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刘兵对谈:作为社会活动家的爱因斯坦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在编辑名人书信时,始终有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按照什么顺序来编排。
首先能想到的是按照时间先后来编排,这最省事,也能言之成理。但缺点是,名人们通常要同时和很多人打交道,要同时处理很多件事情,而且那些事情往往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简单地按照时间先后编排,许多事情的过程就会显得支离破碎。
另一种办法是按照事件将往来书信分类,每个事件的相关书信则仍按时间先后编排,这样的好处是能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有点类似中国古代史书编纂中的“纪事本末体”。但这对编辑者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如果有些信件涉及了不止一个事件,将信件归在哪个事件下,就会让编辑进退维谷。
从这第12、13两卷的编排来看,编辑者还是选择了按照时间先后来编排。但是为了弥补这种编排方案容易让事件显得支离破碎的弊端,编辑者做了一番相当为读者着想的工作:在每卷正文前面写了很长的序,序中将主人公参与的重要事情逐一梳理并简述。
例如,在反映1921年活动的第12卷,编辑者写了长达37页的序(指中译本,包括注释),序中将爱因斯坦本年中的往来书信归纳为六个大类:1、爱因斯坦和犹太复国运动及希伯来大学计划;2、关于相对论;3、爱因斯坦与前妻及两子的关系;4、爱因斯坦在德国国内的境遇;5、爱因斯坦在科学方面的各种想法;6、爱因斯坦与当时各国科学界的合作及交流。这个长序就为读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刘兵:确实,爱因斯坦一直是出版的热点,同时也是研究的热点。但除去汗牛充栋的一般性涉及爱因斯坦的出版物之外,真正有特色、有价值的关于爱因斯坦的图书其实并不是很多,不过这些书我们也还是谈不完的,所以会有你说的在我们的对谈栏目中,已经谈过好几次爱因斯坦的情况。
在那些真正有特色、有价值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书中,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这套《爱因斯坦全集》绝对可说是精品中的精品,尽管加上最近新翻译出版的11、12、13卷(第11卷是前面10卷的总索引),距离预期将会超过25卷之多的整套书的出齐,应该还有很长的日子,毕竟国外原版书出齐之日,现在也还很难预期。不过,就我们在有限生涯中还有机会看到的这些卷,也已经足够令人惊叹了。
刚才你提到的,在12、13卷中采取的编排方式问题,我觉得倒也不是很大的事。让我最为感概的,还是你提到的在书前的长序。其实这已经远远不能说是常见的一般性的序言了。首先,这已经是非常系统扎实的研究了!在这样的研究性序言的指导下,读者自然会比较方便地在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不仅仅是对于研究者,对于那些关注爱因斯坦的普通读者亦是如此。连带的感叹就是,至少在我受见识所限而接触的其他那些名人“全集”或“选集”中,几乎就没有看到过如此扎实的研究性序言。
江晓原:这两卷的序确实很下功夫。第13卷所收书信的时间跨度是1922~1923年,涉及的事情更为复杂,所以序中归纳了九个大类:1、关于光和量子的实验;2、关于超导;3、量子论;4、相对论;5、爱因斯坦1922年春的巴黎之行;6、爱因斯坦在德国国内的险恶处境;7、1922和1923年之交爱因斯坦在远东及巴勒斯坦和西班牙的旅行;8、关于一些技术发明;9、爱因斯坦在旅途中的思考和写作。
从第13卷起,编辑体例有所变更:编辑者将文章、日记和往来书信按照时间顺序混编在一起。这一卷的内容也更为丰富。首先,我解决了一个疑问:为何这一卷中也收入了1910~1921年间的若干书信和文章?编辑者在序中交代说,是因为“它们是在近几年才为编辑所知的”,这证实了我在第12卷中发现类似现象时的猜测,但是编辑者在第12卷中没有交代为何如此。
在第13卷所涉及的时间里,爱因斯坦1922~1923年之交在远东、巴勒斯坦、西班牙的长达五个月的旅行,无疑是一个重要事件。在这次旅行中,爱因斯坦到达了上海。他也是在这次旅途中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爱因斯坦为这次旅行留下了一部日记,这部日记首次在本卷中全文发表:《在日本、巴勒斯坦和西班牙的旅行日记,1922年10月6日至1923年3月12日》,占据了57页的篇幅。
爱因斯坦的这次旅行中,有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当得知爱因斯坦会经过中国时,北京大学打算请他演讲,校长蔡元培给出的报酬,按照当时的汇率,合540美元,爱因斯坦感觉报酬太低无法接受。有趣的是,爱因斯坦这样为自己讲价:他致信中国驻德公使魏宸组,表示接受邀请,但他又表示:“因为其他国家提出的,还有像美国的几所大学已经支付的酬金,都远在贵国之上,如果我接受贵方条件,对其他国家未免太不公平。”接着他开出了自己的要价:演讲酬金1000美元;并为他和妻子支付从东京到北京、从北京到香港的旅费,以及在北京的宾馆费用。结果北京大学完全接受了爱因斯坦的条件,不过这次演讲最终并未实现。
