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美文】古驿杉阳

一条小街——

一条以毛石铺嵌、中间镶青石板的小街,它沿20度的缓坡从东北方往西南方下行,它呈一条稍不规则的直线。

小街很小、很短,从街头的过街楼到街尾的过街楼,全长约1.5公里,宽不过五米,居住有百多户人家。

但它却很长很长,它的东北方连着花桥驿、永平驿、样备驿、大理……直至长安;往西南延伸便是兰津渡(霁虹桥)、平坡驿、梯云路、沧平镇、天井铺、永昌城、缅甸、泰国、身毒,这便是西南古丝绸之路。

小街地处博南山分支的北岭与南岭之间一块槽形的小盆地里,博南古道从北岭下来,经小街再越南岭后过霁虹桥。

自古以来,商帮马队、官家百姓若走南方丝绸之路,就必走博南古道,走博南古道就必经小街过。

展开剩余90%

小街很短,它却南北连万里,一端在秦汉,一端在身毒。小街很小,却承载了数以万计的马帮、商人、过客、官家。

小街就是古驿杉木和。杉木和居博南山北岭之阳,所以又称为杉阳。驿站的老祖先也许是几户,几十户,他们为古道服务,古道也给驿站带来迅速的发展与繁荣。

小街两边,马店、商号、商铺、商家,一家连一家,家家经商、户户买卖,完完全全是一条“商业街”。

驿站上曾经有名在册的马店有老金家马店、马振兴马店、黄家马店、何家盐店、吕家大兴店、何家马店、马家建丰商号、李家马店、潘家马店、刘家马店。这些马店有的分布在街道两旁,有的零星散布在驿站周边村庄。

每当马帮到来,马店的大院子摆满了马帮驮子,院子一长排的马圈关满了骡马,马店的客房住满了赶马人。店主人忙里忙外,照应客人与骡马。小镇马店中首屈一指的是吕家大兴店,该店客店、马店兼营,场地宽、客房多、主人善经营,曾兴盛了很长的历史时期。镇上当年曾流传着“住店要住大兴店,人又和气店又宽”的民谣。

驿站上的“建丰商号”也是家大马店。商号的主人名马锦元,号子建,为长湾人。马氏携资金来杉阳创建了建丰商号。建丰商号的旧址就是原杉阳供销社所在位置,现存的临街土木结构房就是当年马家的临街商铺。临街商铺往东通到沙河边,面积约三亩多,分前后两院,前院摆放驮子和人住,后院关马。临街商铺是一栋五间的楼房,北面的第一格作人通行的大门。

驿站上除马店以外,有餐馆、烟馆、牛羊肉汤锅铺、肉铺、中药铺、布店、糕点店、理发店、豆腐店、油粉店、酱油店、酒厂、缝纫店、皮匠店等等,最多的是杂货铺,多达几十家,他们经营的都是马帮、行人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草烟、洋火、草鞋等。

每当夜幕来临,驿站商家的灯火将小街照得通明,赶路的行人,迟到的挑夫、马帮仍络绎不绝,喧嚣声常常彻夜不息。

驿站杉阳,商贾云集,且来自五湖四海,有些同乡的商人便在此设立了会馆。会馆由发起人共同出资兴建,供同乡商旅之人食宿、聚会并互通商业信息,以利于大家共同发展。历史上建有江西会馆,旧址在黄家大院下隔壁;保山会馆,旧址为小街上关庙下,现钏氏人家居处;四川会馆,旧址在今人所称的川庙;云南会馆,旧址在关庙。

历史上的一个早晨,朝阳洒满杉阳街时,青石板街上便喧闹了。早发的马帮的蹄声、响铃声、挑夫商贩与店家的辞别声,嘈杂着整个街道。而紧闭大门的杨家院子里,气氛有几分肃杀,堂前的阶上跪着一个约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双手捧着本线装的三字经在诵读,小孩的母亲面色愤然坐听他诵读。

