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贫民窟里的“上流绅士”:宁愿捡垃圾,也要全身名牌
搜索下载华舆APP(中新社旗下新媒体平台),关注全球华侨华人,浏览世界各国媒体新闻资讯,无需翻译——华舆在“手”,世界尽在掌握!
华舆讯 据世界华人周刊报道近几年,时常能在媒体平台上看到这样的新闻:
某个月收入3000的年轻人,为了买一个1.2万元的LV包包,连续吃了6个月的泡面;
某个独自生活在超一线城市的白领,月收入8000,为了每个月买一瓶4000块的面霜,选择饿肚子,并推掉一切社交活动……
而世界的另一端——非洲刚果(布),上演了比上述新闻更夸张的一幕。
斑驳的墙壁和遍地的垃圾面前,一群穿着考究的“绅士们”正在狂欢。他们身上穿的,手上戴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奢侈品大牌,与周围衣衫略显“褴褛”的居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乍一看,还以为是在拍摄什么“富豪在偏远山村体验生活”的偶像剧戏码,实际却是纪录片《非洲贫民窟中的上流绅士》中真实的一幕。
通过纪录片的镜头,我们看到,在脏乱、破败的非洲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住在摇摇欲坠的茅草屋里,生活毫无保障,但家里却都挂着几件大牌的衣物。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心生疑惑,不免对他们的身份产生了诸多猜测。
随着纪录片的展开,观众才了解到,原来他们并不是什么矿主、暴发户、富二代,而是一群拿着两三百月薪的底层劳动者。
事实上,这种拿着低薪却满身名牌的人在非洲非常常见。
他们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叫做萨普(Sapeur)。为了交流和比赛方便,他们还一起组建了协会,名为氛围营造者和雅士协会(La Sape)。
在这片全世界最贫穷的土地上,至少有6000多名的萨普,他们宁愿饿肚子也要买奢侈品。
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聚在一起,相互攀比、展示自己的穿搭,并交流最前沿的时尚信息。
他们把人来人往的街道当作时尚T台,把满地的垃圾当作装饰,不顾周围人诧异的眼光,自顾自地竞选当季的“穿搭冠军”。
全然忘记了,褪去华服后的自己,既不是什么时尚达人,也不是什么富翁,而是正在饿着肚子的普通人。
虽然他们职业不同,可能是出租车司机、可能是搬砖的民工,也可能是拾荒者或无业游民,但相同的是,他们拿到钱的第一时间,不是去饱腹一场,而是冲向奢侈品店。
马克西姆就是一名萨普,因为获得过多届穿搭冠军,所以在群体中小有名气,当周围的人看到他时,就好像看到了大明星。
他表示,“真正的萨普只穿昂贵、正版的衣服”、“宁愿买二手也不买山寨”、“西服必须是名牌手工定制的,皮鞋再差也得是手工打造的……”
他的一席话被当地的萨普视作“信条”。
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萨普都练就了一双识别正品和仿品的“火眼金睛”。即使这个萨普是个拾荒者,他也能一眼识破假货。
从萨普“不经意”间露出的品牌Logo不难看出,Armani、YSL、Dior、Gucci等世界知名大牌是他们的心头好。
而与品牌对应的高昂价格,就连国内收入超过平均线的白领们都有些望而却步,但这些连温饱和住宿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萨普,却出手阔绰。
“一套正牌西装得500美元左右,而且只有一套还不够,你至少得拥有10套西装才不至于被其他的萨普耻笑,我有12套西装,总共花了将近5000美元。”
“我靠刷信用卡买衣服,第一次刷了8600美元,第二次6500美元,第三次7500美元。”
因为收入较低,不足以支撑萨普购物的欲望,所以贷款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
“一身债务”和“衣着光鲜”一样,已经成为萨普身上撕不掉的标签。当地人调侃他们,“虽然穿着体面,但是口袋里却没有一枚硬币”。
更为糟糕的是,尽管萨普们已经足够“节俭”,但是微薄的收入仍然抵不上他们购物时所欠下的债务。很快,债务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
为了还债,以便能够继续购物,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开始从事偷盗、抢劫等非法勾当。
这不仅意味着萨普们将要面临牢狱之灾,还意味着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刚果(布)会变得更加不安全。
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了虚荣,连自由都失去了,值得吗?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萨普背后的文化。
萨普文化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非洲殖民时期。当时的非洲人,跟“体面”没有一点关系,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法国人看到这种情况后,用二手衣服和制作法棍的方法,“敲”开了非洲国家的大门。他们用衣服、食物抵工钱,雇佣了大批的非洲家仆。
这些家仆在帮佣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受到了欧洲潮流服饰的冲击。
他们逐渐意识到,衣服不只是可以遮羞保暖那么简单,衣服的质感、穿搭还决定着外界对你的看法。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的审美观念渐渐向法国人靠拢,同时将“优雅与时尚”视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即使生活再艰辛,他们也要省下牙缝里的每一分钱,去购买体面的衣服。
非洲独立后,虽然法国殖民者被当地人赶走了,但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却被保留了下来,一直影响至今。
当初的那些家仆,因为不再有法国人作为参照物,而自己又不愿意与当地人“同流”,所以自发创立了“萨普协会”,以便相互交流。
从萨普今天的穿搭中,还能看出明显的法式风格。比如,他们喜欢购买色彩鲜艳的衣物,特别是法国人的最爱——蓝白红三色,他们在搭配时,无论色彩如何跳跃和夸张,颜色的总数不会超过3种等。
随着萨普影响力的扩大,不少国家的媒体纷纷来到刚果(布)采访他们,顺便介绍这种文化。
不少网友在了解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有人提出批评:
“这不是典型的'打肿脸充胖子’吗?”
