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望的医生是患者口碑出来的;有些“专家”是号贩子捧起来的;有些医生是靠两三个方子撑起来的

皓首穷经,苦读半生,能把中医四大经典吃透,而成为一名苍生大医的,在当今时代寥寥无几。即便是荣获国医大师称号的老中医,与民国以前书有记载的老中医在诊疗技术上相比也相差悬殊,不说唐宋元明清那些流芳百世的大医,能够达到民国张锡纯先生水平一半的也基本没有。

因为他们是中医全才、通才,通国学、通易学、通医学、通四诊、通方药,这个“通”是精通,不是一知半解。这“五通”做不到,就无法成为名闻天下的大医。

可能有些中医学家内心不服气,但是民众心里一定服气。现在虚妄的东西太多,大家心里还是有数的。你可能在某一方面有所造就,但是,绝对做不到全面,也就是通过四诊,可以辨证论治所有疾病。全才之难,难哉,难哉。

所以,古往今来,无数中医学子,焚膏继晷,能够胜出者,总是少数。而大多数则是“半瓶醋”而已。

为什么?没有做到“五通”啊,甚至,连中医四大经典都搞不明白,怎么为医?

古人学经典的绝招就是靠的背功,从小开始,从学徒开始,不管你懂不懂,先背得滚瓜烂熟再说。少时学到的东西,可以铭刻在脑子里。背熟的文字,一生都不会忘记。好多老先生对一些经典出口成章,就是少年时代的功夫。背经典的好处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后世诗词经常可以看到前代文人的用典用句,就是因为背诵经典后的借用和融会贯通。当然,不能像乾隆那样直白:两岸猿声啼不尽,扁舟已过万重山。

有句话叫“熟读精思子自知”。你一旦背熟了,然后再勤于思考,旁征博引,翻书查典,某一天某一刻你就会豁然开朗,脑瓜一拍,啊,原来是这个意思。

学国学有捷径吗?背熟就是捷径。管子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诚之极也。”不是有个成语叫“如有神助”嘛,就是从这句话来的。

学中医没有捷径,一定要说捷径的话那就是多背经典,这是基础,这个基础打不牢,搬砖就是搬砖,不要故作谦虚地说“我在搬砖”。只要是经典满腹,再用点精力,下些功夫,跟跟师傅,就能进入中医的堂奥。

李大白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汉府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岳美中先生体会是:“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

任应秋:“我学习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都是二十岁以前读背的,也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基本把它记下来了。”

方药中:“我用小纸片把要背的东西写上一小段带在身上,反复默念,走到哪里念到哪里,一天能背熟几个小段。”

沈仲圭先生说:“根据我的经验,年青时要读熟几本书做底子。因年轻记忆力强,一经背诵,便不易忘记,可以终身受益,同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据说,李克绍老师听学生背经典的时候是低着头闭着眼,只要你一停顿,他就说重来。他对学生背经典要求很严,不达到滚瓜烂熟是不行的。

前些年,看到有人撰文对熊继柏老师好像不服,你不服,你有他背诵的经典多吗?你不服,人家大医院经常找他会诊,而不是找你。

有些经典条文必须背上来,比如《伤寒论》、《金匮要略》、《汤头歌诀》等,你不背上来,临证时怎么往条文上套,你不把方子背上来,脑子里就那么十个八个方子,怎么能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除了必背经典之外,像《黄帝内经》那么厚,起码也要把重要章节背上来吧。不能背上来的,起码能读得流畅知道是什么意思吧。

《神农本草经》是草药中的第一经,张仲景用药就是根据《神农本草经》上记载的药物以及功效制方的。别看书上语句不连贯,一两个字一个逗号句号,因为那是刻在竹签上的,很费事,不是用圆珠笔写那么简单,所以用词极其简练又含义深广。

《本经》中的药物功效,被历代本草诠释和沿用,比如《本草经解》、《本草发挥》、《本草经疏》等。黄芪有“补虚”二字,也就是说凡是气虚就可以用,为什么补气虚?不是味厚啊。麻黄“破症瘕积聚”,就5个字把现在所有的结节、增生、包块、囊肿、肿瘤、癌症等阴实的病灶都涵盖了。

一位中医研究生说:我终于明白学中医,为什么一定要背诵经典原文。刚跟师时经常问这问那,老师说:“你现在什么都不要问,如果你想跟着我学习中医,就先把《伤寒论》原文背会。背会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再问我。”

背了几天,也不懂意思,背不下去了,想找一些书参考。老师说:“现在,我不方便给你讲,你也不要看注解的书,先背完《伤寒论》再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不背上来,老师怎么跟你讲。比如,老师说《伤寒论》127条,你没有背上来,内容都不知道,你怎么会茅塞顿开?