这位母亲,姓杨,名润秀“太君(润秀)志抚胞妹子为螟蛉。以承杨氏嗣,更名俊才(小男孩)。束发,令就傅课读,惟严。偶疏则呵责随之。乡里咸称太君酷有陶孟之风。俊才亦孜孜惕励,自是而初,高而师范(永昌师范)学成,擢任永平县劝学所长。在任有年余,整顿学务之筹建经费建校舍,委充任诸端井井有条,而为督学尤为郑重,识者咸谓太君之教也。”(摘自《杨润秀墓志》)。

杨俊才学业有成,基于义母润秀之教。这是驿站崇文尚教人家的代表。

驿站上的李氏人家是个大姓,原籍南京,在驿站上有“李半街”之说,其大支后人李根达曾为永昌府某厅长秉笔师爷,家中曾有“以文会友”牌匾一块。本家族规十六言中有“睦宗族、重书礼、敬本业、勤耕读”的训示。

驿站上的何家,祖上就在永昌板桥驿开一商铺,其收入专供何氏子孙到永昌府求学之用。这一举措世代延续,为何氏培养了许多文化人。

历代的商人、移民看到驿站杉阳“山川明媚秀而丰,人物天然迥不同”,纷纷在此安家立业求发展。这些各省籍的人聚居于此,带来了丰富的汉文化,滋润了这块蛮荒之地,并生根开花。因此,崇尚中华传统文化、重视教育这一优良优统也在杉阳蔚然成风,并世代相传。

驿站人家,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经商。“恒升裕”商号的主人林氏是四川人,从成都来到杉木和。“杉阳街,位居县城西南九十里,……物产丰富,为永平著名重镇。每逢天干丙辛日街期,保山云龙及各乡镇之货物,悉驮载往售。主要营业略同县城,而尤以食盐、蔗糖、草鞋、马掌称为大宗,赶街人数不让老街(县城)。市场集所,在该镇沙河东岸,有直街,有横巷。”(《林氏家谱》)林氏先人眼光独到,到此地便留下,“租屋、贩零碎度日”,几年后“置地建房”,开了“恒升裕”商号,主营食盐,兼以其它日杂百货土特产。林家在永平县城老街镇以及腾冲等地设有分号,在洱源乔后盐矿派有专人发货,还有自家的马帮专事驮运食盐等货物。

《林氏家谱》中还记载了自己的经营之道,也可称其为家训:“小生意靠守,大生意靠走。” “不吃亏,不得利。” “重信义,轻功利。”等等。

驿站人家有许多是明朝官方大移民或屯戍安居下来的。现杉阳镇辖区内的杉阳村、何家村、田心村、阿邑寨,都居住有何姓人家。他们的始祖何济,为南京应天府大石头竹子巷人氏。“明洪武26年(1393年),何济随从族叔平羌将军何福征伐南甸土司刀罕孟到永昌,刀罕孟乞降,擒斩后,回师驻守四川泸洲。建文四年复到永平、永昌巡护。往来流寓,因视杉木和地土饶沃山川丰厚,是以卜居于此。其住居因遭水患屡次眷移,总以田心为名者,以缅夷刀思伦之事而得从族叔何福征讨,以至于此。”(摘自《何氏家谱》)。何氏人家定居杉阳镇至今六百多年,已至24代,达两千多人,何家在杉阳镇以外,还有分布于永平教场街、保山瓦窑、由旺、蒲漂等地。何氏家族世代遵从祖上制定的“宗友世系章”即辈份字,共40字沿用至今。何氏家谱中对子孙后人也作了训诫:“……勿以小故而堕宗支,勿以微优而伤亲爱,勿以侮慢而违逊让之风,勿以偷薄而亏友睦之谊,共体祖宗慈爱之心,常切水木本源之念……。”

何氏祖先以仁爱礼让等教育子孙,他们也身体力行,给子孙留下了效仿的榜样:明朝中期,1540年前后,何家七世祖何天羽建性华寺,阿海寨小寺;清朝初期,何嘉英建龙泉寺。

何氏人家是明朝官吏后代,经几百年的繁衍,家族兴旺,人口众多,是驿站上官吏人家的代表。

驿站杉阳的人家,来自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省份、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共同聚居于此,与本地土著民族和睦相处。他们带来的先进思想理念、先进文化、先进农耕技术、先进工艺手工等技术,大大加快了本地社会经济、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古驿杉阳历史上,在人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方面有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产物。

