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讲评】如何拍出有意境的画意风光 第1507讲?

有关风光摄影的意象和意境

经常会很偶然的拍到一幅作品,被人称为有意境并沾沾自喜。实际自己并不知道意境的含义。

意境的概念

说到“意境”,就带出“意象”这个概念。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物象: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即:见山是山

意象: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即:见山不是山

意境:不直白,而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所表达的境界。

放在摄影中,大致就是这样:

简单说:用特定的景物(意象)表达特定的合乎逻辑的想象(意境)。当选定特定的意象时刻,所表达的意境已经注定。

意境的营造

国人营造意境最擅长莫过于见诸诗词。我想从诗词入手才能让自己的风光摄影从被动、无意识的活动变成主动、有意识的,有技术规范的活动。

首先我想以两首诗为例,谈谈我对意境和意象的理解,以及如何影响我拍摄照片、案头组织组照的原则。

一、王维《渭川田家》 :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的诗,高明之处就在于很会罗列画面,很少直接书写内心主观感受。本诗凡五句,前四句都是在罗列画面。墟落、穷巷、牛羊、牧童、野老倚杖、雉雊、麦苗、蚕、桑叶、田夫……。这些在王维看来日常之场景,编织出他内心隐逸、归隐的世界。他的诗中有画,还有禅。这些画面就是意象,组织起来勾勒出画外之意就应叫做意境。如果我们按图索骥,挑选合适的画面组织起来,我想也会营造出这种气氛。所以我认为好的田园风光诗,就是一本绝佳的电影分镜头剧本。

二、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四句诗,勾勒出四幅画面。人、桂花、春山、月、山鸟,春涧。可以想象这四个画面拍成四个视频镜头的效果,王维是运用画面、风景来抒发内心的高手,也应是顶级分镜头导演。

从以上两首诗,我想能看出一些问题。比如,墟落、穷巷、牛羊、牧童、野老倚杖、雉雊、麦苗、蚕、桑叶、田夫,这些很具体的事物,如果我们写一首闲适、隐逸的诗词,会想到运用上述景物、意象么?如果我们尝试运用此意象,会组合出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来?如果拍进照片里,搞不好弄巧成拙,搞成破败的灾难片。因此,要训练运用平凡的景物营造气氛的基本功。我们拍摄的每一个场景可能和主题都无关系,但是有机的结合一起,就能很好阐述主题。我想这也是一门摄影的基本功,也算是摄影技术。

再比如,我们熟悉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六个意象本是不沾边的生活景象,但是组织在一起,就营造堆砌出一幅凄冷、凋零、暗淡的情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又是六个意象,堆砌出商山之中,清冷、安静或许寂寥的一幅画面,但这里虽有“霜”的字眼,情绪上并不是很负面。我们也经常有早起单独出门的经历,能够想象出那种场景。

我们看到一杯干红,配上一束红玫瑰花,会想到浪漫、烈焰和红唇。在这里干红本身已经不是其本身了。

如果我们看到大碗喝酒,想到的是豪爽、英雄气概,草莽。

所以有时候拍片,我感觉“眼中的风景、心中的风景、拍出来的风景”是不一样的,即看到的风景和理解的风景,乃至表现出来的风景会有差距。换句话说,对于风景,理解力的高低是靠个人文化修养,能够准确表达理解的风景有需要技术性的表达能力。而这种表达是需要准确且唯一性的。也就是在技术层面称为“镜头语言”。因此,寻找恰当的“意象”,要符合人的逻辑思维,也要符合人的潜意识习惯。

同样的小船,在不同的环境里,有不同的景象,会给人不同的联想。因而营造出不同的意境。(部分小船图片来自网络)

《行至水穷处》

《欸乃》

《独钓寒江雪》

《不系舟》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轻飘一叶烟波外》

而在同一环境里,不同的物象的也会为照片带来不一样的气氛:

