去陪伴张愔,那样也不枉你们相爱一场。想到这里,白居易回了三首诗给关盼盼。其一:“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其二:“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其三:“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觉得不过瘾,又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表明立场:“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作为具有极高社会知名度的大诗人,白居易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刺激一个年轻寡妇,他的风度哪里去了?而且,白居易跟关盼盼的关系也不是很熟,不过是点头之交而已。就凭这个,他就敢干涉人家的家事、诋毁人家的人格,他到底凭的是什么?难道就凭他是个诗人吗?还是凭他是大唐的一个在职官员?都不是,也许白居易仅仅是凭着是关盼盼偶像的那么一点点优越感而已。也许,这些刻薄之言是白居易酒醉之后的胡言乱语。也许是白居易情绪低落时发的邪火。不管怎么说,他的做法对关盼盼刺激很大。

  张仲素把白居易回复的四首诗带回燕子楼。关盼盼闻听偶像为自己献诗,倍感欣喜,心想,白老师那么大一个诗人,心中还想着我这样的无名小卒,真是难得。热血沸腾的关盼盼快速打开信笺,读完诗后目瞪口呆、站立不稳。万没想到,一直尊敬的白居易老师,竟然在诗中挖苦自己是贱人。

  想到自己为张愔守节,一直未嫁,独居燕子楼,孤苦伶仃。而白老师哪里知道这些隐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他就让自己去陪伴那个死鬼,这哪里还是我尊敬的白老师,简直就是魔鬼。关盼盼痛不欲生,对张仲素说:“张愔生前对我很好,我一直无以为报。自从他死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以死殉情。但我不能死,如果我死了。后人就会议论,说张愔人品有问题,自己死了不算,还拉个垫背的。那样对他影响不好。”张仲素知道自己惹了大乱子,吓得面无血色,沉默不语。

  之后,关盼盼给白居易回了一首《和白公诗》解释了自己的苦衷:“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关盼盼以此诗“含蓄”地对伪君子白居易抗议:“我的爱情你怎能懂?自从张愔离开后,你知道我有多痛苦?我一人独坐燕子楼一隅,那些凄迷的岁月,一遍一遍浮上心头。没有张愔的日子,头顶的天变得阴霾,心像断了线的风筝,在无望的挣扎中落入波涛汹涌的海。没有张愔的日子,雨如期来花如期开,我的季节却四季紊乱。没有张愔的日子,夜黑而静,月挂着,星光闪烁。一颗流星划过,将夜空裁剪成两片。我在这片,我的男人在那片……”此时的关盼盼绝望至极,以此诗跟白居易断绝关系——经过白老师的“炮轰”,本来就身心疲惫的关盼盼萌生死意。她开始绝食,十天后饿死于燕子楼。临终之时,关盼盼给白老师留下两句诗:“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是谴责,失望,决绝?还是蔑视?也许都有,也许都没有。

  白居易得知关盼盼去世的消息,深感自责。他解散自家府中歌妓和小蛮,给他们钱物让其再就业——关盼盼死后,后世很多文学名流写诗纪念这位跟白居易“有染”的苦情女诗人。宋朝的某一天,大诗人苏轼夜登燕子楼,曾作诗曰:“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清代著名歌妓王微也写诗纪念这位同行:“罗衾自垒怯新凉,无寐偏怜夜未央。生死楼前十年事,砌蛩帘月细思量。”品读至此,不禁为关盼盼这位女诗人扼腕叹息。即使遇人不淑抑或交友不慎,也断不可自轻性命。

  可见白居易多么刻薄!

  但,瑕不掩瑜,白居易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写”的卓見,他的诗无论讽喻的、抒情的、叙事的,都有深刻的现实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愿望。  

  由此,一度思卿一怆然

(0)

相关推荐

  • 白居易和他的红颜知己们

    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的故事数不胜数. 白居易这个年纪轻轻就得中进士的翩翩公子,更是不乏红颜倾慕,其中很多是才貌出众的名妓. 白居易为她们留下了众多旖旎诗文,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浪漫的猜测...... 0 ...

  • 儒家礼教卫道士白居易,四首诗逼死寡妇关盼盼,果然投笔如刀

    白居易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一个典型代表,一方面,他极力维护儒家社会的伦理纲常,以道德的守护者自居: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浪漫的诗人,热情歌颂美好的爱情. 这两种对立的价值观纠结在一起,既让他写出了感人至深 ...

  • 香残燕子楼 | 卓玛专栏

    香残燕子楼 卓玛 早春,云龙山下,燕子楼旁皆是杏花,杏花与燕子互为知己,杏花开得柔嫩粉白,缭乱缤纷,染香了燕子的羽翼. 她仿佛燕子楼中飞出的燕子,在杏花树下起舞,满头花影,衣袂翩翩,瓌姿艳逸,惊动一树 ...

  • 罗志英作品:项羽原来不读书(第1691期)

    本期精彩: 项羽最终的失败和他的这种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往小了说是做人的失败,往大了则是战略眼光的短浅.不过话又说回来,项羽之所以是项羽,就因为他最终失败了,而且死得极为悲壮:项羽最心爱的女人自刎在他面 ...

  • 878期 || 罗志英作品:刍议西游(下)/轩诚清读

    志英开言: 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最好玩!孩童时就读过,对孙猴子也上天入地.法力无边无比奢望.青年时应老辈学者卫俊秀先生邀,刻"拜三公"印章.问"何为三公&q ...

  • 892期 || 罗志英作品:“学贵有用”说关学

    志英开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也称"四为"每每读 ...

  • 921 期 || 罗志英作品:关学:“民胞物与”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轩诚赏析: "民胞物与"是关学创始人张载提倡的重要思想.他认为人和万物一样,都是源于&qu ...

  • 927 期 || 罗志英作品:关学----“为万世开太平”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轩诚赏析: 作为儒家理学的重要分支,关学传承八百余年.绵绵不绝,自与其衍生地"关中"在中华 ...

  • 939期 || 罗志英作品:与《红楼梦》作者祖父交往过的诗人屈复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美丽赏析: 清代中期诗坛创作虽然极其兴盛,但诗人大多不敢直面社会现实,诗歌创作多流于肤廓.关中诗人屈复高标独出 ...

  • 967期 || 罗志英作品:喜读李宏博士《智慧中医》/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石岗赏析: 一个民族能在岁月中奔走五千年而不灭,这不是任何一个民族都能做到的.他除了要具有超人的智慧,还必须具 ...

  • 980期 || 罗志英作品:悬想统万城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美丽赏析: 统万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为匈奴人的都城遗址,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 ...

  • 罗志英作品:阎敬铭 — 时势比人强(第1600期)

    本期精彩: 阎敬铭虽是关中人,却长得个子矮小,两只眼睛一高一低,如果现在公务员面试,这副尊容多半通不过,但考进士比的是文章,大清皇帝也没法让官员都长成一副好模样.这位被胡林翼称为"气貌不扬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