过去师傅带徒,头一年就是打扫厅堂,抓药,闲着了听老师跟病人说病情。然后,给你一本《汤头歌诀》或者《伤寒论》让你背,一本背完了,又给你一本,等老师看到你全部背熟了,才会给你讲,才会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才会在你抄方时一边给你讲解,才会教你诊脉。背诵不过关,后面这些连想都不要想。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徒弟,才能出门悬壶,坐诊看病。

这样的徒弟,将来才会成为真中医,也有可能成为名重一方的大医。

现在的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能背经典的少之又少,很多都是一知半解,所以毕业之后,能当中医大夫会看病的很少,好多是去药店卖药了。

有的说,没有背经典是因为要求不严,被学英语耽误了。这个真不排除。但也不是唯一理由。你进中医药大学为了干嘛,自己不清楚吗?

有个朋友,中医药大学毕业之后,自知不是当大夫的料,后来搞工程去了,成了小包工头。

一般怀才不遇的人牢骚起来都会说,空有一身好武艺无处施展,像他这种情况,属于身无半点技艺,只能改弦更张,另谋生活。

很多人都会想,把经典烂熟于心太难了,《汤头歌诀》好几百个方子我也背不上来,背上来也不能都用到,我用几个方子,一样可以看病。的确,大多数老中医转来转去也就是那几个方子,有些国医大师也不例外。

有一个看妇科病的女中医,传说就用三个方子加减:逍遥散、四物汤、桂枝茯苓丸。肝郁脾虚逍遥散,血虚四物汤,血瘀桂枝茯苓丸。为了方便,方子用编号代替,看完一个病号告诉跟诊的学生开几号方,然后再加减事先拟定的药物。还别说,找她看病的还真不少。

后来,我在想,早知如此,何必去背那么多经典,把这几个方子搞明白,还用一个月吗?类似这种只用几个方子应对患者的大夫,现在大有人在,说不定你也是。

现在,有了电脑更省事,点开文件夹,方子已经储存在那里,最多改改药量,调整一下药味,再点击发送到划价收费处即可。

这和过去老中医全不一样,以前老先生在处方签上写方子的时候,有时会写几味停一停,考虑一下再写,每一味药要掂量再三才动笔。没有十分八分钟方子开不出来。一上午看30个病号已经够累的。

40年前,认识一个祖传三代的老中医,70多岁,胡子老长,戴着眼镜,一上午最多能看30个,多了也看不了,时间不够。看十个八个之后,要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几分钟,然后,再接着看。他每天只看一上午,周日休息。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多看一些,他说看病太累脑子了。可不是,看他看病那认真劲,没有体力还真撑不住。

不像现在,有的炫耀说他一上午看一百个病号,下午还接着看。这种大夫能做到详细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吗?可想而知,技术一定不咋样,说不定有很多方子都是应付或者糊弄患者。

当然,也有用好一个方子可以应对很多疾病的高手。比如,黄元御第五代传人麻瑞亭,一辈子治病基本只用一个方子——下气汤。利用药性的升降来调和脾胃,调和气机。不管什么病,顶多稍微在基础方上做一下加减,百试百灵,活人无算。甚至有许多严重的血液病,他都给治好了。老人1997年才去世,活了95岁。重庆马有度老师能将一张小柴胡千变万化;河南名老中医赵清理一张逍遥散来回加减,左右逢源,对付各种病证……能够用好一个方子的,并不是人家就会这一个方子,而是在整个辩治过程中这个方子使用的频率最高,绝不是前面所说的用三个方子就能看所有的妇科病。

过去,老中医限号是确实就能看那么多,现在的限号纯粹是一种营销套路,相当一部分人是故意制造饥饿疗法,叫人觉得找他看病太不容易了。既然不容易,你非要找他看,所以,要提前挂号。所以,号很贵。掮客再煽惑说“一号难求”,号贩子再没良心的加价,这个大夫就开始神了。告诉你吧,有些大夫内心是喜欢号贩子的,他的神奇就是号贩子捧起来的,号贩子就是他养起来的。

前年,北京有个大夫在网上挺火的,看了他讲王清任癫狂梦醒汤确实叫人耳目一新。诊所在柳芳地铁站附近一个大高楼里,据说里面聚集了不少高手。这个大夫的挂号费和复诊费每次都是500元,要提前两个月预约挂号,我就介绍亲属花500元挂了他的号。患者是肾结石和严重房颤,房颤严重时一点不敢动弹,有濒死感,到处治疗没有效果。在家人陪同下,从800公里外坐大巴车颠簸一宿来到北京,住进诊所附近旅馆里。第二天9点准时赶到诊所。患者说,她刚说了几句,大夫就不让她说话。前后不到5分钟,开了处方,他们没有在诊所取药。用手机把处方发给我,果然是用来调神的癫狂梦醒汤。开了21副,吃完后复诊。

我沉默了一会。如今的中医大夫怎么都“三七二十一”了。老辈大夫开药方都是三副,有效则“效不更方”,不效则调整药方。如果六副无效,说明药不对症,没办法了,经常还会让另找高人。就是现在,说药劲不大了,也有大夫说5副没效就不要吃了。怎么一开就是21副呢?补药也不要这样吧。