原片:《彻清清万籁都此寂》

去掉丹顶鹤留出空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好吧,今天有人请吃鸡

砖头横飞

在摄影里面,我们看到的令你有感触的景物,拍出来会给观众带来相同感触么?或者当观众看到有所感触的照片,是拍摄者的初衷么?我想,很重要的一点,眼睛看到的世界和镜头拍到的世界是有很大区别的。摄影需要训练一双透过镜头呈现思想的摄影眼。

定格你想象中的画面

要分清楚眼前的风景和镜头里的风景区别。对于看到的画面,要能想象出最终后期后的效果;后期处理照片不应该是盲目被动的,不是为后期而后期。

看到的和拍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

视野里很多因素干扰对画面捕捉,有时候一张好片子就不经意漏掉了。

裁剪处理后的成品,有点青绿山水的味道。这张片子给我严重的提醒,就是外拍风光,一定要细心再细心观察,不漏掉一草一木。

2011年底拍摄于湖北武当山

这就是当时拍摄一刹那脑海里想象的画面。拍摄时考虑到环境受雾气影响,曝光略欠,给后期腾出空间,保留更多层次。CCD上的灰尘也处理干净。最大的改动是把原片横向压缩一下。色彩变为黑白,增加一些对比度。片中色彩比较丰富,由黑到灰,到白。黑色占小部分,灰色也分不同层次,这也就是我想象的效果。

恰当的后期处理会使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拍摄于长白山西坡

受景区规定限制只能最大限度到此位置拍摄松散的火山灰被冲出来的沟壑。画面光比很平,没什么特点,拍摄测光以主要拍摄物黑色火山土壤为准。

后期最终效果

上部和下部用PS拉一个渐变镜。增强长白山的那种史诗感,庄严感。

如果抛去长白山这个地名,取名出埃及记倒是有趣,摩西带领人们奔向光明。唯一遗憾就是取景角度实在没法选择。毕竟遵守制度比拍摄更重要。

突破教材上的构图约束

吴冠中我称之为画坛周伯通,他晚年很多关于绘画想法都很出格。

中国书画同源,讲究布局谋篇。其构图方法完全跳出西方平面视觉艺术(绘画、摄影)的约束,或者说中国画的美学理念乃至绘画方法和西方平面艺术大相径庭的。

打破所有的技术规矩壁垒,未尝不可,起码可以作为思维的游戏尝试。

吴冠中《春如线》

《冷暖平常事》

如何选片

对于某一张单片挑选,坚决凭第一感觉挑选。

旅游或者其他拍摄活动,使用单反会一下子拍几百张。那么给自己限定同一场景或者人物,只选一张。逼迫自己下狠手舍弃。自己给自己一个选择的理由。

也有很多朋友会问别人提供参考意见,但可能都不一定说到自己最满意。

作为组照的选择

(一)

注意画面之间逻辑性。

画面的前后顺序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比如一般我们会先抬头看看天气,然后习惯环绕四周看环境,然后再寻找环境中值得你注意的事物。

没有逻辑顺序的组照一般会给人跳跃无规律,无法进入的感觉。

(二)

注意画面的节奏感。

写文章叙事需要体现轻重缓急,画面组织也需要这样的节奏。画面内元素的大小、远近、疏密、层次、明暗、色彩的对比无不体现一种节奏。

(三)

在我选片时,不一定都去选最好最棒的片子罗列一起。也不会按着旅游行走的路线编拍照片,那样仅仅是一次旅游指南。

以组图《彻清清万籁都此寂》为例:

这组照片拍摄于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丹顶鹤保护区,当时大雪纷飞,寒冷刺骨,拍摄条件非常艰苦。

选片的立意:

1、清冷;

2、孤傲;

3、干净;

4、空灵。

全组以灰色为基调,力求营造场景清冷、干净。

图1、图4的风光片构图有意失衡一些,营造孤傲的气氛。

图2,一群野鸭飞舞,为的是让图3出现不过于突兀。

图3是全组照片的最关键点。一只仙鹤孤单的飞。组照可以起名《闲云野鹤》,《一意孤行》,但我想题目太过直白,或者孤独、孤傲并不是我想表达的全部。组图题目是从两句诗里各偷半句组合一起。稍作改动,只为上口好读。

