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涣访古

去临涣看观星台遗址,算是我访古方面的一次上档次的体验。

淮师大余教授统帅,小城文物大主管、文体旅局文物科朱科长陪同,临涣镇人大何主席探路。

与一般走走看看的阅历或凭吊定有不同。所谓专业,不只是知识的堆积,还有见识上的点化与参透。

遗址位于古镇南段浍河边的一个村子里。

村子不小。临涣是个拥有十万人的大镇,每个村的人口规模都相当可观。

村里楼房、旧瓦屋、茅草屋并存,电线乱扯,时尚的太阳能路灯就像一只高跟鞋插到了泥沼地。

见我们直愣愣往前走,一个好心的老师傅把我们喊住,听我们说去看观星台,便热心的告知我们走错了道。

老师傅是退休后回村养老的老城建,见过世面的模样。声音洪亮,性格直爽。

一听说我们来考察观星台,便叨叨观星台也就是竖了块牌子,临涣的宝贝玩意大都荒废埋没了,再不救就要败坏完了。

我发现临涣人都是古道热肠,提起此地的旧章典故,一串一串的皆不停歇。中国文化也形成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传播方式:族群的代际、人际间口口相传,日子也是慢腾腾的过:饭桌、酒桌、茶馆、大树底下荫凉地,都是口头历史的课堂。

古时候其实也有新农村建设,像老师傅退休后叶落归根,或是曾经更有地位、更有见识的的官宦,回乡变脸为乡贤;挣了大钱的商人回报故里,修路建桥办学校立祠堂。

一个高中的状元牌坊,就能引领几代乡里的后生考学进取。

城市只是驿站,故里才是安顿归宿的居所。

徽州几个著名的古村落,大多就是当时的新农村建设典范,不过它不靠官家支持,也无划一的规划审批约束,同族几代人自力更生发奋兼妙想奇思便能成就。

老余是历史文献学博士,考古的田野作业不是本行;朱科长见多识广,人又钻研,在此正可大显身手。拨弄一下土层,便说那是红烧土,得有多少年多少年历史。

观星台遗址也就是方圆不足一亩地的高台,大部分已成庄户人家的宅基地,沿路边裸露出的土层,展现着历史沧桑。

我们如今能见到比较完整的观星台,在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的告成镇,由天文学家郭守敬于至元十三年至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主持建造。

它那个高大,也比较先进,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

很显然,临涣的观星台跟它远不是一个时代的同类。

观星台是科学、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

此处的观星台很像古式的周公测景台,有个学名叫“八尺表”,俗名“无影台”,最早是西周(约前1037年)为测日影定地中而建的土圭,古代用来测量日影,验证时令季节。

台座的高度和周边面积也都类似。

古时观星台的选址很考究,必须有较高文化等级的人来主持测定。

以此推断,古铚城不仅是军事重镇,它当时的文化科技的内涵,也不可小觑。

观星台遗址所在的庄子,见不到年轻人。

看见村里有个剃头的师傅,一个凳子、一把推子、一个脸盆的做活,便去拍照。

临涣人看多了游人的好奇,亦不怪,反过来跟你拉呱。

相对观星台遗址那样的实物,我更喜欢村子里展现出的活体历史。这种剃头的场景,让我禁不住涌起“思故之情”

