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洛阳城简介 明代洛阳城是伊王、福王...
明清洛阳城简介
明代洛阳城是伊王、福王的封邑和河南府、洛阳县的治所,建筑规模比金、元有所扩大。洪武六年(1373年),明威将军陆龄依金、元旧址筑砖城,挖掘城壕。城周围8里340步,墙高4丈,壕深5丈,阔3丈。开四门,东曰建春,西名丽景,南称长夏,北为安喜。城门上建阙楼,外筑月城,环城设39座敌台。万历初年,河南守道杨俊民又改四门名称为东“长春”、西“瑞光”、南“薰风”、北“拱辰”。崇祯末年,复在城外筑一道墙,高1.30丈,宽1丈、周长33里。对于明代洛阳城城墙,曾进行过考古发掘,确系砖墙。对明王府旧址也进行过考古发掘,发现东西宽250米,南北长300余米,夯土台基残高1.4米。在台基上发现白灰地面和方形柱基坑,中间有“地炉”。在出土的青花瓷碗底部有“明王府制造”的铭文。
清代洛阳城与明洛阳城相同。历任知府、知县对城郭街道有所修缮。顺治二年(1645年)至六年(1649年),守道赵文蔚和知府金本利用福王残垣废砖,修砌加固了四面城墙,建城楼八座。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后,分别重修了四面城门楼,且定名为东“迎恩”、西“方安”、南“望涂”、北“长庆”。城内东西、南北两条主干道。分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四隅。河南府署及通判署、教授署、推官署、经币署、察衙署均分布在四隅街巷内。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明朝一里合554米,也就是现在的1.108里。33里也就是18.28公里。这就是明朝洛阳城的周长。
明清时期的开封城是14.4公里
明清时期的西安城是13.74公里
明清时期的南京城是35.267公里(现存25.1公里)
对比一下充分说明一件事:明朝的时候洛阳城和开封城的规格都比西安城要大。而不是所谓他们宣称的西安仅次于南京。毕竟周王、福王,是老朱家的宝贝儿子。最亲的儿子才封这俩地方洛阳和开封享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