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寺被称“鬼窟”的传说,弥勒大佛前额宝石为何被称为菩萨石
自东汉明帝派使者去西域求得佛法,并建立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以来,佛教正式传入中土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为了宣扬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佛教徒们依山壁开凿了很多佛窟,其中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石窟及炳灵寺石窟被称为中国五大石窟。
炳灵寺是一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佛教名寺,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即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1000多年来,它的名称也是几多变迁,有唐述窟、龙兴寺、灵岩寺之称。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根据地形方位,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炳灵上寺最早称“唐述窟”,是古羌语“鬼窟”音译。
为什么被称为“鬼窟”呢,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东汉顺帝时,皇上对道教无比崇信,全国道观林立,信徒众多。宦官朝臣溜须拍马,将天下的能工巧匠和能人异士征调到京城,大兴土木,炼丹求生,把京城折腾得乌烟瘴气,百姓不得安宁。
被征调来的道人中,有一个叫羊兀的道士,家在陕西长安,自小酷爱武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因父母早亡,看破红尘步入道门。他苦心修行肯钻研,在长安当上了道官,一心带领众信徒修道成仙。然而当时奸臣当道,巧取豪夺,强占民房,盖建庙堂,以及各种苛捐杂税令百姓叫苦不迭,对此他深恶痛绝、万念俱灰,决定离开这是非之地。
羊兀离开了中原故地,到处巡游,却始终找不到一块安静的修道之所。一日,他来到大西北人迹罕至的小积石山,见这里青山绿水,风景优美。空中仙鹤自由飞翔,地上梅花鹿跑来跑去,简直就是一处福寿之地,一个世外桃源啊!他瞬间喜欢上了这里,在山洞里隐居,苦心修炼。出门他头戴逍遥巾,身穿鸿毛衣,采药、炼丹、巡山采仙草、烧菜、生活过得幽静惬意。
但平静的生活很快被一队羌人所打破。一天,一伙剽悍的羌人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弓箭、刀枪,四处寻猎,空中有猎隼,地下猎狗跑,逐渐接近了羊兀隐居地。突然最前面的一个好像着了魔一样,应声跌落马下,举起哆嗦的手指着说:“看,看,那是啥呀?”
其他羌人顺着所指望去,只见一个怪物,身穿雪白羽衣,迎风飘飘,忽大忽小、时隐时现地飞行在山谷中,众人吓得俯首祈祷,以为遇到了鬼怪,有的干脆快马加鞭而逃。
其实羌人见到的“鬼怪”就是羊兀,那天他正在练功,炉火纯青的轻功让羌人认为遇到了“鬼怪”。此事越说越奇,越传越神叨,久而久之,羌人习惯地将此地称为“鬼窟”。当然这只是个民间传说故事,没有什么真实依据。
更可能的解释应该是,那时的羌人生活在较为封闭的社会中,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闭塞自然少见多怪,眼中那些活动于唐述谷的“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以及“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的僧、道之人,跟他们想象中的“鬼怪”接近吧。
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记录道:“河水又东北会两川,右合二水,参差夹岸连壤,负险相望。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唐述窟”。这是有关炳灵寺最早的记载,唐述窟是炳灵寺最初的名称。
炳灵寺名称由来及现状
炳灵寺在唐代称为龙兴寺,宋代称为灵岩寺,明永乐年后,称“炳灵寺”或“冰灵寺”之名,取自藏语“仙巴炳灵”,即“十万弥勒佛洲”之意。还有一种说法是藏语的(炳),汉译为堆积或万佛。“灵”是“州”或者是“庙”,合起来是“万佛的庙宇”。
十六国时期,统治秦、河两州的西秦政权,将炳灵寺石窟打造成了佛教圣地,邀请当时著名的高僧作为嘉宾来弘扬佛法、谈经论道。1000多年以来,炳灵寺的石窟艺术凝聚了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同时也历经磨难,一些石窟雕塑、佛殿、经堂皆遭火焚。
