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就算事事称心,也不要视为理所当然,更不要贪得无厌!

我们都讨厌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我们又都克服不了自己的自私和狭隘。这是人性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弊端。

为什么说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讨厌?

因为这样的人把自己当舞台的主角,别人都是他的配角,别人就应该喜欢他,帮助他:我做得对,他们应该赞美和鼓掌;我做得不对,他们不可以批评和指责我。

有这种性格的人,往往就会把顺利和别人的友好视为理所当然,而在遭遇逆境的时候,又往往会怨天尤人。

实际上,你以为自己是谁呢?世上这么多人,哪个不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你又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和贡献呢?

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一书里,稻盛和夫表示,人生就是修行,人心就是一切。对于人生的顺逆,我们都要心怀感谢:

就算我们好运连连,事事称心,我们就会说“感谢”了吗?其实,现实中的我们,往往也做不到。我们会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甚至很多人还会贪得无厌。

稻盛和夫告诉人们,在一帆风顺的时候,既不要视为理所当然,更不要贪得无厌!

要知道,“不管现在多么一帆风顺,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所以,“我们不能沉溺于顺境而自傲,必须用谦逊的态度,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严格约束,不可忘记感谢之心”

很多人都是忘却了这点,稍有成功就自我膨胀,就得意忘形,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不要忘了,你的成功是借助了“天时地利”,是环境的帮助。譬如你在电梯里跑步上了顶楼,你就能把自己能上顶楼的原因归结于跑步了?

古人说,谦受益满招损。这实在是至理名言。

在卑微的时候保持谦卑很容易,难就难在成功以后还能保持谦卑。

其实,从逆境走向顺境,从顺境走向逆境,往往是跟人的心态有关。稻盛和夫在书里分享了一个极为简单的人生秘诀:

“无论何时何事,都要表达感谢”,用理性将此道理铭记于心。在心里做好准备,让“谢谢”可以随时脱口而出。

这个事说起来容易,“但能在生活工作和自己的人生中,一以贯之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所谓亢龙有悔。有时候,挫折和逆境其实就是来促使人清醒,磨砺人心的。

“当逆境和困难发生时,更是表达'感谢’的绝佳机会。因为这种严酷的环境,严峻的局面,能锻炼我们的心志,磨炼我们的灵魂。”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这本书确实是包含了稻盛和夫的嘱托,他告诉人们,凡有所遇,皆为修行。

环境的严酷,局面的严峻,恰恰是“苦其心志”的时候,灵魂的修炼和成就,离不开我们在人生逆境中的自我奋斗。

但稻盛和夫也指出,这样做是很难的,“如果人格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磨炼,我们往往就会口出怨言'为什么偏偏是我?’”

但是,以心转物才是修行,人生的修炼从来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的。在逆境中真诚的感谢是度过逆境的关键,稻盛和夫说得很明白:

“现状越艰苦,人就越容易发牢骚、鸣不平,怨天尤人。但是,这些牢骚与不满,又会兜兜转转,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导致自身境遇不断恶化。”

事实就是如此,你越是怨天尤人,事情就越糟糕。相反,你越是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就越能早点找到走出逆境的方法。

所以,就是单从自身的利弊考量,我们也应该减少牢骚和不满。我们要转变思想,把一切视为考验,当你越是谦卑,就越能生发对这一切的感谢之心。

然后当我们走出逆境的时候,不要骄傲于自身的才能和能力,在稻盛和夫看来,这些不过是偶然寄存在我们这里的东西。我们应该凭此去贡献他人和社会。

也许,说到底,人生和事业的成功,都是人的境界和格局的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