“他是打扮得光彩夺目了,但是他的孩子还在光着脚……”
有人替他们感到惋惜:
“说实话,现在时尚秀上的模特,都不见得比他们会穿,如果不是生在刚果,或许真的能有一片天地……”
有人比较客观:
有人联想到了国内的一些人:
萨普们面对这些声音,表现得十分冷静,“一些本地人都不能理解,更别说其他国家的人了……我没有办法管别人的嘴。”
“我主宰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灵魂,这有什么错?”
首先,萨普面对质疑时,能够坚持自我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他们如何“自圆其说”,一些客观条件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必当会引起争议。
一是他们的能力并不足以支持他们的消费欲望;二是他们身处的环境是HIV感染严重、资源贫瘠、经济发展落后的刚果(布),而不是时尚浪漫、经济发达的法国。
他们和国内的一些年轻人一样,需要认清现实。
这让人不免想到电影《蓝宝石》中的一个桥段:
小妮是银楼职员,收入一般,她的好朋友却是银楼的老总方琳。方琳有一枚蓝宝石戒指,令小妮十分羡慕,她曾暗暗发誓有一天存够了钱,也要买一只一样的。
后来,方琳知道了小妮的心思,就将戒指戴在了小妮的手上,说是借给她过过瘾。小妮拒绝不了蓝宝石的诱惑,便提出用自己最喜欢的手串跟方琳交换,方琳同意了。
还没等小妮显摆,就被同事的一句话泼了冷水,她说:“小妮你这戒指在哪儿买的,看起来和真的一样。”
小妮当即反驳同事,说这就是真的。同事虽然嘴上附和着小妮,但从眼神里还是能看出来,她们根本不相信。
更刺激小妮的是,同事们一致认为,老总方琳手上的那串手串,一定价值连城。然而,只有小妮知道,那串手串是假的。
小妮这才明白一个道理,富人即使佩戴假的也会被认为是真品,穷人佩戴真的也会被认为是假货。人们艳羡和尊重的从来都不是物品本身,而是能够消费得起奢饰品的能力和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地位。
明白这一点,就很好解释为什么萨普和国内的年轻人,宁愿不吃饭也要购买奢侈品。这是因为,他们追求的并不是奢侈品本身,而是希望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快速在别人眼里实现“阶级的飞跃”。
只是他们并不明白,周围的人并不会因为一个昂贵的包包、几件体面的衣服,而予以他们相应的尊重,反而了解实情的人会觉得他们荒诞、可笑。
如果不是纪录片一遍一遍地强调,萨普们穿的是正品,观众估计也很难相信这个连干净的水源都无法全面供应的国家,会有人不惜斥巨资购买奢侈品。
就像生活中,越是智慧、资产越多的富豪往往越低调,在穿着方面也更“接地气”。这是因为他们内心充盈、实力充足,在不依靠外物的加持下,仅凭自己也能获得尊重。
反而是那些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恨不得从头到脚都被名牌的Logo包裹,好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个“成功人士”或“有钱人”。
只是,假象永远成不了真,没有实力的支撑,人设就是一盘散沙,经不起别人的几句质疑就倒了。
与其满足于一时的虚荣心,不如尽早认清现实,脚踏实地,做一个真正实力强大的人。(原标题:非洲贫民窟里的“上流绅士”:宁愿捡垃圾,也要全身名牌)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