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色的狐狸与昭陵

火红色的狐狸与昭陵

1963年深秋的夜里,昭陵公园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夜巡,当他走到风水墙外的树林时,手电筒突然扫到了一只火红色的狐狸。

这只狐狸原本是在草丛里卧着的,然而当他蹑手蹑脚走近想要捉住它时,它却敏捷地跳了起来,而且动作很是诡异,它边跳跳边停停,似乎想要带这位人类朋友去什么地方。他紧跟着上去,不一会,却见他钻进了一个树洞里,再也找不到了。

寒冷的夜,皇陵,红狐狸,树洞……种种元素加起来,实在有些诡异。这工作人员想想有点怕,而且狐狸可能会破坏到园内植物,就赶紧叫来了几位同事。大伙一听事情的经过,也觉得不可思议,决定想办法把这只红狐狸逼出来。

接下来他们开始用桶打水,然后接连往树洞里灌进去,想着狐狸看到水会跑出来。谁知这树洞就像是个无底洞,水一直往里面灌,却一直灌不满,那只狐狸更是一直不见踪影。

直觉告诉他们,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树洞,而树洞里究竟有些什么名堂,现在也猜不出来。于是他们又找来了铁锹,将树根刨了出来。再顺着洞口往下挖,在挖到一米多深时,铁锹碰到了一块坚硬的东西,大伙凑前一看,是一块平整的大青石板。

他们既好奇又紧张,那只狐狸究竟钻到哪儿去了?青石板下又是什么?几个人深打了个眼神,决定将青石板揭开一窥究竟。

青石板被揭开,狐狸还是没有出现!

不过,却看到了一个暗道,暗道周边用砖砌得平整,从散发着一股股的霉味初步可以判断这条暗道还挺长。

几个工作人员都很好奇,个个捂住口鼻朝道口里探来探去,却也探不出所以然来。

“该不会是地宫暗道吧?”有个人突然叫了起来,大家一听都愣了,这是为何?

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永陵,这三座陵墓并称为“关外三陵”。在这三座陵墓里,昭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陵墓。昭陵坐落于今沈阳北郊,因位于清初盛京城北,故称北陵。

昭陵始建于了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康熙、嘉庆都曾加以扩建修缮。昭陵的建筑布局是“前朝后寝”,所有建筑自南向北依次布局,是根据明朝皇陵的特点修建。

远远看去,昭陵修建在一块平地上,但风景优美,俨然是一块风水宝地。史书《盛京通志》中描述了昭陵的风水情况,“昭陵处城东北,叠巘层峦至此,宽平洪敞,辽水右回,浑河左绕,有包罗万象控驭八荒之势。”

昭陵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尤其日本占领东北期间,这座皇陵依旧能保存完好,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据说,日军当年曾实地挖掘过昭陵,但苦于找不到地宫入口,最终被迫以放弃。

然而,看似固若金汤的昭陵地宫,在1963年差点被考古人员打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1963年深秋季节,昭陵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昭陵西侧风水墙外的树林里巡视时,看到了一只狐狸。

可能是狐狸受到了惊吓,当工作人员靠近时候,立即钻到树旁不远处的一个树洞里。这名工作人员立即找来同事,大家向树洞里灌水,希望以此把狐狸逼出来,可却发现这个树洞是个无底洞,根本灌不满。

很快,大家决定挖开这个树洞,接下来的一幕大家都惊呆了。挖了一米多深时,被一块大石青板挡住了去路,揭开一看,下面是一个砖砌的暗道。大家认为此事非同小可,立即上报,并将这个暗道遮掩起来。

很快,一个三人探险小队成立,三人依次进入洞中查看,地道高约1米,宽0.5米。三人爬了一百多米后,被石柱挡住了去路,只能原路撤回。进来本来就难,退回去更难,三人在狭窄的空间里根本无法转身,而且地道中的空气越来越稀薄,随时都有性命之忧。

眼看三人困在地洞里无法动弹,地面人员只能根据三人在地道里行进的距离,在路线上挖了一个大坑,总算把三人都挖了出来。这次草草探查,考古人员还是不知道这条暗道存在的原因。由于昭陵到现在一直没有被发掘,因此暗道之谜至今也没有被解开。

《揭秘皇太极昭陵》

神秘的地宫入口

皇陵地宫,是专门置放帝王棺椁的地方。是一个陵寝最核心的地方,许多陵寝都是在确定地宫金井的位置后才开始修建的。在校准方位后,将帝王棺椁置于宝位。继位的新帝敬视完这具躺在石床上的先帝棺椁后,便与地宫内的随行人员退出。

