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冯骥才聊聊“小桥流水”和“人家”

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毛豆、蝴蝶,这回没有遇到,因为现在游客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不是能遇到其他的细节,很难说。”近日,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召开的传统村落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近80岁的知名文化人冯骥才,谈起他对西塘的最新感受。

冯骥才很高,1.92米,曾经在天津市篮球队打过三年中锋。这样的身高,加上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让很多人觉得他是北方人。实际上,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是正宗的长三角人。

冯骥才与长三角的关系不止于此。15年前,冯骥才去西塘古镇后,描绘了一个动人的生活场景:“夕阳下乘船穿行于西塘的河道中,岸边的一位老妪正要将窗口的一盆杜鹃花搬进屋。忽的她又从窗口探出,轻轻抖了抖花盆,一只蝴蝶从花上展翅飞开。”那次,他还遇到了“一把毛豆”。当时,他和西塘的相关负责人走过一个很窄的巷子,路边有一个人卖煮毛豆,负责人顺手抄一把毛豆。冯骥才打趣说是不是仗着自己是领导,就随便抓人家的毛豆。对方说完全不是,这是当地的一种文化,买东西之前可以尝一尝。“这也是当地的一种人际关系、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情、民风。”冯骥才被古镇上的这些细节感动。

当时,中国很多城镇在扩张、重建,随着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许多古村落加速消失。熟悉的地标不见了,承载记忆的文化元素逐渐消失了,这让冯骥才产生了很强的危机感,“我害怕在钢筋水泥间迷路”。

这种危机感,促成了15年前冯骥才的西塘之行。在他和阮仪三等文化界专家学者的奔走之下,2006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第一份呼吁全社会并联络国际学术力量保护古村落的“宣言”——《西塘宣言》正式发表。之后,对传统村落的抢救和保护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至今已有6819个村落进入国家名录。

15年过去了,小桥流水还在,但让冯骥才感动的细节还在吗?看来是有的。在研讨会上,冯骥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了一位西塘的茶楼店主。15年前,他曾经去过这家茶楼,这次又碰到了店主。店主坚持要把茶楼开下去,因为他发现,如果游客知道这家茶楼的主人是当地人后,会特别有兴趣:“西塘人还是应该在自己的老地方做主人。”冯骥才听了很感动。

“这涉及一个很深层的旅游问题,就是店主和原住民的作用。”冯骥才分析,店主不仅仅是原住民,他还带着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和记忆。至今,西塘景区内仍有7600多名原住民。这一做法与冯骥才的一贯主张不谋而合:原住民和村落的关系就像传承人和“非遗”的关系一样,没有传承人的“非遗”,立刻就消失,没有原住民的村落,徒具空壳。

与15年前相比,要保护古村落和古镇已经成为共识,但怎么保护是个问题,为了能够获得高额的收益,一些古村落、古镇正在面临被过度商业化开发的困境。“所以我们才要提科学保护。”冯骥才认为,科学保护是能否把文化遗产工作做好的关键。在此次研讨会上,冯骥才具体阐释了科学保护,他认为要从文化遗产性质、特征、规律、独特性和知识体系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一整套严格的标准、方法、要求和保护机制与制度。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基础的、研究的、学术的层面,包括传统村落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基础科学的建立、传统村落的分类等;二是机制与制度的层面,遗产资源整合与机制建构,包括建立村落档案、制定遗产清单、确定保护内容与责任制,规定保护制度,组成原住民参与的管理会等;三是管理层面,包括执行和监督保护制度等。只有建立起科学保护的体系,并行之有效,真正保证传统村落的永存,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从最初的“抢救性保护”阶段进入“科学保护”阶段,15年过去了,冯骥才似乎并没有那么轻松。“坦率地说我是个失败者,因为我想做的事情,比如我想保护一条古街,最后古街勉强保存下来了,但是到后来也改了,可能当时没有改造的,再过10年,换了一个管理者就改造了;比如说某一项非常好的技艺,我想把它保留,但是等到过些年我再回头去看,面目全非了,我再去找我曾经帮助过的艺人,一打听他在旅游景点卖艺,已经不在他的原来的社区里和他的老乡一块共享艺术。这个时候我的感觉是悲哀的。”冯骥才举了很多“失败”的例子,但他说完这些,又一再强调,“我还得要做。”

有时候,冯骥才会感觉寂寞,会觉得少有同道中人,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他的行动。“我们做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一种殉道者的精神。就是说必须要为它牺牲,而且要不觉得是牺牲,那时候你做这件事情就是最舒服的状态。”冯骥才总结。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宣言》诞生记

    ■金天麟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在"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上做主旨演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亚太地区五国总代表青岛泰之(中).浙江省民协副主席王恬(左一)和 ...

  • 《西塘宣言》发表15周年,冯骥才谈传统村落保护

    时光如白驹过隙,2006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第一份呼吁全社会并联络国际学术力量保护古村落的"宣言"--<西塘宣言>正式发表,到如今已经整整15周年了.15年前,天津 ...

  • 重建翁丁,专家建议来了!

    大年初三,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的翁丁老寨烧毁,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冯骥才心中,翁丁老寨失火对他的震撼不亚于巴黎圣母院2019年付之一炬.翁丁谁来重建?怎样重建?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 ...

  • 冯骥才:聊聊小说的创作

    冯骥才:聊聊小说的创作

  • 母亲节分享幸福 | 冯骥才《母亲百岁记》

    母亲百岁记 文 / 冯骥才 ღ 留在昔时中国人记忆里的,总有一个挂在脖子上小小而好看的长命锁.那是长辈请人用纯银打制的,锁下边坠着一些精巧的小铃,锁上边刻着四个字:长命百岁.这四个字是世世代代以来对一 ...

  • 【 大爱无疆 】母亲节分享大作家冯骥才的《母亲百岁记》

    [ 大爱无疆 ]母亲节分享大作家冯骥才的<母亲百岁记> 周游太虚幻境 11分钟前 阅读 8 关注 来自话题 #亲情故事在身边 2.6万篇 [ 导读小引 ]近读冯骥才先生的<世俗奇人& ...

  • [转载]冯骥才笔下的巴黎

    原文地址:冯骥才笔下的巴黎--法国的风情与浪漫作者:夏日清泉 读了作家和画家冯骥才笔下的<巴黎,艺术至上>,很喜欢他写的游记和拍摄的照片.从一个作家和画家的角度观察生活,比我们普通人的视角 ...

  • 冯骥才:一个民族不怕犯错,就怕记不住教训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 ...

  • 冯骥才《艺术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艺术家 冯骥才 四月初已进入春天的时光,窗外所有树木的树芽都在逐步变成生气十足的新叶,绿叶才是春天开出的花.清晨的风还有一点凉意,吹在楚云天身上叫他神清目朗,分外清爽. 他把一张洁白的宣纸铺在临时搭起 ...

  • 作家名片 | “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冯骥才:文学通往作家心灵最深处

    编者按 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日益兴盛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联合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启动" ...

  • 独家 | 俄罗斯汉学家科罗博娃:翻译之路始于冯骥才,精于贾平凹

    科罗博娃(Korobova Anastasia),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汉语专业,2003年至今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兼职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翻译,并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