图3作为画面的高潮之后,立刻以图4收尾,呼应图1,也把视野放在更远的旷野里。

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不要拖沓,编排组照也一样。这一点,四格漫画有很大借鉴意义。图3作为全组中最关键的一幅,起到统领全组照片情绪基调的作用。其他三幅如果单独摘出来,其实都是很一般的片子。

我在编排组照时,一定是先把最关键最重要的片子先确定好,然后再确定组照里的其他照片,从结构和功能上起到能够铺垫和回应关键片的作用,这样一组组照就算完成。

纪实摄影是很多摄影师喜欢的摄影题材,可以反映我们的所见所闻,通过各自的表达方式用影像书写着作者的视觉故事。但这类题材从拍摄上也有着相对较复杂的相机操作。所以今天我们来说说在拍摄纪实摄影题材时如何做到快速拍摄。

尼康官方样张

器材准备

纪实摄影大师卡帕先生曾说过“拍的不够好是因为站的不够近”,说的就是拍摄纪实类题材要走进被摄者或走进拍摄事件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可拍摄的题材,才能知道该如何去创作。

所以在器材的准备上,小巧的相机往往是纪实摄影师的追求。尼康Z系列微单相机小巧的外观,并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操控性。这里推荐大家使用尼康Z 6,其核心是FX格式背部入射式CMOS传感器,具有约2,450万有效像素和焦平面相位检测自动对焦(AF)系统。此外,通过尽可能增加光电二极管中累积的信号量,Z 6利用EXPEED 6的影像处理实现ISO 100-51200的感光度范围(可扩展至相当于ISO 50-204800)。

小巧的外观设计和良好的画质表现,让Z 6在拍摄纪实题材时有着更好的隐藏性。同时,不会给被摄人物更多的压迫感,容易得到真实的情感表现,这在纪实拍摄中非常重要。并且使用尼克尔S型(S-Line)系列镜头,借助Z卡口的新设计,大的镜头口径和短的法兰距设计,让更多的垂直光线照射到传感器上,获得更好的影像效果。并且Z 6拥有良好的高感光度表现,即使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也能表现出更为纯净的画面表现。

搭配镜头的选择是非常丰富的,不但可以采用尼克尔 Z 24-70mm f/2.8 S和尼克尔 Z 35mm f/1.8 S进行拍摄。还可以使用卡口适配器FTZ转接部分F卡口镜头。并且采用相机内VR减震装置,可提供相当于快门速度提升约5档的效果,让您的非防抖镜头表现出更加理想的画面效果。

快速对焦

对于纪实中的人物拍摄Z 6有着更加简便的对焦模式,新的固件2.0让其增加了眼部侦测自动对焦(AF)模式,在AF-S模式(单次自动对焦AF)和AF-C模式(连续自动对焦AF)下均可实现拍摄人物的清晰对焦——使用眼部侦测自动对焦(AF)功能能够检测到多个人物对象的眼睛,同时可以使用多重选择器或副选择器从中选择需要对焦的眼睛进行对焦,即使通过电子取景器查看也可以进行该操作。这让纪实拍摄更加轻松,摄影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住人物的精彩表情和构图等操作上。

眼部侦测自动对焦(AF)示意图

快速调整曝光

曝光一直是困扰快拍的主要因素,因其拍摄对象千变万化,有时光线也会随着被摄主体改变,这时采用何种模式可以获得更好的曝光效果呢?其实尼康相机早早就解决了这个拍摄问题。在选择测光模式时,可以采用亮部重点测光进行快速拍摄。

尼康官方样张

亮部重点测光是相机将最大比重分配给亮部,用于减少亮部细节损失,这个测光方式有效地保护了亮部细节。利用该模式我们可以确保在拍摄时,不会有高光溢出现象,这样再借助尼康Z 6拥有的高宽容度表现,使用后期软件将曝光略欠或不足的区域调整出丰富的色彩及影调层次。这样的快速测光也可以结合曝光补偿,适量增加曝光,可以更加方便后期修图。这种方法也非常适用于摄影初学者。

