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维生素D活到老补到老,那成人没补会怎么样?要去查血吗?
作者简介:暨南大学药理学硕士,专注于泛药学科普、药物史研究。
导读
家长关心孩子补充维生素D要补多久的时候,比较常听到的答案就是:“活到老,补到老”。
但是作为成年人,以前没那个补充维生素D的条件和意识,现在也不是很重视补充维生素D,如果一直没补会有什么问题吗?要不要去查个血检查一下?
今天我们就来集中讨论一下成人补维生素D那些事。
目 录
哪些人应该检查维生素D水平?
如何判断维生素D水平?
如何判断成人是不是维生素D缺乏?
成年人缺乏维生素D有什么后果?
成年人出现维生素D缺乏该怎么治疗?
成年人每日补充维生素D,推荐多少剂量?
成人可以通过晒太阳获取维生素D吗?
维生素D2或D3选哪个有区别吗?
成年人服用补充剂,又晒阳光和食补,维生素D摄入会过量吗?
一哪些人应该检查维生素D水平?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认为没怀孕、没症状的人筛查维生素D依据不足。
「加拿大明智的选择」建议不必常规筛查维生素D水平,但是,患有肾脏或代谢疾病的患者应该检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这是我们血液循环中最主要的维生素D类型)。
「美国明智的选择」也建议不要进行常规筛查,他们认为维生素D缺乏很常见,尤其是那些生活在高纬度地区而且阳光照射少的患者。所以,不用筛查,直接通过补充维生素D就好了,如果存在骨质疏松、慢性肾脏疾病、吸收不良、某些感染或肥胖,可能需要增加剂量,这时进行检测才有意义。
因此,绝大多数人是不需要去检查维生素D水平的,但如果存在风险因素,比如高龄、有跌倒或非创伤性骨折史、骨质疏松症、使用抗惊厥药、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孕期、哺乳期、肤色较暗的人,可以考虑检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
二如何判断维生素D水平?
对大部分患者而言,在进行检查时,主要是测量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而不是1,25-二羟基维生素D,别搞错了哦!
1,25-二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与维生素D的储存量无关,它其实是受到甲状旁腺激素等的调节,在维生素D缺乏症中,实际上1,25-二羟基维生素D含量会上升。
而如果是高钙血症患者以及可能患有终末期肾脏疾病(因为维生素D激活受损)的患者,则应检查1,25-二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
三如何判断成人是不是维生素D缺乏?
多少维生素D可以满足成人的需求呢?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不同人对维生素D的需求可多可少,我们无法知道每个人的需求。
对几乎所有人来说,20ng/mL(50nmol/L)的水平对骨骼和整体健康都是足够的,而超过30ng/mL的水平并不能持续地带来额外帮助。
一般情况下,健康成年人的平均维生素D水平为16ng/mL(40nmol/L)。如果25-羟基维生素D水平<12ng/mL(<30nmol/L),那么就存在维生素D缺乏症的风险(佝偻病或骨软化症)。
四成年人缺乏维生素D有什么后果?
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症状有骨痛、肌肉无力等,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成年人骨软化症。
尽管低维生素D水平与跌倒,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癌症和抑郁症有关,但并非所有研究都显示出这种关系,并且在某些情况下,高维生素D和低维生素D都与疾病有关(即可能存在U形关系)。
因此,期望通过补充维生素D来预防这些疾病,可能会失望哦。
五成年人出现维生素D缺乏该怎么治疗?
用于治疗维生素D缺乏的剂量与用于预防的剂量不同,治疗需要更高的剂量。
在具有正常吸收能力的患者中,每天服用1,000IU(25mcg)维生素D,可以在几周内将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提高7ng~10ng/mL(17.5~25nmol/L)。
对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12ng/ml(30nmol/L)的成年人,可以每周一次补充50,000IU(1.25毫克)维生素D2或D3,持续八周。但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患者了解这是每周剂量,而不是每日剂量。如果水平依然不足,可以重复此方案。
对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12-20ng/L的个体,每天初始补充800~1000IU可能就够了。对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20-30ng/L的个体,每天600~800IU的维生素D足以将其水平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六成年人每日补充维生素D,推荐多少剂量?