西夏战乱时,李乾顺率兵纵火,破坏尤为惨重,所幸一些历经沧桑仍坚强屹立,有相当数量的佛像壁画保存了下来。
炳灵寺石窟佛教艺术经受千年的洗礼,受到西方、南方、中原文化艺术的多重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现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主要人物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无量寿佛、弥勒佛以及各种菩萨、佛等。其造型和手法简练,姿态优雅,又透着浑厚粗犷之神韵。
唐代为何流行建造弥勒佛
炳灵寺石窟所在的地质为较为松软的红砂岩,容易雕刻,主要是以雕凿精美的石刻像为主。历代作品极多,但主要以盛唐时代的作品最为集中,尤以169 窟最具代表性。但要说最有气势又庄重肃穆、而且最受人们厚爱的无疑是171 龛的唐代弥勒大佛。
它始建于“唐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整体高 27 米,背西面东,位于石窟区北部,是炳灵寺石窟中体量最大、最具有标志性的佛像。它依崖凿就,石胎泥塑,经宋、元、明、清历代重修,发髻部分为原塑,是甘肃第三大佛、中国第五大佛,在国内大佛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见证了唐朝的辉煌强盛。建造这么大的佛像,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与统治者的主观意愿密不可分。
唐朝皇室非常推崇弥勒佛,武则天、李隆基统治时期,都是唐帝国国力强盛的时期,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支持。武则天更是自诩为弥勒佛转世,热衷于造佛像。唐玄宗时代进入了“开元盛世”,弥勒造像活动依旧热情不减。敦煌南北二像、四川乐山大佛都是这两个时期的杰作,而且都是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更是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包括炳灵寺弥勒大佛等这些标志性的弥勒佛像见证了初唐的繁荣和国力强盛。
为什么弥勒佛这么流行呢?弥勒是一种为我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佛教形象,人们常将它的造像供奉在家中,以祈求幸福、乐观、平安的生活。
明代曾在大佛前修建了九层楼阁,以保护大佛。在修建九层楼阁的同时,对大佛本体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缮。据明朝正德十二年《重修古刹灵岩寺碑记》记载: “弘治庚戌修建救度洞,蔽护大佛”。可惜的是宏伟的九层楼阁和大佛的局部却毁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 1874 年)的战乱。在此后,七世嘉杨隆珠活佛协同地方居士重建了上寺卓玛殿及其他佛殿。、
弥勒大佛“私藏”的佛经和水晶宝石是如何被发现的?
到了1982年,省文物部门对大佛腿部进行了加固,2011年又对大佛本体进行了保护维修,重点对面部、手部、脚部等地方进行维修治理。
就是在保护维修过程中,文保人员发现了大佛的“秘密私藏”。在对大佛的修复工程中,工作人员借助脚手架到达佛像顶部,发现了大佛顶髻上严宝内的有一部卷成筒状,用黄布缠裹的佛经。由于佛经顶端遭战火焚烧,从火烧后断面上显现的零星藏文字母判断这部佛经为藏文经典,根据大佛右颊耳根处发现的彩绘断层以及大佛的泥质螺髻,文保人员看到了明显的明代重修痕迹。此外在维修过程中,还发现明代后加的小螺髻下,有几粒已经碳化了的麦粒和几节残香。
天然水晶
除了佛经,大佛前额发现了一块罕见的水晶宝石,同样令人兴奋不已。这颗宝石在大佛前额正上方的螺髻间,呈半包裹状镶嵌着,它透明无色、呈玻璃光泽、不规则的蛋形。该水晶为石英族矿石中的透明水晶,水晶横宽7.22厘米,体高8.85厘米,体量大,较为罕见。它表面未经打磨,呈现天然的刻面,体内矿物包裹体较少,透明度高,缺陷是裂痕较多。由于水晶有磷光,古代佛教人士认为它是五彩祥云的佛光,称其为'菩萨石’,将其镶嵌在大佛前额正上方的螺髻间,显然是一种彰显尊贵的象征。
人逢盛世精神爽,炳灵寺石窟雕塑、佛殿、经堂在新时代的保护下焕然一新。2014 年6月22日,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气息和承载千年佛教文化底蕴的炳灵寺石窟,以“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传承1600多年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