快速构图

在上面的操作都快速完成后,就可以有更多时间进行摄影的构图了。不过对于纪实摄影,需要表现丰富的画面元素,以增加画面的可读性。这样易于表现复杂的事件或表现更为立体的人物。在这种相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构图的选择应以简单为主,其三分法构图,黄金分割线构图,或是光线构图都可以很好地突出主体,让照片的欣赏趋向简单。

尼康官方样张

还有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更好的构图方式,那就是框式构图,这种相对较特殊的构图形式,可以有效地在杂乱的环境中突出主体。这种构图形式可以利用门框、窗口,或者利用光线、色彩、虚实关系形成的框式结构,让画面主体在框内形成更加突出的效果,这在纪实摄影中的使用十分常见。

尼康官方样张

利用这些相对简单突出的构图方式,就可以快速进行拍摄。对于画面主体突出的情况,要尽可能多地摄入一些环境元素,采取黄金分割线构图会让画面主体和配体更加平衡。

在人人都可以拍摄的当下,很多人觉得拍摄并不难,拿起手机就可以,但是要真正把拍摄上升到摄影,却感到还是有不少难度的。因为感觉摄影的体系太庞大了,里面所包含的东西太多了,在摄影诞生之初,摄影的影像显现,是通过各种化学药剂的合成来实现,那时候的摄影要对各种化学药剂的配比反应有充分了解,才能拍出照片并呈现出来。

随着近二三十年数码技术应用到摄影领域,影像的显现也转为主要以数码形式也就是电子照片在各种显示器屏幕上显示,虽然免去了学摄影要懂化学的要求,但是却增加了后期软件的使用学习。

在庞大的摄影体系里,不管是传统摄影里的曝光三要素、构图审美、光位布置、色温调整还是现在后期软件的使用,都足以让初学者感到学摄影的困难重重。于是就会有很多人希望能有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顺序,能够循序渐进有效率的去学习摄影,就好比看一场电影,既不重复观看,也不愿意跳过某些情节直接看结局。而是完整的把这部电影看完,看完后就对这部电影的整个故事情节就有了清楚的了解。

这个理论对于在大专院校里专门学习摄影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适用的,他们可以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的摄影的诞生,发展以及原理等各种理论知识以及后面的实际拍摄学习。但是对于我们很多都是从爱好而走进摄影的人来说就不太适用这个方法,除了学习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最主要的就是如果买了相机,迟迟不去拍摄,时间一久,很容易就会失去对摄影的热爱。

因此,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只能以实操性强的方法来学习摄影,为了能让大家形象的理解这一点,就把学习摄影比作平时学习做饭。由于不是专业的厨师,所以我们不用去学习各种味道的形成原理。而只需学习怎样把这些食材排列组合,加上自己对菜品的理解,做成一道道不同的菜肴。而碰到一些比较感兴趣的菜品,就会去学习这道菜的具体做法,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牵涉到学习与这道菜有关的各种食材的搭配,工具的使用,烹饪的火候等等,随着对各种不同菜品的学些,久而久之就对厨具的使用,食材的特点,火候的掌握也就越来越熟悉,对想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从这也可以看出,对于想学习摄影的爱好者来说,很难有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顺序,能够从简单到复杂,既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的来学习各个知识点。个人认为,对于想学习摄影的非专业人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一、从简单完整的题材练习开始,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不必纠结拘泥于拍摄工具的使用顺序。

现在很多摄影教学都是把讲解相机上各种按键的功能做为基础入门的全部,并告诉你这是相机里所有的功能,只要掌握了这些,就可以出大片了,这其实是一种极不负责空中楼阁的做法。试想,在你知道了钢筋、水泥、沙子的作用后,就能造一座房子出来吗?

