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王羲之草书《十七帖》欣赏

《宋拓十七帖》为东晋王羲之著名草书。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广泛搜集王羲之墨迹,穴右军书记移记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炬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言语,以数相从缀成卷”。又说:“《穴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日」字故号之”。由于《十七帖》是王羲之著名草书,因此摹刻极多。唐时弘文馆曾摹勒上石,其本未有一大「勅」字,下刻「付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俗称馆本,但原刻本未见流传,后世传本多据馆本辗转摹刻,传本有优有劣;其次是根据唐、宋人临本或勾填本上石,流传此种拓本亦各具面目。传世《十七帖》善本虽多,但面貌也不一致。此本有“勅”字,“僧权”二字不全,白麻纸擦拓,用墨浓淡相间,拓法精美,为宋代佳拓。中有明文征明朱笔释文,有学者认为为唐人临本,但字画流动圆润,神骨清劲,世称“文氏朱释本”,为传世著名善本之一。此本明代藏蒋伯宣家,文征明为其释文并题跋。册中有清代冯敏昌、翁方纲等题签,翁方纲、伊秉绶、吴荣光等跋文。《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凡27帖,134行,1166字,其中的一些帖尚有摹本墨迹传世,如《远宦帖》、《游目帖》等。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年—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自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被视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十七帖》浓缩了王羲之草书的精华,现留下的仅为唐、宋刻本。著名的有明邢侗藏本(藏香港中文大学)、文徵明朱释本(今在上海)、吴宽藏本(上海人美有影印本)、姜宸英藏本(今在日本)、河南开封博物馆藏有宋榻一本。上海图书馆的吴宽藏本为最善本。此帖全本二十九件信函,一千多草字,却能代表“王草”的最高成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学习草书的经典范本。信函大部分是王羲之写给好友益州(今四川)刺史周抚的,前后通信竟达十四年。内容不外乎日常问候,酬谢赠品的言辞; 向往山川蜀地、相约一同览胜的话; 探讨养生秘笈,问询蜀中风物、人事等等,寥寥数语,无关大局,但从中亦可看出一些端倪: 二人友谊之深厚,嘘寒问暖十数载不变,相知相惜,让人动容。看出羲之崇道之心强烈,对道教圣地巴山蜀水心仪已久。通过 互寄植物、药材,探询服食丹药、养气修行之法,感情日深。直到他五十九岁尚去信披露心曲,但不久因过于服食丹药、养生乏术而较早过世,终未实现去蜀心愿,给七十多岁的“忘年交”周抚留下无尽惆怅,此信许是二人最后一函了。正因为是书信往来,写时无羁,逸笔草草,自由无碍,谁料此函札竟成为书法经典,二人交往的轶闻趣事千古得以流传。观其帖:魏晋风神飘拂其中,等待知音赏读。王羲之今草,既流畅纵逸,又典雅高致,一片神机闪烁,点划意趣无穷,游行自在,神行于虚。这种妙逸书艺,只能是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达到登峰造极。《十七帖》玄奥深邃,美之极、雄之极。赏临之际,似见高士悠闲漫游,缓行于山阴道上,偶尔驻足挥毫,几许墨迹清晰可见,从中足以感知晋人心境,妙哉!观其帖:法度谨严,无法成法。《十七帖》洋洋千言,“字符”既成,堪称规范,成为草之法则,后人再难新创。但也留下少许空间,可以掺进己意,尽情发挥。但史上赫赫有名的草书大师,虽千变万化,腾挪闪跃,个性不可谓不突出,然骨架、结构、笔墨韵致等等,仍可看出晋风晋韵,闪烁《十七帖》的影子。