刘兵:可以说,这两卷所收入的材料的内容真是异常丰富。在通常的爱因斯坦传记中,也部分地因为篇幅限制,是不可能将所有关爱因斯坦的事情都包括在内的,但对于研究者来说,甚至对于对爱因斯坦有特殊关注的普通读者来说,那些未在一般的爱因斯坦传记中得以讨论的内容,却可以在《全集》中发现,而且,更是由于有着充分研究的序言的引导,也更容易找到相关的内容。
以我为例,许多年前,我曾花费了不少的时间研究超导物理学史。当这样的研究深入到一定程度上时,自然也会转向关注一些更加细节和有趣的问题。我也曾写过像“玻尔与超导物理学”“爱因斯坦与超导物理学”等论文。我还记得,在30多年前我写成并发表了“爱因斯坦与超导物理学”这篇论文时,找资料可是非常困难,花费了好大的力气,而在30年后的现在,若是要再写这样的论文,《全集》中所收录的材料,以及序言中对之的介绍和描述,真的就是很详细和充分了。
在你所列举的第13卷的序言中分类提及的不同主题中,除了科学性的,也还有大量社会与人文类的,关于爱因斯坦访问中国的许多细节内容当然也是其中一例,许多年前,也曾有人对之做过研究,而从现在所披露出来的材料来看,《全集》除了在材料的寻找和收集方面所提供的巨大便利之外,其中涉及的许多细节,更是令人兴味盎然。
江晓原:确实如此。比如,以前我们只知道以色列曾希望爱因斯坦去担任总统,但爱因斯坦婉拒了。现在从这两卷来看,原来爱因斯坦和犹太复国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爱因斯坦最初对美国之行不感兴趣,1921年他拒绝了为他提供“丰厚报酬”的六所美国大学的邀请,但是后来犹太复国运动打动了他。在第12卷中有大量往来书信都涉及此事。诚如编辑者在序中所言:“尽管他(爱因斯坦)本人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他也希望犹太人能够在巴勒斯坦拥有一小块寄居地……爱因斯坦的这次旅行是为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
又如,这两卷中当然都有关于相对论的书信,随着爱因斯坦的美国之行,他正在一天天变得名满天下,许多地方都急着邀请他去做关于相对论的演讲,这原是意料之中的。但是我们看看他写给时任太太Elsa(一年多前结婚,原是他寡居的表姐)的撒娇信中是怎样谈论相对论的:“现在我特别讨厌谈相对论!甚至这样一件事都变得苍白,当一个人太专注于它的时候……”当时爱因斯坦正在布拉格旅行。
再如,虽然爱因斯坦在国外的旅行通常总是由演讲、采访、鲜花、派对、崇拜者……组成,基本上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但是据这两卷中的许多书信和文件反映,爱因斯坦在德国国内的处境却越来越不妙了。1921年出现了要求刺杀爱因斯坦的传单。爱因斯坦也对某些街头游行示威表示支持(太太Elsa还直接参加了某些示威)。对爱因斯坦的攻击和敌意甚至扩展到他已经离婚的第一任妻子Mileva的身上。而另一件事对爱因斯坦刺激更大:1922年6月24日,时任德国外交部长W. Rathenau被右翼分子刺杀,这让爱因斯坦感觉到,“作为一位德国公共生活中杰出的犹太左翼人士,他处于实实在在的人身危险之中”。
刘兵:是啊,正是这样许许多多的内容,而且是以严肃可靠的原始材料的方式,向专业研究者和对爱因斯坦有兴趣的各类读者展示了此《全集》的魅力之所在。应该说,现在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国内学者所编的一些名人全集之类图书的出版,但限于各种原因,总是觉得无论在材料收集的完整性、对材料的鉴别和对于材料及整体人物的研究方面,不像这部爱因斯坦的全集的编者所做的那么到位,那么精致。
对于研究者来说,爱因斯坦是一个无尽的宝藏,有许许多多的角度和话题值得研究,而这部《全集》则为研究者提供了如此理想的便利,或许许多研究者所担心的,只是由于原书的编辑和翻译,因其困难和认真,进展总是让人觉得太慢,从而影响到能接触到珍贵的材料的时间,但这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尤其可以再次强调的是,此《全集》绝非仅仅是适合研究者阅读参考的。从我们前面提到的有限例子(其实这两卷中像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也可以体会到,对于有心的普通公众,如果能有机会接触,肯定也会被其所吸引,它所呈现的爱因斯坦的形象,也许比很多现成的爱因斯坦传记所转达的,要更生动,更鲜活,更原汁原味。
似乎可以说,作为历史研究史料基础建设的名人全集类图书的编辑出版,此《全集》应该是在其编者的精心程度、态度和研究性方面提供了一个高水准的标杆。
(江晓原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刘兵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本文为中华读书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联合策划的“南腔北调”对谈系列第1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