封陵的工匠跟在后面,用特殊的钥匙勾倒地宫石门里面的自来石,自来石一旦被启动,石门就此便永久封住了。此后不会再被打开,因为这样会被认为破坏了风水。

而地宫的入口,也会被工匠封牢,并且巧妙地进行伪饰,一般来说,除了这位工匠,没人能找到地宫的入口了。所以为了永久守住这个秘密,很多封地宫入口的匠人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被杀。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伪饰的地宫入口几乎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即便是当年的封入口的匠工,也未必能找到。所以千百年来无数盗墓贼面对着成百上千的皇陵而苦恼。而近现代考古人员要发掘某些皇陵时,找地宫入口花费个把月时间是常有的事儿。

譬如1955年明十三陵获批发掘,最初是长陵被定为发掘对象,但考古队先在长陵转了三天,打下好几个探眼,还是一无所获。后来想着献陵规模小一点,地宫入口会比较好找,转而从献陵下手,但折腾了几个星期,还是毫无所获。最后才将目标转向城墙已经坍塌的定陵。而在寻找定陵入口时,考古队也是费了老大力气。因此,想要找到一个皇陵的地宫入口,除了需要过人的智慧,还需要很好的运气加持。

而埋葬着皇太极的昭陵,因为史料中记载得非常有限,甚至有意隐晦了一些关键信息,就连昭陵地宫修建的时间,都是个谜团,以致昭陵地宫成了清代皇陵最神秘的部分。

而三百多年来一直无人摸到它地宫入口的蛛丝马迹。所以在听到这是地宫的暗道时,所有人难免都愣住了,主要是因为兴奋。而兴奋之后又开始担忧:刚才灌进去那么多的水,如果淹到地宫可就麻烦了。

鉴于事情重大,他们很快将这个发现报告到了公园领导处,公园领导听后也不敢马虎,马上报到了上级市文物管理办公室。

很快,上级派了考古队前往考察,初步确定这条“暗道”与昭陵有关,可因为昭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条“暗道”也需要慎重对待。拿捏不准下,索性当做什么也没发生,掩埋了道口。至于那只狐狸,也不知去处了。

两年后,也就是1965年,沈阳市要修建人防工程,而这两年里大伙都听说了昭陵发现“暗道”的事儿,有的人还传得神乎其神,甚至还传有人沿着此道进入地宫,连皇太极的棺材、陪葬品都看到了。因此,相关单位也就此展开讨论,最后决定探测这条“暗道”。

经过多番考虑,调查小组派了三个人钻入“暗道”进行探测。因为“暗道”太过狭窄,为了安全他们预备了防毒面具、匕首、手电筒、百米绳、指南针、报话机。

据测量,该洞洞口长有1.5米左右,宽仅仅0.5米,深度距离地表1.5米。沟底铺有方砖,两壁则铺着青砖,砖缝一律有石灰灌浆。

暗道内高度仅仅1米,宽才0.5米,所以3个探测人员只能猫着腰前进。虽然辛苦,但大伙心里却是兴奋的,毕竟地宫的吸引力太大了。而且从暗道内码得整齐的砖块来看,这条暗道还没人进来过,如果真的是地宫密道,那证明地宫没有被盗过。

走了一段,暗道变得越来越窄了,他们只能蹲下,像鸭子一样扒着腿走。直到暗道越来越窄,他们只能依次趴在地上往前爬。不多时看到了一堆小动物的森森白骨,其中就包括一只狐狸的骨骸。

再往匍匐大约一百米时,看到前面立着三根石柱,每根柱子间仅仅间隔15厘米,柱子牢牢立在暗道之中,再前面是一个更狭窄的岔道,而他们用手电筒往前照时,前面仿佛是无尽的深渊,没有尽头。

去路被堵住,那只好往回爬了,然而这时他们才发现,因为暗道太窄,连转身都不可能,想要退着爬,但每人身上都带着许多用具,且两壁长有湿滑的青苔,让无法动弹。

体力几乎耗尽,洞内空气也越来越稀薄,三人不免有些恐慌,但很快又镇定下来。马上用报话机联系地面同事。然后趴在原地,安静等待救援。

地面上接到消息后,马上实施救援工作,他们根据百米绳测量出他们地下前进的长度,而暗道又是东西走向,最后确定位置,挖开洞口,三人终于得救。而此时,他们已经在洞里待了几个小时。

经过这次探测,这条暗道被认为是昭陵的地下排水管道,然而却有人表示质疑,因为暗道中没有发现水流的痕迹,又怎么可能是排水管道?所以很多人坚持认为这是通往地宫的暗道。

无论如何,这一次考古工作,确实是由一只狐狸引起的,而三位探测人员也确实差点丧命。

说来也是有趣,昭陵是在皇太极突然驾崩后才开始修建的,而且选址一反古代帝陵依山面水的惯例,选择了平地起陵。到满清入关后,清西陵和清东陵的选址非常讲究风水,最后却惨遭盗墓贼的蹂躏和践踏,乾隆和慈禧的尸骸甚至被拖出棺外,下场惨不忍睹。反而是昭陵,安然无恙几百年。这种反差也着实讽刺。

皇太极的清昭陵

北陵-昭陵(皇太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