看戏是古镇人们的最爱。镇上有一个滇剧班子,每逢民间传统节日,都会演剧,剧院在驿站上的关帝庙,庙门楼上是一戏台,台前有大院子。每到剧班演出,驿站整条街的人都会丢下家中活计,跑来看剧。有年纪大的抬条凳来坐着看,年轻的站着看,满满一院子达几百人。院场边一溜的做小簸箕生意的——卖瓜子、葵花籽、松子等。戏班子演出的剧目都是古驿人们喜闻乐见的《三气周瑜》《秦香莲》《白蛇传》之类。戏演到高潮处,院中观众会随剧情大喊大叫,甚至怒喝剧中人物,激动不已。戏班演出的这些剧目,几乎都是重复演出,可驿站人们仍百看不厌。散场后都还在评论演员,“大爷的唱腔如何如何”“二哥的功夫怎样怎样”,尚喋喋不休。其实这剧班子成员没有一人是专业的,他们是一群滇剧迷自发组成的,有铁匠、教书先生、镇公所的镇丁、师爷、郎中先生、屠户等等。他们演剧纯粹是释放自己的所爱,娱乐自己,并给驿站人一份文化享受。

古驿杉阳“青山围古邑,流水带荒村。”边远而偏僻。这里的人们对富有文化元素的滇剧的深爱,曾让在这驻足亲临剧院体验过的官家、客商们感叹不已。

古驿杉阳历史上,手艺人有铁匠、铜匠、犁头匠、小炉匠、木匠、石匠、泥水匠、瓦匠、篾匠、皮匠、鞍匠等,这些行业涉及马帮需要和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铁匠就有十几家,他们主要生产马帮用品:马掌、马钉、马刀、钉锤等。马掌是杉阳镇的特色大宗产品之一。四方商贩都到杉阳贩运,杉阳各家商号的马帮也再向外贩运。镇上双家的马掌因其质量好而出名,过往马帮都争相购买,名声播及永昌大理。

手工编织草鞋、草席、草帘子(即草垫子)、草墩、扫帚,在杉阳镇周边村庄,几乎个个女人能织。这些织品的材料是稻草,户户都有,织席子需个席架,编草鞋只需个木耙子,往房柱根上一捆即可。白天忙田间地头的活儿,晚上一家人围坐火塘边闲聊,妇女们在火塘边开始她们的“手工业”。镇上人们管这些编织活叫打草鞋、打席子、打草墩。草席用野生席草织的就叫盖席,是马帮必用之物,草鞋也是赶马人的必用之物。历史以来草席、草鞋也是杉阳镇的特产之一,它产量大、销量也大。

古驿杉阳,流淌的岁月在这里镌刻下了它千古不灭的足迹,这里有汉武古道、诸葛石桥、立禅古刹、升庵祠堂、霞客身影、永历战场、斯诺红星、悲鸿奔马……历史给古驿戴上了闪光的花环,也是历史摘去了它的光环,真是兴于斯、衰于斯——古驿杉阳自滇缅公路开通后,古驿便日渐冷落。昔日的繁华喧嚣渐渐远去,当年的赶马哥也改行了,手中的马鞭换成了锄头、镰刀,在那逝去的年华中渐渐老去。古驿站的历史风貌也被现代小城镇建设进程逐渐淹没,一座座钢筋水泥大厦取代了昔日土木结构的商号、马店、商铺,汽车取代了骡马,丰衣足食取代了节衣缩食。幸福的人们不经意的回首,才发觉那逝去的历史文化、古驿站是多么的珍贵,这让他们郁郁寡欢。然后他们离开水泥房子,重又聚在一起,互吐衷肠。谋划什么呢?当然是如何延续那曾经动人的故事,他们雄心勃勃而又激动不已。这些事虽然进展缓慢,但毕竟是一直向前的。

(作者:杨志华 文稿由县文联提供)

编辑:李丽云 审核:何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