所以说,真正学习摄影,不但是要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还要知道这些工具的搭配以及搭配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里就与学习做各种菜品一样,针对每个菜品,也就是摄影里不同的拍摄题材,比如拍摄夕阳、人像、静物等,面对具体的拍摄题材,我们要去了解这个题材拍摄的参数设置,光影条件,拍摄机位等,要完整的了解拍摄这个题材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并试着去解决。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需要重点提出的,就是你不能一上来就盯着一些商业广告拍摄之类很复杂的拍摄题材去学习,因为那里所牵涉到的知识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弄懂的,是需要长年累月的拍摄练习才能掌握的。一开始就选择复杂的题材练习,拍不好很打击学习兴趣的。所以开始的题材选择也还是要从一些通俗易懂的简单而容易见到效果的拍摄题材开始练习,比如背景虚化题材的练习,夜景光斑的拍摄练习等。

二、除了要学习不同题材的拍摄方法,还要了解拍摄原理。

关于这个问题,是很多摄影教程都面临的问题,它里面只告诉了你针对不同的题材,要这样拍或那样拍,绕来绕去,就是没有说为什么要这样拍,不讲解拍摄原理,学习一个题材的拍摄,也只是这个题材拍摄,并不能让你能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的拍摄题材里面去。

三、不能盲目练习,练习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这一点是区别于你是真正热爱摄影,还是只是走走过场,装装样子,前面我们有提到过,要想学好摄影,首先你要进行大量的练习,也就是拍摄不少于4万张足够多的照片。这里就与有效练习有很大的关系。你不能因为练习而练习。不假思索的乱拍一气。你要明白你这个拍摄的方向是什么,只有方向对了,你的拍摄才会有效果。至于想要拍出什么效果,通过什么样的参数组合来实现。这就是你拍摄经验的积累了。

1、慎用闪光灯——永远不要在会议、舞台或者音乐会等这一类场合上使用闪光灯,原因是,你的闪光灯会影响到别人,你想拍照的时候,会影响台上人发挥,另外其他观众也在看。其次,机顶闪光灯肯定不够用,因为有“闪光指数”这种东西!另外也破坏自己图片的光影。对应办法,大光圈、提高ISO!

2、抓拍。当你突然发现一个很值得拍摄的情形的时候,不妨把这一刻记录下来,但当你的照片当中有人物的正面,或者以该人物作为主要构图对象的时候,应该得到当事人的许可,否则就就尽量不要发表,除非你是新闻记者。(如果当事人不喜被人拍,不要偷拍,那是一种不尊重)

好照片= 对相机的熟练调节 + 拍摄的视角 + 拍摄的时机 + 正确的曝光 + 内在的思想 + 拍摄的经验

(一)摄影的“立意”

单反相机模仿人的视觉,你眼睛看到的东西,用单反相机准确还原成照片,传递给别人,使他们身临其境。(我的个见)

当我们端起相机准备拍照的时侯,问题就在眼前:你想拍什么?或者说想通过照片传达什么,是一个人物,一件事,还是某人某事? 摄影的表达如同写文章,在下笔之前你就必须为你的文章“立意”,创立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叫趣味中心。

确立一张照片的“立意”很重要,没有立意的照片等同一张“废片”。看一张照片就如同在听一个“语无伦次”的人说话一样,你无法明白他到底想说什么。

一张照片只能用来说明一件事!

如果我们试图在一张照片中表达许多问题,可以说是失败的。构图时舍不得许多无用的元素,这也漂亮,那也有意思,许多漂亮的东西在一起,造成观察者的视觉游离,从而使得“立意”下降。

绘画构图是加法,简单的摄影构图是减法。而真正的摄影构图是在不影响画面立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加信息和元素。一切都需视传达的目的而定(此如证件照或人物肖像类的特殊摄影除外)。

(二)基本知识

1、正确的姿势握持相机.能有效的避免相机地抖动。避免单手握持.双手握持时,一手握持相机手柄.一手用虎口握持镜头的变焦或对焦环.两手不要在一条直线上.而应形成一个夹角,相对更稳定。握持相机时应大臂使劲夹紧身体.小臂放松,否则容易产生抖动。两臂一前一后交错放置.以形成稳定夹角。

2、多使用光学取景器或EVF 取景器。三角形的支撑是最稳定的.多使用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尽量避免使用LCD 取景。因为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人的眉骨可以很紧密地贴在取景窗上.配合双手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

