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50%以上的孩子都是“假努力”,来看怎样成为超级学霸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孩子学习困难,成绩不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因为孩子笨?智商不够?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作为一名老师,接触过几千名孩子,有些学习成绩好一些,有些学习成绩差一些,但是,我发现,没有一个孩子是真正的“笨”。

有些同学刚接触一些新知识学起来非常的慢,但是这不代表他笨,只是他学习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不同罢了。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刚开始学起来极为困难特别慢,但是一旦学会他就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我也见过这样的孩子:学什么都特别快,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但是之后往往成绩卡在一个地方提高不上来。

既然没有笨学生和笨孩子,那么为什么学习成绩的差异却是天壤之别呢?

答案就是很多孩子看上去在拼命学习,但实际上他们是在“假努力”,看上去的努力只是让父母老师安心,只是让自己有一点心理安慰而已。

什么是“假努力”?学习过程中假努力的症状有哪些?

老师说孩子上课很认真,回家以后你很努力地完成作业,为什么成绩就是提高不上去?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也没有我们的孩子努力,为什么他的学习成绩比我们的好?

……

如果你有这样的疑惑,那么很可能孩子正处于“假努力”的陷阱之中。

曾经有清华大学的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中国,至少有50%以上的学生是“假努力”、“伪学习”。

下面说几个“假努力”、“伪学习”的症状。

1.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却不好。

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刻苦,实际上学习时懵懵懂懂,脑子里面一团浆糊,成绩也一塌糊涂。

2.不懂得劳逸结合,学习和写作业太晚,甚至到凌晨。

不是每天只睡5小时就是勤奋,不是学习时间越长成绩越好。学习是讲究方法和效率的,是在脑子最清醒的时候才能够有巨大的收获,如果都已经非常的困非常的累,还去坚持学习,那么这时候只能是事倍功半,成效甚微。

3.只愿意刷题,不愿意复习总结。

不是刷题越多成绩越好,学习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脑海中要形成知识体系,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就去盲目的刷题,只能是越刷越差。

4.做题过于依赖参考答案。

还有很多同学感觉思考问题耽误时间,于是去看参考答案,殊不知,这正是大脑喜欢偷懒的本性在作怪,长期以往大脑就会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

5.眼高手低,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有很多同学感觉课上听懂了,但是在做题的时候一做就错,这就是眼高手低。

因为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学习,如何避免听懂了却做不对题的现象。

6.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计划。

没有目标的学习,没有计划的学习,那就只是盲目的努力,就是作秀给家长和老师看。

“假努力”的本质是什么?

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我把以上“假努力”的具体症状的本质归结如下:

1、缺乏自我认知。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乏“元认知”的能力。

元认知能力的实质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元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个体智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开发、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对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2、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做事效率低下。

分不清哪些事情是重要或者紧迫的,也可能是没有这个意识,想起什么做什么,导致做事的效率低下。

3、没有明确、长远的目标。

这一条是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每天完全跟随着老师的安排,看似努力的完成作业等任务,但是,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没有目标,从而动力不足,效果不佳。

如何改变“假努力”,成就超级学霸?

1.以终为始,紧盯目标。

先看一个故事:


有三只猎狗追着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

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窜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

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在仰头看的三条猎狗,最后,兔子竟然逃脱了。


看完故事后,请大家不要往下看,思考一下:“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可能有这样的答案:“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条猎狗。”

  还有别的问题吗?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土拨鼠哪儿去了?

在现实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许多时候都像故事里的情景一样,“土拨鼠”原本是最初的目标,但因为忙于应付一只又一只跳出来的“兔子”,竟然迷失了最初的目标——“土拨鼠”。

因此,要想忙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必须在忙碌的过程中始终紧盯目标,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每天所忙碌的是否仍然是为了最初的那只“土拨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我们的大脑运行方式是这样的:

事件A发生——>大脑自动运行导致我们的行为有了反应B

如果你懂元认知,并且元认知能力激活后,大脑运行方式就不同了:

事件A发生——>大脑自动运行导致我们的行为有了反应B——>我为什么有反应B?这个反应是对的吗?——>C好像更好一些——>大脑重新调整了运行模式让我们有了反应C。

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果你刚穿了一件新衣服出门,结果走到半路,突然有一滴鸟屎滴到了衣服上(事件A),你立刻变得非常生气,甚至破口大骂(反应B),转念一想,生气也于事无补啊,鸟屎掉到衣服上总好过石头砸到头上吧(元认知),好庆幸!于是心情重新变得愉悦(反应C)

如何利用元认知能力监控学习?

(1)当学习走神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意识到并监控到大脑的走神情况,迅速调整到学习状态。如果感觉无法调整回来,比如说特别累或特别困等,可以暂时地停下学习休息一会,这些过程都应该是在元认知参与的基础上进行。

(2)承认自己很多时候是浪费时间的。不管是多么厉害的人,他总是会有浪费时间的情况出现,敢于直面自己浪费时间的事实。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去改正这个现象。

大多数人不敢承认自己是在浪费时间,仅仅就是拼命地去刷题、去学习,这只是表面现象,只能感动自己,成绩却没有任何进步。

真正自信的人才会愿意去承认的一件做得不对的事情,而不是麻木自己,自欺欺人。

3.要事为先,提高效率。

(1)要事优先。

根据上面的表格,把事情分成四类:重要又紧迫的、重要但不紧迫的、不重要但紧迫的和不重要也不紧迫的。

对于这四类事件,做出不同的策略。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指出,高效能人士都习惯于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放在那些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上。他们非常清楚,只要用心做好这些事情,就能够收到好的结果。

对于学生而言,正确、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训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