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 | 佛教为何如此重视母亲节

母亲节快乐
2021.5.9
佛经说悲母恩重
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不孝也。悲母之恩,深似大海,恐言语不可及。佛弟子,应知母、念恩、报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及一劫中,说不能尽。”
又说:“世间悲母,念子无比。因于未形,始身受胎。住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悲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刀,竞来屠割。”
我们天天念的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四重恩,一是父母恩,二是众生恩,三是国王恩,四是三宝恩。
孝,名为戒

戒律有防非止恶的作用。佛教经典在教导人们行孝时,也强调了戒律的作用,如《梵网经》中提到:“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即戒律),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在人生的迷途中,我们可能要走很多弯路,才能看清生命的方向,但依靠戒律的引导,我们就能更快地走向正道,并真正通过实践戒律来体会和明白:原来止恶利他,才是真孝。

身命母亲具十德
一名为地
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孕育。
二名能生
经历各种痛苦而生产。
三名能正
常以母手调理五根。
四名养育
能随四季时宜,尽心抚养。
五名为智
能以各种方便,促使子女生智慧。
六名庄严
承受以妙璎珞而装饰之。
七名安稳
以母怀抱为止息处,最为安全。
八名教授
以善巧方便教导子女。
九名教诫
以种种善巧使子女远离一切恶行。
十名与业
能以家业,授与子女。

世间最高的,莫过于山岳,慈母的恩德,比须弥山还要高;世间最重的,莫过于大地,慈母的深恩,比大地还要重。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这与供养佛陀的福德一样,平等没有差别。

父母恩情,如何报答?

《不思议光经》云:饮食及宝,未足能报父母恩;引导令向正法,便为报二亲。

作为子女,不但要对父母的起居饮食照顾妥当,更应关怀父母的心灵精神,让父母感到安心不孤独。

更要提高德行,行正道令父母安心,多慈柔语劝导开解父母,学习佛法正见开启智慧,才能真正令父母从烦恼痛苦中究竟解脱。

律藏《毗那耶律》云:
若父母无信,令起信心;
若无持戒,令住禁戒;
若性悭吝,使行惠施;
若无智慧,令起智慧;
子能如是,方曰报恩。

意思是说,若父母对佛教正法没有信心时,要用种种善巧方便引导父母对正法升起信心;若父母没有持戒,应智慧引导父母严持戒律;若父母习性悭吝,应智慧引导父母多行布施;若父母愚痴没有智慧,应用种种善巧方便,引导父母修学正法,从迷失走向觉悟,开启智慧本来,从而究竟解脱生死、离苦得乐;若为人子能如此,才是真正的报父母恩德。

慧命母亲

诸佛菩萨对待一切众生犹如一子,让苦难众生感受到父母般的慈爱与呵护,平等博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诸佛菩萨赐予我们法身慧命,指引教诲我们学习宇宙的真理,延续滋养我们的慧命成长,让我们得以开启本智,从迷失走向觉悟,引领我们出离生死走向解脱,到达光明的彼岸。

以此因缘,我们能够脱离轮回之苦,因此,慧命母亲对众生的恩情更是重如泰山,恩德弥天。

我们应该时时感念慧命母亲和身命母亲的深重恩德,努力修学正法,自觉觉他,救度一切如母众生,出离苦海,成就佛果,以此报答诸佛深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