3、正确的站立姿势。拍摄时,应一脚前。一脚后.而不要让两个脚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此外.拍摄中应大腿绷紧、小腿放松.以避免根基抖动影响稳定。

4、学会调整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由于心跳和呼吸.人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晃动的.但我们可以在拍摄时先深吸一口气,使自己稳定下来,然后吐气.再平稳地吸气。按动快门瞬间要屏息,将抖动降低到最小。

5、学会半按快门。不要看到景物就直接按下快门。相机快门的行程分成两步.即半按快门相机开始自动对焦和测光.再向下全部压下时快门才会启动。否则无法正确测光或对焦,图像虚且曝光不准。按动快门的一瞬也应保持稳定和柔和

6、在安全快门时间范围内进行曝光。

7、手持时,有防抖尽量开防抖。上三脚架时,关闭防抖,避免防抖系统干扰。

8、不要背摄影包或手里提东西拍照。若长时间曝光,将身上的装备全部放下,额外的负重会导致身体失去平衡。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抖动。

9、寻找稳定的依托。如果测光值显示的快门速度远长于安全快门速度.而手头又没有三脚架.这时候.就可以寻找一些稳定的依托物来进行应急拍摄。例如.将身体靠在树木或墙壁上就要比无倚靠站立稳定。曝光时间在1—3秒之间的情况下.用双手将相机紧紧的抵在支撑物上使其保持稳定,也经常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有的时候.可以将相机直接放在地上或墙头这样的平面上进行拍摄.其稳定性堪比三脚架。如果拍摄的是风景等对象,还可以把相机放在摄影包或豆袋上用自拍来拍摄。豆袋是一种里面装满豆子或陶粒的布袋,可随意变形,还不易磨损相机。

10、善用三脚架 、独脚架。“三脚架看出摄影师的态度”。刚开始接触相机的人,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保持拿相机的手稳定不晃动。虽然很多相机都有防抖功能,但也应付不了较大的晃动。尤其在夜间拍摄时,晃动更容易造成对焦不准和照片模糊。除了多拍多练习外,将相机装在三脚架上拍摄是最可靠的。

11、善用RAW格式!存储卡够大,风景,就用RAW格式.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亮部和暗部细节,白平衡、色调也更容易纠正,为后期处理提供最大的空间。

(三)光圈

镜头内,口径可变的圆形通光孔,这个结构我们把它称为光圈。组成光圈的叶片就称为“光圈叶片”。(理论上叶片数越多,焦外越自然,越圆)。光圈在机身上通常以f—来表示,比如F5.6,F8,F16 。我们把它称为光圈值,简称光圈。数字越大,光圈越小。

形象地讲:光圈就是瞳孔。

光线暗,瞳孔放大,增大进光量。光线强,瞳孔缩小,减小进光量。

光圈大小,决定单位时间通光量的多少。f值越大,通光越多。(下图)

光圈的作用,类似下图“阀门”的开合,水龙头为光线。(下图)

iso一定,光圈越小,快门越慢,光圈越大,快门越快。

结论:

大光圈,浅景深,背景虚化。同条件下提高快门速度 (多用拍人) ( 例如 F1.8 )

小光圈,深景深,前后均清晰。同条件下降低快门速度 (多用拍大景)( 例如 F22 )

理论上,光圈孔径愈大,影像质素会愈好,但由于像差会随着孔径的增大而急剧增加,使影像质素变差。另外,光圈太小则会产生衍射现象(在数码摄影中,小光圈更会增加曝光时间,使影像出现噪声现象)令影像像质降低。因此,最佳光圈值便是避免以上两种现像出现的平衡点,亦即最大光圈值低1至2级。例如50 F1.8,缩到F4锐度最佳!

