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JACS:原子转移催化剂介导的Aza-Pinacol偶联反应
羰基自由基可以从2e-亲电试剂翻转为1e-的亲核试剂,从而具有重要的合成价值,如醛和亚胺的aza-pinacol偶联反应得到β-氨基醇。直接的aza-pinacol偶联反应在热力学和化学选择性方面仍然存在挑战(Figure 1a)。例如,生成羰基自由基阴离子需要强还原剂(如Na、Mg、Ti、Sm等)以及较高的阴极氧化还原电势(Ered > −1.9 V vs SCE),其中脂肪族醛的氧化还原电势更高(−2.9 V)。另外,由于亚胺更容易被还原,在其存在的情况下,选择性生成羰基自由基将变得困难。
在最近的研究中,通过Brønsted或Lewis酸活化羰基可以降低其还原电势,从而在温和的光催化条件下获得羰基自由基。为解决aza-pinacol偶联反应的选择性的问题,可以(1)进行分子间反应;(2)缓慢滴加α-氨基自由基前体到过量的还原剂或还原性较弱的羰基组分中。其他方法还有金属催化的羟基/硅烷官能团化或还原偶联、烷基-Cr加成到羰基中、Sn介导的电化学等。
(来源:JACS)
最近,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David A. Nagib课题组提出了通过原子转移机理来获得羰基自由基的策略。醛首先和AcI结合原位生成α-氧碘,它比羰基的还原电势低约2 V,并且该自由基前体含有一个较弱的C-I键(58 kcal/mol)。即使在亚胺存在下,其也能化学选择性地攫取碘原子形成脂肪醛的羰基自由基,进而发生偶联反应(Figure 1b)。相关论文发表在JACS上(DOI: 10.1021/jacs.1c00886)。
(来源:JACS)
为验证假设(Figure 2),作者以戊醛1和亚胺2a为模板底物,其在光催化剂Ir(ppy)2(dtbbpy)PF6、还原剂三丁基胺和可见光激发下被激活,生成亚胺的二聚物4a(68%)。AcI和戊醛1在二氯甲烷中结合后原位生成α-氧碘1a,随后其与亚胺2b在光催化的条件下生成交叉选择性的aza-pinacol产物3b(76%)。作者使用更易脱去保护基的亚胺2c,却因其更容易还原而反应失败。随后作者使用Mn2(CO)10介导的单原子转移催化剂,得到了目标产物3c(56%)。
(来源:JACS )
为了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Table 1),作者使用共还原剂(如Hantzsch酯)提高了化学选择性(>20:1),但效率较低Hantzsch酯更换为锌后反应活性得以恢复,并且纯化过程更简单。蓝色LED光源替换为广谱的白色CFL后也提高了反应活性。大位阻的碱Cy2NMe效果优于iPr2NEt或KOAc。催化剂用量由5%增加到15%后,收率提高至99%。醛的用量为化学计量时,也能得到较高的活性。
(来源:JACS)
为验证aza-pinacol偶联反应的普适性,作者筛选了亚胺和醛的底物范围(Table 2)。邻、间、对位取代的芳基亚胺均为有效的底物(5-14)。不同电子取代基都可兼容,立体位阻不影响收率,但邻位取代基影响到了立体选择性。含双取代官能团的底物,如二(三氟甲基)(16)、二氟(17),未发生二聚化反应。亚胺含有易还原的官能团时,在以往的SmI2、光催化剂或其他高度还原条件下,不能被兼容。在本反应条件下,偶联产物具有化学选择性,苯并呋喃(20)、缩醛(21)、芳基腈(22)、芳基碘化物(23-25)的活性官能团都未反应。虽然二苯甲酮26(−1.3 V)的负电位没有亚胺(-1.5 V)和醛(-2.9 V)低,但其化学选择性地转化为羰基自由基。脂肪族醛也能在这一反应条件下生成β-氨基醇。酯(30)、腈(31)和卤代物(32-33)等官能团都不参与反应。醚(34)、亚酰胺(35)和酰胺(35)都能顺利反应。天然产物衍生物(38)以及脂肪族亚胺(37)也是合适的底物。
(来源:JACS)
除亚胺外,羰基自由基还可以和炔烃生成E-乙酸烯丙酯41,与丙烯酸酯得的γ-乙酰氧基酯42,与更容易还原的乙醛酸酯得到α-羟基-β-乙酰氧基酯43。具有生物活性的[1.1.1]螺浆烷不仅进行了偶联反应,还捕获了碘原子,得到产物45(Figure 3)。
(来源:JACS)
与其他Mn·催化的反应不同,在此次转化反应中,Zn也起到了作用(Figure 4)。用中间体(CO)5MnI代替Mn2(CO)10,胺Cy2NMe可以通过电子-供体-受体(EDA)模式活化[Mn]−I键,收率为25%。同时加入Zn和胺,收率显著提高至66%,说明三组分都有作用。紫外实验可以验证,Zn和胺共同还原[Mn]−I到[Mn·],使催化剂转化。循环伏安法确认Zn还原(CO)5MnI或Mn2(CO)10是热力学不利的。但加入后胺形成[Mn]−I:NR3EDA络合物,可以促使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转化。同时,光激发可能不是必须的,催化剂Mn2(CO)10需要在光激发下均裂生成[Mn·]。但当中间体[Mn]−I在Zn和胺作用下,在黑暗环境中就可以生成[Mn·]。
(来源:JACS)
结合以上几点,作者认为AcI原位活化醛1(−2.9 V)为相对容易还原的α-氧碘1a(−1.1 V)在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作者推测的反应机理为(Figure 5):A)可见光均裂Mn2(CO)10中的Mn-Mn键生成(CO)5Mn·;B)通过碘原子转移化学选择性断裂C−I键生成羰基自由基;C)α-酰氧基自由基C选择性与亚胺2发生交叉偶联反应生成自由基D。随后按下面两种途径进行终止:(1)被Zn和胺通过SET还原终止反应;(2)从Cy2NMe中的α-氨基C−H发生HAT。快速生成aza-pinacol产物3后,(CO)5MnI被胺R3N转化,锌作为共还原剂。再生后的催化剂如果不是二聚体,不需要光照激发进行催化循环。
总结:作者通过将醛转化为α-氧碘化物后,选择性地断裂C−I键生成羰基自由基,然后与亚胺发生aza-pinacol偶联反应合成β-氨基醇,反应底物范围广,并且具有一定的立体选择性。在锰催化剂转化中,胺和锌协同还原生成活性的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