患者吃到15副没有任何效果,我告诉他别吃了,不对症。患者疼钱,全吃了。打电话给专门客服,客服问了大夫,大夫说再来调整药方。问我去还是不去,我心里也没底。去,来回费用还要换一两千块。后来,他们一商量,决定再来一次,又花了复诊费500元。这回,大夫没有不让说话,开了方子还是21副。患者跟大夫说,先买7副,有效接着吃,没效就不吃了。大夫说,随你。然后又说,你们那儿的药质量肯定不行。患者说她是在当地最好的药店同仁堂抓的。大夫没再吭气。后面不用写,大家也知道了。

这个患者总共花了4000多元。三亩地玉米毛收入不够还要再贴上1000多元,病还是老样子,最后做了心脏微创手术。

写这个看病经历,并不是说你去找人家就一定得给你看好病。而是说,不管你水平高还是低,都不要过度自信,听病人自述不也是问诊的主要内容嘛。你问未必能问到位呢。不问,你有孔二焦看小儿一望就知道是什么病用什么药就能好那两下子吗?只凭把脉,你有梁秀清能把出患者后背上有一块东西(弹片)的技术吗?

患者找到你,如同夜航找到了灯,都是满怀信心的,希望你能尽量听他(她)诉说,希望你起码装也要装出认真的样子,希望从你的嘴里得到一个能给他(她)带来希望的安慰,从而坚信他(她)对你的信任。而你不能平抑内心的傲慢而显露于形,患者要不是看着你这一身白衣,早就甩门而去。

有网友曾经推荐一个姓仲的民间中医,说他有水平,能否有机会全面介绍一下。我搜索了一下,不止一个人说这个人脾气不好,你的哪句话稍有拂逆,他就会面生不悦,甚至骂骂咧咧。

皇帝也不都是暴君啊,你算个啥吗?患者找你治病不是来吃你气的。一看这个样子,离德太远,还是算了吧。

20年前奉命采访一位有名气的血液病专家,同事提醒我说,这个专家脾气非常暴躁,让我说话悠着点。我一听,这不是踩雷吗?这样的人不值得宣传。后来,还是去了,毕竟领导安排的任务不能抗命。

脾气暴躁,那是被患者惯出来的,然后自己又太把自己当盘菜了。不就是有点技术嘛,能有多了不起,总不至于动手打人吧。我去了,见了面。不愧是血液病专家,脸堂红红的,阴虚火旺的样子。我就想,大概脾气不好就是这种面相吧。

他看了我的证件,可能觉得有点分量,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我说,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他哈哈一笑:我这人大度,见的人多了,什么话都能听。我说,刚才在走廊里有个人说你脾气特别大。他说,糟践人也不看日子,您看我是那样的人吗?我说也是,我采访过的像您这样的专家都是很有修养的。就这样,整个采访过程特别顺溜,临走还送了一把迷你型瑞士军刀给我,挂在裤腰带上很拉风,后来丢了。

有水平的人一般都有点张扬,你不可能让他保持低调,那是捂不住的。不颠不狂,其名不张嘛。

谁都有脾气,没有脾气那就不叫人。但是,人是有理智有理性的,知道什么叫得体,什么叫场面,能够控制自己。尤其是医生,如果脾气差一定要学会克制。一个脾性温和的大夫,患者见面十分病会减去三分。

什么是好医生?一是有真本事,毕竟是医生嘛。因病开方,因需开方,不开大方;二是脾气好要善良,不需要像林巧稚那样,但是要向她学习;三是心不黑不坑人。能做到这三条,就可以算是好大夫。这三条缺任何一条,都不成立。

好多人说找不到好中医,这是实话。大多数时间你所找到的中医大夫,就是来回用几个方子在看病的,病有几百种,稍微超出他所涉及的那几个病种他就没招了,所以,吃了他的方子你也治不好,因为那个方子很可能就是勉强开出来的,根本不能治病,但保证吃不坏。

好中医确实难找,但不是没有,这个需要多留神有关新闻报道。好医生也是相对而言,不能对他期望太高,不能指望找到他了,你的病一定能给你治好。要从大局看,如果十有六七能治好,这样的大夫就应该是相当不错了。

很多人找中医看病,认为岁数大的道行多,真不一定。有些年富力强的,思维敏捷,也有很多高手。

挂号费贵的不一定就特别会看病,听说有个院士挂号费1200元,估计一般百姓是看不起的,也找不到他。

大隐隐于朝,你也找不到;中隐隐于市,找起来也费事;小隐隐于野,或许更便捷。

对于那些动辄挂号费几百的要慎重;对于那些提前两三个月预约的最好不要去,都是一种营销手段;对于爱开大方子,一开几十副,要用尼龙袋装药的,坚决不要去看,大部分都是卖药的骗子;对于那些在度度上搞所谓义务咨询的,声称专科的要慎之又慎……

有干货才有收获

点点会漂亮  点点在看会健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