这也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浪淘风簸、万千磨砺中始终屹立的原因所在呀!观其帖:情深意长札中见,洒落自然笔中趣。《十七帖》的一封封书信,自由自在,纵说横说无不如意。字的大小、长短、扁狹,各还体态,天真烂漫。不就是写封信吗,掂笔濡墨,立马挥就,自不必去精雕细琢,思虑再三。谁曾想,因大师功夫过于深湛,这随心所欲的书作,不偏不激,中和平淡,一任心绪,不计工拙,竟达到无一笔失所,无一画失节,变化多端而又有法度,古朴典雅又活泼灵动。叙述的是家常俚语,抒发的是真实情感,无意于佳而佳,神采耀目,呼之即出,千古名书竟如此生成,可佩可叹!临习多遍,思索再三,想像《十七帖》因何被称作“书中之龙”,而韵高千古,独领风骚,在书艺上到底有哪些不同凡响之处呢!一则, 字字经得起检验。这应是今草的一件极其成熟之作。处在东晋书体变革时期,《十七帖》脱离隶书、八分的影响,摆脱章草的痕迹,用笔上产生了一个突破与飞跃。其字字独立,不作牵丝之形,不作夸张之势,不取荒诞之态,含蓄蕴藉,诚挚练达,笔法之丰富,形态之多样,堪称集大成。二则,草书至简至畅,帖中所有字迹亦达此要求,全为草体,未杂它体,纯粹而又简洁,达到至美至善。三则,笔控能力超强,书札小字,力屈万夫,极具阳刚之气,无一丝纤柔怯力,无一处不到位,无论放大缩小,亦不减字之魅力,足见“书圣”神力无比,无人能及! 四则,大小参差错落有致,映带牵丝布局天然,章法率意,美不胜收,等等。书史云:《十七帖》被奉为草书圭臬,最近羲之真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书体面貌、审美习惯。其实,《十七帖》书法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王羲之汲古能化,将隶楷行草笔法熔为一炉,参以“己意”创造出的一种新体。间架精密,楷书骨骼; 用笔雄浑苍劲,点画蕴含隶意; 结体简洁畅达,具备草书之长。虽字字独立,然笔断意连,以行草的结合穿插,形成动静不同,行列差异,达其从容衍裕,气象超然,似从胸襟中流出一般。晋风古韵,晋人笔法,从《十七帖》中,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学草之人,知此帖其美,也要知其所以美也。因此,必然要在此帖上下一番功夫,溯源探胜,孜孜以求,从而走出自己的草书之路。王羲之十七帖临习管见《十七帖》是右军代表之作,草书圭臬,自古以来,历代学草书者,无不从此帖获得营养。●《十七帖》字形偏扁,暗合章草之法,横画多取平势,有八分书之遗韵。●关于临帖,孙虔礼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此二语道破天机。●临书之时,不用急于动笔,宜先仔细揣摩帖中各字的点画、结构、方向、位置,悉心研判,做到胸中有数。此谓之“读帖”。●读帖一事,许多学书者直接忽略,下笔便写。然笔画、结构都不能像,仅内容一样,此是临帖之最下等水平,谓之“抄书”。●临帖须准确无误,不可随意增添笔画。有人临帖,仅凭脑子印象,只求遍数,忽略质量,起笔多有小动作,映带勾法随意添加,何谈察之者尚精乎?●临后将所临之字与原帖对照分析,找出不足,然后循序渐进改正,而不可将错讹继续,否则,久之则成痼疾,改正难矣。●《十七帖》起笔多为露锋,要尽显锋芒,收笔处圆润,必有回锋动作。米海岳云:无垂不缩,无往不收,非妄语也。●作行草书,笔画要有连续性,笔画断处,笔意仍在,则笔在空中仍要完成动作,然后落纸,则气韵生动。笔势如武术家打拳,动作连贯,气息绵长,如行云流水,势不可挡。●临帖须知提按,线条丰富,全在提按二字。横画侧锋入纸,旋即调整为中锋,匀速拉出,万不可笔入纸顺势拉出,则横画粗扁无力,状若朽木。竖画宜将笔提起,然后写出,可体会推自行车下坡之力。●《十七帖》字字平实大度,若儒雅秀士,若刻意求起笔之锋芒,发笔处作细丝状,则舍本求末,实刻板拘泥也。●若遇笔画连续缠绕,宜找准位置,加快行笔速度,须有快刀斩乱麻之意,方能写出内在之精神。若犹豫不决,依葫芦画瓢,则点画臃肿,拖沓而无节奏,如病夫打拳,虽动作完成,仍是乏力不堪。王羲之《十七帖》, “文氏朱释本”欣赏

(仅供学习,交流,转载@书法密码)小文一文,站住别跑,点赞,关注,评论,分享,收藏走一波。图片经过处理,音乐来源网络,侵权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