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批细改 | 九年级:温暖就在身边
细密的雨笼罩了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天又裹挟着孤零零的我,垂头于一深一浅的水洼,不知道家的路还有多长。(景物描写得恰当,同样能够渲染气氛,烘托了此刻的人物心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后文的“温暖”做了铺垫,一如从前,我很喜欢你作文的开头)
我忽而(这个副词用得很好,承上启下)想起笔已用完,便顺路走进一家文具店,挤进了人群。人与商品的堆挤,正如近日种种恼心事的接踵。先不谈考试的失手,同学间的矛盾已让我深陷孤独,加之回家后母亲的话也变得繁复起来,我似无处可去。(很多的事情挤压一起,让你感到了压抑,这一笔的交代很有必要,让读者明白你的这些个失意到底是什么)
走了一圈,(这一笔动作描写加上量词一圈,写得又很好,继续着你的这份失意)随意(用词很准确)拿了两支笔,便排在付钱的队伍后,慢慢挪着步子,直到将笔交给了老板,顺手把钱也放了上去,耳边忽传亲切的声音:“娃儿,你出啥子事了?不要怕,要努力哟!”,惊讶地抬头,是收钱的老婆婆,也不老,戴着眼镜,一件红中带紫的绒衣裹在身上,略(似乎)有一两朵深黄与墨绿的花与叶。(这一段的描写是亮点,老婆婆的语言、外貌描写水到渠成的让读者明白这个老婆婆人如此好,那店的买卖也肯定火,尤其是运用得准确的动词以及修饰这些动词的词语,给文字平添了很多精彩,例如:慢慢挪着、惊讶地抬头等等)
和蔼而充满活力的笑容向我迎来,心中似无他物,温暖的阳光,透过连绵的雨,我拿起笔,自然地笑了一下,脸也没那么僵硬,道谢一声。婆婆看我明朗起来又转向后面的人,他与一个初一的同学说:“入学还适应不?”。得到新生略显腼腆地回答后,又与一个似已高三的说:“现在要好好学,以后才不得后悔!”语言虽不同,温暖笑容从未消失,让一个小小的文具店,似吞下了所有烦恼与心思,而吐出朝气与活力,使走出来的人都似闪耀光辉。(段尾的这句话突出了中心,做到了叙议结合,一位普通的老婆婆给予你,给予所有来买文具的孩子的那一份一份温暖,让你开释了心中的阴霾,这样内容翔实描绘,让你从失意回归快乐就显得叙写自然了)
回想起自己,在儿时曾为一个老头扶住小区的大门,等他进来,他本在(可以)慢慢地走,看见我用背抵住门看着他,赶紧加快了步伐,边跑边伸出手来扶住门,与我一同进去。在道谢与笑意中,他低下头,竖起拇指对我说:“小朋友,要一直做好事,一辈子做好事!”年幼的我不知此话的分量,只觉得简单的几个字里,似乎充满使命,面对无限阳光我点头笑了。(这段插叙描写,联想自然,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你作文选材的宽度,使文章有了厚重的内涵,文似看山不喜平)
如今想来,略有惭愧,若扶一次门,说一句话就能予人温暖,我为何要将阴沉的脸留给他人?念此,不禁面带微笑,将愁绪托给流走的雨,拍拍衣上的水,看向远处,走回家去。
细雨依旧,乌云依旧,但灰蒙蒙的天空下,一个小点(这里用语似有不妥,我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指每一个孩子因为小小文具店的老婆婆的温暖都将烦恼和心思抛却,有了朝气和活力,建议可以直接说,一个一个的成长中的我们)正将温暖带出文具店,散在归家途中。
温暖不远,就在身边。
(九年级作品)
二类文
1. 一篇典型的记叙文,中心明确,在细雨蒙蒙放学时刻,你走进了一家文具店,因为老婆婆的温暖让你开释了心中的所有不快,是呀,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温暖就在身边。
2. 景物描写得恰如其分,人物语言、外貌描写得符合身份,准确地用词,都给文字增添了精彩。
3. 运用插叙的补写,丰富人物的性格精神。
4. 文字叙议结合,很好地突出了本文的中心。
几个句子中用语有不妥帖的地方。
根据老师的建议,稍微修改就是好作品。
本文得分(满分50分)
42分
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