最佳光圈:

最佳光圈的意思是,任何一只镜头,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镜头,都有成像质量最好的那一档或若干档光圈。在这一档或这几档光圈下,镜头的分辨率可以发挥到极致,即达到最大的分辨率。最大分辨率指的不是前后清楚的范围(即不是景深)。

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往往在f5.6-f11的范围内,所以才有那种“f8下无狗头”的说法。而高级镜头,即所为的“牛头”,其最佳光圈往往比较大,即使在全开的情况下,也可能很锐利。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花高代价购买牛头的原因之一。他们进牛头,除了焦外成像好看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大光圈下的高分辨率。

F1.2-F1.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

F1.8-F2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

F2-F2.8的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

F2.8恒定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3.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

F4.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11。

(数据仅供参考)

例如:尼康18-105vr

最佳焦段:35-75

(24畸变小,18畸变最大,105最肉)

最佳光圈:

18端:3.5、5.6

24端:3.5、5.6

35端:5.6、8

50端:8

105端:8

(一般用F8)

腾龙a17 70—300

好用焦段:70-135,

最佳焦段70。

最佳光圈F5.6、F8。

——以上为个人总结

注意:

——A档光圈优先(摄影师多用此档)

1.不管拍什么.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四)快门

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其实快门是一个简称,全称叫快门速度。所谓快门速度,就是在按下快门,反光镜翻起,快门叶片打开使感光元件感光,到快门叶片关上,感光元件停止感光 其中这一段时间间隔叫做快门速度,简称快门。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几分钟,大部分照相机是不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钟后盖上,照片完成。

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几秒钟,1/10秒甚至几百分之一秒,这时候用手取镜头盖就不够快了。我们需要一个能准确控制曝光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快门。快门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以及电子机械联合快门等很多种类。

安全快门:安全快门约为——焦距的倒数。

例如: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某些镜头有防抖功能,安全快门下,仍可降低快门速度1-2档)

快门和光圈是配合的。

若抓拍,需要快门优先。(提高iso,短焦段,大光圈,三脚架,等一切可以提速的工具)

拍舞台注意安全快门。

1/4000快门可以抓拍瞬间。

夜晚的车水马龙 10s+,小溪流水快门稍长,0.5s、1s。

b门功能,从按下到松开,快门开闭时间你自己掌握。

(后面有更详细介绍)

(五)ISO感光度

ISO感光度:指的是感光元件的感光本领。感光度在胶片时代是恒定的,一个胶卷只有一个感光度,因为一个胶卷从工厂里生产出来,胶片上的银盐数量已经决定了,是不可变的。数码时代,CCD/CMOS是感光元件,感受光后产生的电流大小可以通过放大器来调节,因此感光度是可变的。感光度的英文缩写是ISO。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的感光本领越强。同样的光圈快门条件下,感光度越高,画面越亮。

相同条件下,ISO越低,画质越好!ISO越高,快门越快!

高ISO虽然速度快,放大后,图像颗粒粗(即噪点大),不能精细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最低感光度!高ISO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对于D3100:建议晴天100、200。阴天200—800,夜晚手持、抓拍1600,上三脚架可用100.

(六)测光和曝光

测光,就是机器去判断光的强弱明暗。

测光方式:一般为矩阵,中央,点测光。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因为机器为方便后期,自动曝光会欠曝,导致灰蒙蒙的,白的不白,黑的不黑。所以,遇到白色要加曝光,遇到黑色要减曝光!

3.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4.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5。对于M档,测光无效,但是会影响液晶屏直方图信息提示。

手动测光:

1. 寻找画面中接近18%灰的区块 。

当拍摄经验逐渐累积之后.我们就很容易在一个画面中找出接近18%反光率的地方.它可能是监天.可能是大太阳下的柏油路面.可能是青绿的草丛,也可能是没有粉刷过的墙面。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进行点测光的地方.应当多多拍摄.然后观察结果并修正自己的判断。

2.使用灰卡或是手掌来测光

如果判断中间调的经验不足或是环境混乱.可以直接将灰卡置于环境光源下,直接对着它来测光。如果没有灰卡.可以用自己的手掌来取代。人的肤色接近18%的灰调.所以自己的手其实就是一张很好用的灰卡。不过要记得别用被太阳晒得很黑的手背.那样会影响测光结果。

曝光的准确:

拍摄时,准确的曝光是获取高质量影像的关键。后期软件来弥补曝光不正确的失误,但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曝光准确的影像,影调自然,颜色饱和、鲜艳;

曝光不足,影像晦暗,暗部层次损失严重;

曝光过度,影像的高光部分没有层次。

1、逆光拍摄,但不追求剪影效果

可以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对主体进行补光,如与被摄体距离太远而导致无法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时,可以使用点测光功能对主体进行精确测光,也可以使用测光表走近主体进行入射光测量。

2、被摄主体处于大面积白色背景前

由于大面积白色或浅色背景会严重影响测光表的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同方向、同等光线亮度的其它中灰色为主的物体来进行测光,如实在找不到参照物,则可以适当增加曝光补偿,至于增加多

少曝光量,要看现场拍摄时白色背景所占比例的大小和光线反差的强弱来确定,一般会在1-2 级之间。

3、拍摄黑色背景前的小物体

当被摄体处于黑色或深色背景时,由于黑色或深色的背景会吸收大量的光线,如果使用平均测光模式或多区测光模式都会导致曝光严重过度,应使用点测光模式对主体进行测光,如相机没有点测光功能,则可以使用曝光负补偿来解决问题,一般来说,随光线照射到主体上的强弱来决定曝光补偿值。

EV 即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要增加曝光量。——“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

重要结论:

影响一张图片是否正确曝光:光圈,快门速度,ISO。

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的感光速度。如果进光量不够,我们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可能会糊,提高ISO后图片质量也会下降 。没有完美的方案,取舍要灵活。

一般手持拍摄步骤:

1定焦距(根据自己的视觉,距离),

2定光圈(根据虚化需求),

3定快门(根据物体移动速度,静物最低安全快门),

4定iso(从100往上加,一直往上加到合适曝光为止)。

一般脚架拍摄夜景步骤:

1定焦距,

2定iso(指定100或者更小),

3定光圈(根据虚化需求),

4定快门(从很快,到很慢,一直加到合适曝光为止)

小编想说,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其实学习PS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期非常基础的小白级入门教程!带你先熟悉一下PS的工具及操作!如果你正想学,那就来看看吧!

一、基础工具

1、常用工具及作用

当我们打开PS的时候,左侧有这样一排工具,那么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其中比较常用的几个工具及作用~

移动工具:作用是移动图层。

矩形选择工具:可以在图像中选择一个矩形的范围。

套索工具:可以在图像中选择一个不规则的选择范围。

画笔工具:用来对图像进行上色。

橡皮擦工具:主要用来擦除不必要的像素,我们可以用它对背景层进行擦除~

渐变工具:可以对图像进行渐变填充,双击渐变工具,可以选择渐变的类型。

文字工具:用来给图像添加文字的工具~

2、常用工具快捷键

PS里的工具有很多,熟悉之后我们在后面学习中需要运用上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快捷键来快速调用出这些工具,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快捷键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基础操作

1、图像的打开

首先当我们要处理图片的时候,我们要先打开图片,点击【文件】——【打开】,选择我们要打开的文件,或者我们也可以按快捷键Ctrl + O启动,也可以直接将文件退拽到PS里~

2、图像的调整

打开图片之后,如果我们需要对图片本身的大小进行修改的话,我们可以点击【图像】——【图像大小】或按快捷键Alt+Ctrl+I快速打开图像大小的窗口,在这里可以对图像的高度和宽度进行修改,要注意的是,修改之后是会影响图像的像素的哦!

3、视图调整

如果你只是在做图的过程中看不清某个地方,想要放大的话,我们可以调整视图的大小,双击放大镜工具即可将图像恢复到100%视图大小,我们也可以按住Alt+鼠标滑轮,这样也可以调整图像视图大小。这种放大和缩小对图片本身的像素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4、图像的保存

当我们处理完图片之后,我们可以点击【文件】——【储存为】或者按快捷键Ctrl+S快速储存哦!

说太多怕大家一下子记不住,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啦!这些基础的操作你都学会了吗?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在评论区提问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