不同机构的推荐剂量略有差别。
美国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建议小于50岁的成年人,每天维生素D 400~800 IU(10~20mcg);5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800~1000 IU(20~25mcg)。
加拿大医学研究所和加拿大卫生部建议七十岁以下的人,每天600IU(15mcg),超过70岁,每天800 IU(20mcg)。
而肥胖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与体重指数成反比,抗惊厥药,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和HIV抗病毒药会增加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因此,肥胖患者或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的维生素D比其年龄组推荐的维生素D多两倍或三倍。
七成人可以通过晒太阳获取维生素D吗?
皮肤会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维生素D3。
但由于担心日晒和皮肤癌的风险,美国皮肤科学院、加拿大癌症协会和加拿大皮肤科医学会均建议避免阳光直射,并从食物(鱼肝、某些海鱼)或补充剂中获取维生素D。
八维生素D2或D3选哪个有区别吗?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来自麦角固醇,植物固醇和酵母,维生素D3(胆钙化固醇)是在皮肤中,通过7-脱氢胆固醇合成的。
补充剂中的维生素D2是通过照射酵母中的麦角固醇制成,补充剂中的维生素D3是通过照射羊毛脂中的7-脱氢胆固醇制成的。
看到没,不管是通过补充摄入还是晒太阳自己合成,都是殊途同归啊。更有趣的是,不管是D3还是D2,都要在肝脏中代谢成为25-羟基维生素D,随后,25-羟基维生素D在肾脏中代谢成为活性更强大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最终在肠道、肾脏、骨骼等器官起作用。
所以,其实两者均可有效提高血清维生素D水平,但有研究表明,在高剂量时,维生素D3的效力似乎几乎是D2的两倍,为此加拿大骨质疏松学会建议首选D3,我的建议也是首选D3吧,如果已经买了D2,也没关系,吃完再换。
九成年人服用补充剂,又晒阳光和食补,维生素D摄入会过量吗?
这个不太可能。
因为维生素D3会被光降解,皮肤上的热量会限制维生素D3的前体化合物转化为维生素D3,以及把维生素D3转化为非活性形式。
要知道,1~3岁的儿童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为2500IU;4~8岁儿童为3,000IU;9岁及以上的人为4,000IU,直到浓度>200 ng/mL(>500 nmol/L)时,通常才产生毒性。
总 结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没必要去筛查维生素D的水平,如果存在前面描述的风险因素,可以考虑去检查一下,以便确定一个合适的补充剂量。
如果25-羟基维生素D水平<12 ng / mL(<30 nmol / L),那么就存在维生素D缺乏症的风险(佝偻病或骨软化症),实际治疗,建议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各方面健康的人,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并不推荐,可以直接补充,首选维生素D3,根据年龄不同,每天600IU或800IU,还真是可以活到老补到老呢~
- 参考文献 -
[1] Uptodate:Vitamin D deficiency in adults: Defini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2]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Clinical summary. Vitamin D deficiency: screening, 2014.
[3] Holick MF, Binkley NC, Bischoff-Ferrari HA, et al. Evaluati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1;96:1911-30.
[4] Choosing Wisely Canada. College of Family Physicians of Canada. Thirteen things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should question. Last updated July 2019.
[5] Choosing Wisely. 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Pathology. Don’t perform population-based screening for 25OH-Vitamin D deficiency. February 21, 2013.
[6] Choosing Wisely. Endocrine Society. Don’t routinely measure 1,25-dihydroxyvitamin D unless the patient has hypercalcemia or decreased kidney function. October 16, 2013.
[7]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Vitamin D (fact shee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Updated August 7, 2019.
[8]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Vitamin D.
[9] Manson JE, Cook NR, Lee IM, et al. Vitamin D supplements and prevention of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 Engl J Med 2019;380:33-44.
[10] Heaney RP, Recker RR, Grote J, et al. Vitamin D(3) is more potent than vitamin D(2) in human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1;96:E4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