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先入为主的代入感往往会带偏自己

代入感 百度百科解释:代入,就是数学里面的代换,例如:式子A+B=C,当A=1。现在广泛使用的含义是:指在小说、影视作品或游戏中读者、观众或玩家产生一种自己代替了小说或游戏之中的人物而产生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先入为主,百度百科解释:先看到一种情况或先听了一种意见,形成成见,后来就不再考虑情况变化或听取另外的意见。
把二者放在一起,便形成了现在很多人的共识或者大多数人做事(思考)的模式。
比如说:作为旁观者的人们总是喜欢对当事者指手画脚,并说出一些根本不着边际的话。一切都是假如或者如果,或者干脆是换作我会怎么怎么样。这里的旁观者就是典型的先入为主,且代入感极强。他忘记了最该关注的事情本身和客观实际,只是一厢情愿的把自己当成了当事者,忽略了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完美的创造了自己预设的环境,然后根据自己武断的结论来面对所遇到的自己本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结果可想而知了。
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倒好,啥事也没有。怕就怕在这些旁观者代入感太强,以至于无法自拔了,在不知道任何的情况下主动的加入,把自己放入其中,真真正正的把一个旁观者代入变成了当局者。
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错的。这和我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致,只不过如果我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阐述的的话,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不能真正的体它的价值。
因为这样,我们通常会看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
如果我们在做某一件事情之前便对事情有了定论,信心百倍的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则会选择逃避,因为自己的潜意识里已经知道了事情太坏,不管怎么样自己都做不好。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自信的人往往会觉得困难是自己锻炼能力的机会;自卑的人会觉得困难是自己路上的绊脚石。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看待,结果自然就不一样了。
诚如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渊。”
哈哈,读到这里是否感觉到,文字的表达也被先入为主的代入感带偏了呢?
还是那句妇孺皆知的名言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平时在为人处事时一定不能把自己的观点(意见)强加给别人,更不能用先入为主的代入感去想事情、做事情,不然,结果一定会偏离预定的轨道。
就像现在的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他们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为孩子们创造最好的条件,甚至连将来孩子怎么样,变成什么样他们都要谋划并仔细的计划着。他们最大的愿望便是孩子能成为他想要的那个样子。
殊不知,任何一个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解,都有自己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忽略了前提条件的家长们忘了孩子需要的是孩子们自己喜欢并需要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他们设定或者希望看到的生活方式。
很显然,这是家长们代入感太强,而且是先入为主了。很多事例表明,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了都有问题,独立能力都比较差且其他生活的能力也不行。
另一面,老师教育学生。很多老师被禁锢在了以分数为主要导向的具体评价中,于是乎,一时间学生只要成绩好就一切都好,成绩不好好像其他方面也都不能好。瞬间就忘记了他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孩子,更忘记了孔子老人家所提倡的“因材施教”。
呜呼哀哉,这种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方式的师生关系是畸形的,也是变态的。于此,可以看出,这部分老师代入感太强,责任感爆棚,似乎还是先入为主,更美其名曰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其实呢?这就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代入感,如果做事都能找到它,做出来的事那么还还算认真负责,但是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出问题。如果再把先入为主加上的话,那将会偏离轨道更远。到那时就真的偏离了主题。
然后,自己呢?也被带偏了,不知所以了!
(0)

相关推荐

  • 不是学生家长的不要看(同意的转)

    做一个有素养的家长,尽量对老师不打扰(有同感的转) 学生家长群也是一个小社会. 儿子回来说:爸爸,这些外地的学生有的第一次住宿,刚来的时候有些想家,现在不碍事了. 但是,在家长群久了,我总是看到有些家 ...

  • 有这么好的一位老师,想考不上大学都难,这剧情代入感太强了

    有这么好的一位老师,想考不上大学都难,这剧情代入感太强了

  • 面对校园欺凌拒绝“和稀泥”专家:被欺凌者、欺凌者、旁观者都要关注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4月9日报道:校园欺凌现象或许是每一座校园都无法回避的难解之题.被嘲笑.被孤立.被拳脚相加.被"挂"到网上辱骂诅咒--层出不穷的欺凌行为就像"沉默的噩梦& ...

  • 你敢听实话吗?代入感太强,句句扎心

    你敢听实话吗?代入感太强,句句扎心

  • 教育成本超过三成|完全没动力,这书怎么读不下去呢?

    发布时间:2020-11-30  中国日报近期刊登了一幅漫画,非常辛辣准确犀利地展现了当代家庭中教育成本的不断攀升的现状,家庭的教育成本攀升也正在转化为压倒压垮学生的大山. 对于家庭经济状况来说,子女 ...

  • 刘涛被称无“少女感”,被带偏的审美为哪般?

    日前,出演热播剧<大宋宫词>里的 刘涛 ,因被群嘲"身体太壮""没有少女感""辣眼睛"被送上热搜.在此之前,同样因为一部剧引发相 ...

  • 胡盼:培训(学习)感

    2020年9月19日至21日,参加了江苏省"送培到县"泗洪县初中语文项目. 于培训来说,有全国名师黄厚江.有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们李凤,朱晓荔,朱卫文们(她们都是市级初中语文教研员 ...

  • 胡盼:最是书香沁心脾 观《遍地书香》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新如何体现?具体表现在哪?那必须是创造性的,从未有过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思想上转变开始,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具体用读书的方式来改变老百姓的思想,让 ...

  • 胡盼:光,即使转弯也一样耀眼———听陈行甲《在峡江的转弯处》感(荐读)

    大爱无私,大爱无疆! 大爱就像光一样照亮整个世界. 所有的黑暗都害怕光的照耀,哪怕只有1%的光也会照射其它99%的黑暗,让黑暗中露出光芒. 陈行甲这人,便像是一道光,自己自带耀眼的光芒也照亮了他爱着所 ...

  • 胡盼:我不吃茄子

    我不吃茄子! 无论如何都不吃.哪怕是出自于五星级酒店大厨的手艺,哪怕是各大菜系里最有名的茄子菜,哪怕是换做各种各样的做法.只要是茄子,我就不吃. 为什么呢? 小时候家穷,吃的菜只能靠自家土地里种.有一 ...

  • 写作技巧:人物要如何塑造才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在小说中,人物塑造是主体,一切情节都是为了服务人物,凸显出人物的性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好的情节推动作品,带动读者情绪,人物塑造得体则增强了代入感,更容易让读者进入书中人物的世界产生共鸣. 相比 ...

  • 胡盼:凌乱了你的脚步(一)

    走10000步? 这似乎不是大问题.因为走路谁都会且都擅长,至于10000步么,只要愿意走,那必须会完成的.看着你们兴奋的模样和不屑一顾的神情,知道你们的自信源自哪里,也明白你们的心思.哪怕-也不愿意 ...

  • 胡盼:作文中的“真实”

    歌德曾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达到产生一种更高真实的假象." 文学是极高超的艺术,是创作(创造)出来的.学生作文也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类,哪怕它只属于极小的且初学阶 ...

  • 胡盼:为半命题作文“找对象”

    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作文者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作者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