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宝昌:探寻汝窑,故宫博物院90华诞而开展的汝窑学术研究!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经历代传承,时至宋代,南北各地名窑林立,曾为宫廷烧造瓷器者见诸宋人文献记载,其名次是诊官、哥定、钧,并以“汝窑为魁”,且世上已约定俗成而称之为“名窑”。

尽管有文献记载,但还应当务真求实。

汝窑产地何在?长期不得而知其具体地。自清代乾隆皇帝好古爱瓷成癖时起,即已形成历史迷离问题。如故宫博物院藏北宋天青釉汝窑碗,外底有乾隆丁酉年(乾隆四士一年,一七七七年)堑刻的乾隆皇帝御制诗。

诗曰:“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口自中规非土匹,足犹钉底异饱博。孟圆切己座(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

句后堑刻“乾隆丁酉初春御题”,铃“古香”、“太璞”二闲章。该诗辑入清高宗《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六,乙亥,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年)。

由此可知,当时乾隆皇帝认为汝窑遗址已杳无可查。

北宋汝窑天青釉刻御题诗文碗,高6.7cm,口径17.1cm,足径7.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自乾隆朝至今,在长达二百八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很少有人去认真考证过汝窑遗址之具体所在。成书于宣和六年(二二四年)的徐兢(生卒年不详)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只谈及“汝州新窑器”。即使文人之间有所议论,当也是有局限性,因之相传而已。
其实,最了解情况的是当地居民。
但由于历史上的情况不同于今天,当地民风淳朴,人人本分,思想固守,虽然对窑址情况不十分清楚,但也不宣扬,所以窑址才能保留至今天。尽管如此,也还是有个别人从事盗挖窑址活动。
譬如说,一九四O年曾有河南古董商人携一件汝窑六方连座式中型花盆来京,找到孙赢洲先生出售,因索价太高,未能谈妥。该商人来自开封地区,彼时开封是河南省的商业中心,客商云集,市场上时有文物发现。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白胎青瓷残片即出自这里,后来知道是汝州张公巷窑烧造的白胎淡青釉瓷器残片。陈万里先生也曾拥有几片这种标本,也一直不明窑口,对其存疑。虽然约十年前在汝州市张公巷发现的一处窑址为这种瓷器找到了归宿,但对其属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九日,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蛮子营村农民在村东取土时,发现窖藏瓷器,经考古工作者清理,共出土四十七件北宋汝窑青瓷。汝瓷由此进一步名声大震,在陶瓷界盛传,也为汝窑遗址的进一步确认提供了重要信息。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大纵横
收藏大纵横

尽量多给藏友一些收藏参考!
10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二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宝丰县清凉寺村的古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窑炉和作坊遗迹,出土大量实物标本。窑址出土瓷片标本多与宫廷传留、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实物珍品完全相同。根据实地考察,认定此处窑场即是传世北宋汝窑青瓷重要产地之一。
同年十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宝丰县召开“汝窑考古新发现专家论证会”。会议期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外界宣布汝窑遗址考古发掘的收获,汝窑遗址的真实面目得以基本认清。
后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清凉寺窑址又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如今已基本告一段落,目前正在窑址所在地建遗址保护棚和汝官窑遗址博物馆,近日也将正式开馆。相信,此地必将成为探索和研究汝窑相关问题的重要基地。
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一带,汝官窑遗址
其实,早在一九八五年,河南省宝丰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邓城宝先生即写过有关传世汝窑瓷器可能产于清凉寺窑的报告  (《对河南宝丰清凉寺瓷窑的调查与认识》)可惜未能及时对窑址进行发掘。在二000年十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学者得到共识之一即认定宝丰清凉寺窑是供御皇家的汝窑。
会上也有人认为清凉寺窑址虽是首个发现的汝窑遗址,但并不等于就是唯一的一处。因为北宋汝州管辖面广,因此,其他地方可能也会有窑址,只是还没被发现。果不其然,嗣后相继又在汝州市内张公巷、文庙、火神庙后街等地发现窑址,而且各窑产品各具特色。若按属地范围,这些窑可统称“汝窑”。
值得一提的是,汝州市大峪乡东沟村窑产品与这些瓷窑产品相类似。
北宋汝州东沟窑青釉盘
一九八七年以来,清凉寺窑址几经发掘,于二O一五年基本告一段落,先后出土很多遗物,其中最受人瞩目的是一些以往不曾见过的奇异造型,尤其是一些壶、瓶、香炉等立体器物。
历史文献谈到汝窑瓷器釉面有开裂纹片、有蟹爪纹、少装饰等,而考古发掘出土物中釉面出现很多不同现象,并有刻划、雕塑、塑贴等装饰技法。宋代瓷器盛行仿古铜器造型和纹饰,最近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大量仿汉代铜壶之作,器身出戟且雕刻凸起的兽面纹。
另外,高丽青瓷中有很多器物与汝窑青瓷造型相类,说明高丽青瓷受汝窑影响很大。
十二世纪高丽窑青瓷莲花对碗-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