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智慧断烦恼的三个关键
断烦恼靠的是慧。那为什么很多挺智慧的人断不了烦恼呢?
三个原因。
第一是行相。
也就是观察的角度。或者说,把智慧用到什么地方。就像一辆车,性能非常好,跑得很快,但到不了目的地,因为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儿。
断烦恼的行相非常有限。其中最重要的是“苦”。无论外道还是佛陀弟子,都可以通过观察“苦”来断掉烦恼。外道还可以靠观察“粗”和“障”来断烦恼。苦是所观察事物的属性。就像看到一只漂亮的包,观察“这是苦”,就可以减少对它的贪爱。为什么是苦?因为它会变坏。如果观察“它很漂亮”,就不能断掉烦恼,反而会生起欲贪。不仅包这样,一切看似美好的事物都是这样。只有以“苦”等相来观察,才能断掉烦恼。除此以外,没有任何误打误撞断掉烦恼的办法。
实际上,多观察苦,会让我们更幸福。多看看、想想世界上活得很苦的人,为吃一口饭辛苦奔波的人,那么,自己哪怕只有一碗面条,也会觉得挺好。观察苦能让贪心减弱,情绪平和。而观察纸醉金迷的生活、琳琅满目的豪奢,会在不知不觉中助长贪心到很高的水平。聚焦乐,竞争与攀比心会生起,会把周围人看成对手,甚至可能引起伤害他人的举动。而聚焦苦,同情与悲悯心会生起,会倾向将周围人看成同类,希望自己能为别人做点什么,解除别人的痛苦。
以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菩萨度众生,谁来度菩萨?
这么问,是对立的观念太强了。而且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见解很容易带来焦虑和痛苦。其实,菩萨本身就是众生,因为发现自己和其他众生的生命都充满苦,而决心减少那些苦。不过,众生不一定是菩萨。只有甘愿为缓解他人的痛苦而付出的众生,才是菩萨。如果一直有这样的愿望,乃至生生世世都不变,就是不退转的菩萨。
菩萨之所以有这愿望,也基于对苦的洞察。对苦的洞察让众生彼此视为一体,对乐的追逐让众生彼此视为对手。
观察苦,绝不是看到别人过得很苦,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并因此开心。那不是在观察苦,而是在错误地比较。有个视频,三个非洲小孩玩循环打头的游戏,张三打李四,李四打王五,王五打张三,每个人觉得自己只有打别人更用力,才占便宜,否则就吃亏。在系统内部看,确实是这样,但跳开看,会觉得这三个人都很苦。
观苦,是从苦中解脱的关键。观乐是颠倒。事物并非没有乐的视角,只是,乐的视角会助长烦恼而不是消减它。就像一件破了好几个洞的汗衫,如果观察它的破洞,就会觉得这汗衫可以扔掉了。这就好比观苦。观苦,可以暂时熄灭甚至永远除掉贪爱。五蕴就是破了六个洞的汗衫。但如果不观察它的洞,而是观察它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就会觉得它还可以拿来擦地。
这两种观察,哪种更正确?如果不考虑时间的推移,两种都有道理。如果考虑,时间越久,第一种越正确。五蕴,这具身体,暂时可以是不错的、好用的,甚至可以利乐有情,不过时间久了,必定会越来越坏朽。只有从这一点上观察,才能舍弃贪。
第二是聚焦。
漫不经心地观察苦没有力量。对一件事物,很容易这一刹那观察它的苦相,下一刹那就转向了乐相。本来已经把它扔到垃圾堆了,想想觉得还有利用价值,就又捡回来了。观察苦的时候,贪心会伏下去,等到观察乐,贪心还会再生起。因为不能稳定地观察苦,贪心就会时熄时萌。
我们喜欢观察乐,生起贪心。对乐受的喜爱本身就是贪心。生起贪心的时候是舒服的。这种舒服有瘾,会产生依赖,在习惯之后,它的刺激作用就达不到以前的效果,而你又难以离开。决堤的贪会引起瞋并伴随着严重的忧苦。一个致力于追求快乐尤其是渴望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快乐的人,贪是非常容易决堤的。对快乐的追求非常容易导向不快乐甚至抑郁。
