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内饮、外饮无非指的是邪气深入的程度或本气自病所在的层次

中医讲的“脾”和“肾”绝对不是平行的概念

中医看人体是讲究层次的,当古人提到“治脾”、“治肾”的时候,科班出身的人很容易想到偏脏腑的位置上,这样来考虑问题的话就麻烦了,这样想的话我们就忽略了这背后的层次感。

吴鞠通《温病条辨》说的三焦,上、中、下三焦同时也是外、中、内。卫气营血辩证也是一样的,卫气为表,营血为里。

张仲景《伤寒论》说的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也是层次。三阳为表,三阴为里。只不过这是用“三分法”还是“六分法”而已,所以这个层次非常重要。

辩证的本质是辩本气,本气的虚实决定了邪气能够深入的程度

举个例子:为什么有的人的邪气可以从太阳直中太阴、少阴?为什么汉代的人的邪气可以在太阳停留这么久?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答案:还是本气。本气的盛衰决定了邪气能够深入的层次。邪气就好比敌人,敌人的行动趋势,我们是无法预测的,我们不能跟着敌人的思路走。要牢牢抓住我们自己在什么状态,我们自己还有多少兵力可以用,我们手上的部队(方药)适合什么样的地形(病人的体质)作战?所以邪气可以从太阳直中太阴、少阴,表明这个人本来的体质就已经处在太阴、少阴的低水平状态了,只不过反应位于太阳层次罢了。这里并不是邪气有强烈,而是正气已经虚到了三阴了。为什么汉代的人的邪气可以在太阳停留这么久?因为汉代人的正气极强,汉代人没有那么复杂的社会关系,消耗人体正气的电子产品,人口基数较少等等因素,决定了汉代人整体正气水平可以支撑在太阳。这就是为什么太阳病的篇幅会这么大的原因。

传统中医看病看的是本气的状态,所有的症状只是一个路标。

中医治病要牢牢抓住病人本来的状态,本气的虚实。

因为它直接决定了病是由阳(表)入阴(里),还是由阴(里)转阳(表)。

所以“外饮治脾,内饮治肾”这个概念背后的核心是这个。

你只要知道抓住本气,这个道理就很好理解了。

为什么这个人的水饮出现在外边,那个人的水饮出现在里边呢?

有外饮的这个人的本气可以支撑到外饮所在的病位内侧,有内饮得这个人的本气只能支撑到内饮所在的病位内侧。两个人不同的本气格局,决定了饮是出现在外部还是内部。

假设我们把内饮病人身体内的痰饮邪气直接转嫁到那个外饮病人身上,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结果是外饮病人的本气会将突然出现的内饮逐渐代谢掉。因为外饮病人的本气可以支撑到那个部分。在本气周流所至之处,邪气都无法停留,必定会被周流的气机化掉。但是这个病人的外饮还是照旧,因为以目前的本气水平,它根本没有能力顾及。假设,我们把这个内饮连同外饮一起搬到一个太阳体质的正常人身上,估计几个喷嚏、发一波热、吐口痰、解个手,外饮、内饮就化掉了,因为太阳体质的人体本气很强,邪气根本没有办法逗留太久,刚进入人体就被本气化解掉了,要这么来想象。

回到这个“外饮治脾,内饮治肾”,所有的治疗都要回到这个背后的人上来看,下面我们用《伤寒论》的“眼镜”来分析(“六经”其实指的是六层防御的能力):“外饮治脾”的“脾”广义理解可以认为是“太阴”防御能力,狭义理解可以认为是“脾为生痰之源”的“脾”;当然,这只是解释,选择你喜欢的解释即可。这里我喜欢用“六经”来理解。

“外饮治脾”说明病人已经虚到了太阴,我们用太阴药调理,比如案例中的“苓桂术甘汤”,苓、术、甘守中央,桂开到上焦解肌,以顾护太阴为主;“内饮治肾”,相当于病人更虚了,虚到了少阴,我们用少阴药调理。其实人的疾病就是一层一层的,人体虚到什么程度,就会有相应的方子来接。比如少阴进一步虚下去可能是少阴麦味地黄丸证,可能是厥阴乌梅丸证,等等。比如,我用乌梅丸治好了内饮兼郁热证,那我还可以说,“内饮治肾”不全面,应该“内饮治肝”!我们可以创造许多学术观点,但是不管医家怎么说,我们还是要抓回那个核心——“本气”,我们开的方子必须牢牢地跟着本气走,就不容易出现“日本小柴胡汤事件”的谬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