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的门等村》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之二十九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只是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

     行走在传统村落之间,寻找那些曾经的生活底片,无疑是值得玩味的。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门等(矮寨)村,保留着大量清代和民国时期建成的,具有浓郁岭南风格的“九甲”民居。

该村所在的萍江流域古称“九甲”,数百年来,瑶、壮、汉三个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乡土风格。传承了辈辈相传的“九甲”风格:人字坡屋面、屋顶凤扳爪、砖挑檐门头、扇形屋檐口、方门圆窗顶、红墙白线条。

扇形屋檐口

门当

年久失修,没人居住了,导致部份的房子出现倒塌,之后被平整了。

宝顶

目前,门等村90%的村民盖了新房子,但凝聚故土情结的“九甲特色”始终沿袭,并对老屋加以修缮、利用。但无论里面怎么改造,外貌始终保留'九甲’风格,又在里子上提升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木雕灰雕及彩绘

古建常用词友情普及:  宝顶

宝顶,也称古刹。在中国古建筑的构件中,原用于封护屋脊使之不受雨水等浸蚀,后来逐渐突出装饰性,使用的材料多为金属或琉璃,位于建筑的中轴线中央,形状有圆形、束腰形、楼阁形或宝塔形等,具有丰富的装饰性。宝顶分屋基宝顶和塔宝顶。

图..文..吴永岚

如你喜欢,欢迎转发,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流浪的大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