而舍弃对快乐的追求倒是减缓苦的最好办法。把这一系列链条串起来就是:观苦,会导致贪的降低,贪的降低会避免引发慢与瞋,从而避免受更多苦——也就是说,观苦,可以让需要承受的苦更少。
不过,散漫地观苦没有力量——效果不大,而且很快会消失。之前的文章常用一个比喻,好比拿手指戳墙和用电钻冲墙。同样的力施加在墙上,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散漫的心观察苦,充其量能让烦恼暂时伏下去,但没有力量断掉它。聚焦的心观察苦,是有望断掉烦恼的。因为心在聚焦的情况下,建立的认知持久而坚牢。
这种聚焦就是“止”。也可以说“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达到初禅那种水平。在止的情形下,善法对心的熏习力量非常强大。这时候观察到苦,很久都不会反转。
但也不意味着永远没有反转的可能。假如还没有彻底认清苦是世间的真相(见道),在充斥着颠倒见解的环境下,还是有可能受周围的影响而重新从乐的视角来观察世间。
因此,聚焦虽然可以断烦恼,但它本身并不能保证彻底断烦恼。它是断烦恼的必要工具,但不是充分条件。
第三是普遍联系。
前两点中,第一点不算难,一说就明白。第二点理解起来并不难,实践起来很难,需要旷日持久的练习。然而,即便在旷日持久的练习下,得到了“止”,依凭止,也不一定能断掉烦恼。因为需要对烦恼有深入的理解。
什么叫普遍联系呢?打比方说,一个人,喜欢喝可乐,后来得了糖尿病。戒了可乐。戒得很成功,但糖尿病并没有好转——因为他没戒雪碧。后来戒了雪碧,还没好转,因为没戒奶茶。
对一样事物起贪,用顽强的意志力去对抗在这件事物上生起的贪,往往徒劳——因为没有看见它的千万同盟。
《论语》里,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说得非常好。因为看到了“不孝弟”与“犯上”“作乱”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很多事情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就像“烟酒不分家”,在烟民里面调查嗜酒和不饮酒者的比例,肯定和在非烟民里调查结果大为不同。
单纯对抗对一件事物的瘾,没有多少用处。尽管也许能暂时不在此人此事上起贪,但回头碰到类似的人、可替代的事,照样还会起贪。人与人、事与事的边界是模糊的。
因此,孤立观察一件事物当中的苦,并不能断烦恼。儒家说,“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如果是格一类事物,倒还好;格一样事物,效果就乏善可陈了。
断烦恼不能只观一样事物的苦,而是要观相关的一切事物的苦。但这就难了:观一切事物,还怎么聚焦呢?一旦观“一切事物”,观察的对象很容易模糊,那就没有力量了呀!
因此,正确的分类和循序渐进的次第非常关键。
佛陀说,“一切炽然”。其实并不是说,一切都是炽然的;而是说,苦谛炽然,也就是有漏法炽然。灭谛并不炽然,道谛也不炽然。无漏法并不炽然。如果不了解把有漏法和无漏法分开观,是无论如何不能断掉烦恼的。
如果上来就把一切有漏法都放在一起观苦,也断不了烦恼。因为观的范围太广了。合适的办法是先观有漏法的九分之一——欲界有漏法。在成就“止”的前提下,这样观,是有望断掉烦恼的。
不过,也非常非常难。佛陀所教导的办法,是循序渐进地观到欲界的有漏法:
首先观身,身的范围是比较窄的,而且比较粗显,观起来相对容易。观身熟练之后,观受,受的范围虽然不宽,但受比身要微细,难度就大一些。受观熟练之后,观心,心比受更加微细。如果上来不观身和受,直接观心,好比没有经过小学、中学教育,直接扔到大学里,那是学不到什么的。等心观熟练,就观法。法的范围非常广,因此放在身、受、心的后面观。
等法也观熟练之后,就把身、受、心、法放在一起总观。不仅用苦的行相观,还用“非常”“空”“非我”的行相观。熟练之后,就可以生起暖法了。一旦生起暖法,涅槃就是必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