五十年前,故乡蚌埠城里的街街巷巷多是剃头挑子,扁担的一端还有个小炉子在冒烟。

古镇南阁那边的几个大茶馆,喝茶、下棋、玩纸牌、听大鼓,就没有打麻将的。

观星台所在的村子里有个棋牌室,它也是个茶馆。

打牌的和看牌喝茶的一样多。

那茶馆更为古老。

老式炉灶上烧水的铁壶、铝壶,苍老到满面皱纹,歪瓜裂枣似的眉目。

但看着却极为亲近。

消闲的多是老人,穿着打扮也体现出各人的经济境遇的不同,横跨了几个年代。

“活体历史”的存在意义,其实和现代的发展、进步或是否进取观念无关,它的呈现带给我们的是鉴照与思考,我们也更侧重于人性、人心的变迁。

不管你能否察觉,我们可能在关注故旧的氛围中人的生活情态,寻找当下安放自己内心的方式。

观星台是古人探究宇宙和时间规律的企图与方式,这种好奇从来就不曾止步;而村落里的景象让我们思考,或许只有抛却欲望和野心,我们的心境才能真正安顿下来。

古人的“叶落归根”,是一种老来安心的方式。

此次临涣访古最有趣处,是与老余一道也被人采了风。

临涣本土作家王利雪,抓拍了我和老余研讨会前小憩、问题思考与开会的一本正经三幅图。

看得我们忍俊不禁。

我和老余有个绝对一致的相同点:都欢喜在夜里三点多起来写东西,三四个小时不停笔。

抓出的这组照片,完全可以取名为“零晨三点多起床的男人”。

老余的学术文章就靠着这种夜战;我则是一千两千字的雕琢小画,甚而有五六百字的小品。

渐渐成书写习惯。

这是有后遗症的。

白天的某个钟点,会慢慢犯困,头脑里一片混沌。所以老余一般只敢在周末这么干。

一到某个此刻,我俩坐一起,那就是瞌睡虫作怪时分,状态与外相就十分接近。

完全清醒也很快。

只要有问题来敲门,好像就是顿一下,脑子断个片,片刻便接续上。

眯眼几分钟,精神抖擞的,又能兴致勃勃的进入状态。

观察细微的王利雪,以一组照片给我们的访古别裁出新意。

作者相关文章

画舫里的水韵临涣

临涣文化人

临涣的那一抹夕照

关注马尔的视觉

(0)

相关推荐

  • 城厢镇的义全老茶馆

    城厢镇是成都青白江区所属的一个小镇,距成都市31公里.据有关资料介绍,城厢镇有1500余年历史,曾是金堂县县政府所在地,镇内文物丰富,古迹众多,名人辈出. 镇内至今保存着自汉朝以来,包括唐.宋.元.明 ...

  • 颜立平:皖北临涣茶馆印象

    临涣茶馆位于安徽淮北市濉溪县西南部的临涣镇,这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临涣茶馆的发展距今也有着6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茶馆是个典型的汉族平民茶馆,与其他茶馆不同的是自饮自斟,没有人专门帮你上水.临涣 ...

  • 满庭芳 观星

           昨夜小雨多梦,遂披衣解手,见主星晦淡,妖星猖獗.忆昔华夏故事,胡虏入寇,窃居神州,使社稷蒙尘,遇人尽聒噪:剃头剃头.        为汉家河山,无数英雄血染不休.或有人曰,天命不在我,何 ...

  • 千年邹坞古镇,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有惨痛的往事记忆

    邹坞位于位于枣庄薛城城市带中部,隶属薛城区.因宋代有邹.邬二姓在此建村,故名邹坞.自古以来,邹坞就是峄县重镇.明朝时期,曾在此设巡检司,属兖州府. 邹坞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矿产资源 ...

  • 郭西明丨理发(散文)

    今年春天有幸随界首市作家协会采风团到东城参加"喜看东城新变化"采风活动,一路走,一路看,大家被东城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高楼,花园式的村庄,万亩森林公园让大家流连忘 ...

  • 建德市寿昌镇:千年古镇,历史传承

    [建德市寿昌镇:千年古镇,历史传承]美丽浙江寿昌镇位于建德市西南部,古称郭邑里,后因唐神龙元年(705年)迁寿昌县治于此地而得名,距今已逾千年.这里有始建于明代的石砌五孔桥--南浦桥,有青龙头新石器时 ...

  • 杨清云 || 黄忠故里访古

    坐上五路公交车,沿着光武路.张衡路.信臣路,走出南阳城,就能直达新店乡夏饷铺村黄忠祠--与五路车终点站只隔一条路. 祠堂内有黄忠塑像,立有"季汉后将军刚侯黄忠故里"刻碑一座.因为老 ...

  • 访古寻踪之:邓州棘阳城遗址

    文/棘阳关上 在邓州市东南四十里桑庄镇和小杨营镇相邻一带,二广高速和内邓高速在此交汇并设高速出口,郑万高铁在此设邓州东站,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唐为棘阳雄关,由此向东土岗隆起绵延数里,岗上荆棘密布,古 ...

  • 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20210419 太原访古——晋阳城

    栏目介绍<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 ...

  • 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20210420 太原访古——戏曲之乡

    栏目介绍<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 ...

  • 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20210421 太原访古——陈醋探源

    栏目介绍<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 ...

  • 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20210422 太原访古——晋祠(上)

    栏目介绍<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 ...

  • 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20210423 太原访古——晋祠(下)

    栏目介绍<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 ...

  • 适合寻幽访古的陕西古镇,免票却不见人群簇拥,尽享古色悠悠

    人们喜欢将那些拥有百年历史,并且保存至今还保留有较大规模古代居住性建筑的商业集镇称呼为古镇,这种介于古城和古村的聚落形态,在如今特别的风靡.为何会风靡,无非就是喧嚣的现代化城市让很多人心静不下来,所以 ...

  • 古寺廊桥古村落 | 浙江武义访古

    山似眉峰弯曲,水似眼波灵动. 寻访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时虽是春日,但满眼已是新绿,山路两旁千树万树萦绕山间,鸟鸣声不绝于耳.树影婆娑的山林间,想起了盛唐时期田园派诗人孟浩然路遇武义的好山好水,于是在武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