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中补虚—金匮要略第6.18条原文疑难辨析

原 文

第6.18条曰:“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

辨 析

对其中“缓中补虚”一句,古今注家和学者的观点各有不同,兹列举如下:
①文字错简说。吴谦等谓:“缓中补虚四字,当在不能饮食之下,必是传写之讹。”(《医宗金鉴》)
②邪除正旺说。以程林为代表,他认为“与大黄蟅虫丸以下干血,干血去,则邪除正旺矣,是以谓之缓中补虚,非大黄蟅虫丸能缓中补虚也。”(《金匮要略直解》)此说是通过大黄蟅虫丸去瘀血来达到缓中补虚的,但过于笼统。刘晓西认为其病在本而求治于标:攻去干血,干血去,经络气血通畅,靠中焦气机活动才能生化气血。总之“缓中”则腹满减,自身调节机能恢复,营卫气血自然生成,正气旺盛即“补虚”。(《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第6期)
③宽中补虚说。赵国平认为:此“缓”字应作“宽”解……“缓中补虚”,即是“宽中补虚”,“畅中补虚”,而“宽中”,“畅中”主要是通过破血逐瘀,祛除腹中干血来实现的。从医理上看,尚有以下两条理由支持此观点。一是条文中所反映的临床表现,“腹满不能饮食”,乃由于瘀血中阻,脾胃呆滞,后天水谷精微无以充养,进而使虚劳愈甚,形成恶性循环。破瘀逐血,消除腹中症积,使中焦得畅,脾胃得运,则是治疗的根本意图。二是从大黄蟅虫丸的制方法度看,亦以逐血畅中为第一要义。众多峻猛的化瘀药中,以少量大黄为引,俾诸药直取中焦结聚。至于“补虚”,可有两条途径,一是破淤逐血,推陈致新,可间接补虚,二则干地黄,芍药养血,甘草益脾,可直接补虚,两种含义兼有之。(《四川中医》1988年第6期)
④缓消瘀血说。尤怡明确提出去瘀血宜早施缓消:“内有干血不去,适足以留新血而渗灌不周,故去之不可不早也。此方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而以地黄芍甘和养其虚,攻血而能滋夫血也。”(《金匮要略心典》)王付在此基础分析了“瘀”和“虚”的形成。认为“瘀”是指正气不支,运行不及,血失动力,积而成瘀。即知“缓中”是指峻猛之剂变为丸药以缓攻,并使其性中和,是法中的权宜之变。“虚”是瘀血内停,妨碍新血的生成,由此导致血不荣,气不温;“补”是指补虚弱之体,正气不为瘀血的致害而能自我调节以生新,亦即生新以补虚之体。(《国医论坛》1992年第1期)
⑤缓急滋阴说。徐彬在分析药物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缓中补虚”是缓中焦之里急,补劳极之虚损。并通过破血、清热、利气等药物综合作用来实现的(《金匮要略论注》)。持此观点者还有魏荔彤,他认为里急的机理是邪热内焚,症见燥烦扰乱。进一步强调,“缓中”为滋阴,生血滋阴即“补虚”。(《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李指严提出:缓中,中满紧急,紧者当缓,故曰治当缓中。补虚,阴血虚,阳气亦虚,故治当双补气血之虚。中气满为阴血干,热独与阳和,故凉血破血,使阴寒于阳则阳能和,阳能和于阴,则中焦胀满紧急可缓。凉血有大黄、黄芩、生地;破血有大黄、桃仁、芍药、干漆、虻虫、水蛭、蟅虫。补血用生地,补气用杏仁、甘草。(《金匮要略新解》)王廷富提出,本条为瘀热内结之干血劳证,须缓解中宫之滞以攻瘀血,瘀热解而饮食日增,正气自复,即所谓缓中;瘀血去新血自生,瘀热解胃气复,即所谓补虚也。且用丸剂,丸者缓也,故曰缓中补虚。(《金匮指难》)
以上诸说各有所长,在理解“缓中补虚”时可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从《金匮要略》行文方式看:一般先论主脉主证,继而治法,最后言方药。联系本条上下文,“缓中补虚”四字所居位置,当为论虚劳病内有干血的治疗方法无疑,同时也是对大黄蟅虫丸功效的抽象概括。二是从方证的病机分析:由于五劳及各种伤害,不但使病者消瘦虚弱,腹满不能饮食,而且还因经络营卫气伤,产生干血,表现出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即是因虚致瘀,瘀血内停,加重其虚,同时还应看到,瘀阻气机,将有化热之势。三是从方药组成来看:方选大黄、蟅虫、水蛭、蛴螬等七味活血化瘀药,地黄、芍药、甘草三味养血补虚药,还有黄芩清热、杏仁理气共同组成,可见本方主以活血化瘀,攻除瘀血,由于久病正虚,又恐活血化瘀峻剂伤正,故采用了蜜丸剂型,且用量较小。峻剂丸服,意在缓攻,瘀去则新血生,是以逐瘀之剂收补虚之效,即在缓消瘀血的过程中,起到养血补虚的作用,故称为“缓中补虚”。
-   E N 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