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令失业率增加一半的疾病如何应对?专家建议:规范化诊疗势在必行!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溃疡性结肠炎正在成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需重视规范化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类型,临床特点为持续或反复粘液便血、腹痛,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有学者称,溃疡性结肠炎“好比肠道变成了一根硬管子,无法再吸收水分,也不能正常运送排泄物,会让人十分尴尬”。
1
UC是现代难治疾病之一,负担沉重不可回避
近年来UC在亚洲各国、包括中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正成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数据显示,中国UC的汇总发病率为1.21/10万-人年[1]
UC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研究数据显示,UC与疲劳、严重的抑郁症及性功能障碍有关;同时,UC可使患者的缺勤率、病休率及失业率分别增加88%、69%和50%,工作能力下降66%。此外,即使接受了结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可能让患者存在工作能力障碍[2]
UC病情迁移,不断进展,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3]。一项队列研究发现,约50%UC患者在确诊后疾病活动会长期持续或间断存在,甚至逐渐加重[4]。而随着持续进展,不良预后风险还会不断增加,如结构性肠损伤[5-6]、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增加[7-8]、结肠切除手术风险增加[3,9]
2
UC治疗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UC疾病负担沉重,但目前UC治疗依然存在诸多痛点,需要我们“各个击破”,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 早期反复使用传统药物,未采取进一步有效治疗

在大多数临床医生和患者眼中,UC没有克罗恩病(CD)那么严重,进展也较缓慢。对于UC的这些误解,也部分解释了临床医生为何以采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反复使用为主,而不愿在疾病早期采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的态度[10-11]
但实际上,与CD类似,UC不仅影响患者日常工作(UC 12.6%;CD 12.2%),还会造成永久性残疾(UC 1.6%;CD 1.7%)[12],尽早采取有效的UC治疗,才能带给患者更多获益。

■ 对UC的黏膜愈合重视不足

临床患者症状缓解而内镜下未彻底缓解时,就减少药物剂量的情况大量存在,导致处于部分缓解的状态,很容易复发[13]
而实际上,早期临床缓解和黏膜愈合预测了UC更好的治疗结局,是UC治疗更应达到的目标[14]
图1:黏膜愈合对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 将治愈希望寄托于结肠切除术

临床中很多患者将治愈希望寄托于手术治疗,期望通过切除结肠恢复正常生活,但研究显示这种情况非常少见[10]
原因主要在于术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包括储袋炎、盆腔脓肿、小肠梗阻等[10]。回顾性分析显示,回肠造口关闭后1个月内,27%的患者出现至少一种并发症;在中位随访6.5年后,所有患者的脓毒症发生率为14%,梗阻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6%[15]
3
UC规范化诊疗,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UC诊疗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医生、不同医院常有各自的诊疗方式。由于管理不规范,常出现病情延误;此外,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虽有部分获得了一定疗效,但复发率居高不下,不少患者丧失了治疗信心[16]
因此,重视和提升UC的规范化治疗,对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总体而言,在UC的规范化治疗中需注意:

■ 诊断评估需更准确

正确的诊断不仅是临床治疗的前提,也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目前UC尚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常需要采用综合性和排除性的诊断原则。综合性诊断系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内镜和病理等特殊检查,综合分析,做出诊断;而排除性诊断是指采用现有的检查方法,逐一排除已知的需鉴别疾病,达到反证UC的目的[17]

■ 掌握好分级、分期治疗的原则

UC的有效治疗需要制订规范化和科学的治疗方案。对UC的分期、分型、病变部位与严重程度以及全身与局部的结合治疗均应纳入治疗方案。同时必须强调个体化治疗,从临床表型、基因遗传学及药理基因学等多层面寻找个体差异的原因,达到有效治疗目的[17]

■ 制定合理的治疗目标,践行达标治疗

2015年,国际炎症性肠病研究组织STRIDE共识公布,其中最重要内容就是将UC达标治疗的目标定义为临床/患者报告缓解和内镜缓解:临床缓解即患者自我报告(PBO)无直肠出血,排便频率正常;而内镜缓解指Mayo评分为0~1分。
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以达到阻断远期疾病进展,进而预防癌变发生,减少住院治疗和手术,减少并发症和致残[18]

■ 以指南为引,革故鼎新

欧美国家炎症性肠病的共识和指南几乎每2-3年会更新一次,试图及时体现最新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13]。国内临床医生应在学习、熟悉和遵循共识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化、个体化的原则和患者需求,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规范化干预。
4
小结
近年来UC发病率逐渐升高,且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愈十分困难,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加重经济及社会负担。因此,亟需进行UC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尽最大努力延长缓解期,降低UC复发率,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Ng SC, Kaplan GG, Tang W,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9 Jan;114(1):107-115.

2. Danese S, Allez M, van Bodegraven AA, et al. Dig Dis. 2019;37(4):266-283.

3. 林轩永.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12): 191-193.

4. Solberg IC, Lygren I, Jahnsen J, et al. Scand J Gastroenterol. 2009;44(4):431-40.

5. Torres J, Billioud V, Sachar DB, et al. Inflamm Bowel Dis. 2012 Jul;18(7):1356-63.

6. Berg DR, Colombel JF, Ungaro R. Inflamm Bowel Dis. 2019 Apr 1. pii: izz059. doi: 10.1093/ibd/izz059.

7. Yashiro M.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Nov 28;20(44):16389-97.

8. Rutter M, Saunders B, Wilkinson K,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4 Feb;126(2):451-9.

9. Fumery M, Singh S, Dulai PS, et al.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Mar;16(3):343-356.e3.

10. Ochsenkühn T, D'Haens G. Gut. 2011 Sep;60(9):1294-9.

11. Solitano V, D'Amico F, Zacharopoulou E, et al. J Clin Med. 2020 Aug 14;9(8):2646.

12. Catherine Le Berre,et al.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20;18:14–23.

13. 钟捷.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1): 12-14.

14. Shah SC, Colombel JF, Sands BE, et al.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6 Sep;14(9):1245-1255.e8.

15. Ferrante M, Declerck S, De Hertogh G, et al. Inflamm Bowel Dis 2008;14:20e8.

16. 吴铁镛. 溃疡性结肠炎的规范化治疗[J]. 中国临床医生. 2011; 39(7): 7-9.

17. 夏冰.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7; 19(1): 3.

18. 厉英超, 陈思纬, 邵佳媛,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0; 41(4): 628-632.

审批编号:VV-MEDMAT-44893

审批日期:2021/5/14

声明:本材料仅供中国大陆境内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作为学术参考,而非针对一般公众,亦非广告用途。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在做出任何与治疗有关的决定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参照药监局核准的药品说明书。如果您不是卫生医疗专业人士,请勿阅读和/或传播本材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