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伤寒论》讲义,第04讲:《伤寒论》六经与《黄帝内经﹒热论》篇的关系

内容提要:1、解释了4个名词:“传经”、“直中”、“合病”与“并病”;2、《伤寒论》六经提纲和《黄帝内经﹒热论》的症候的区别;3、《伤寒论》传经和《黄帝内经﹒热论》篇传经的区别;4、介绍人们对《伤寒论》六经的一些观点;5、解开《伤寒论》的钥匙。

  朋友们好,这是“茶话《伤寒论》”的第4讲。我在第3讲中,为了列举问题,使用了大量的援引,所以视频过长而且偏于枯燥,在这一讲中,我们尽可能只讲结论。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伤寒论》六经与《黄帝内经》中六气和经络的关系,我们看到,《伤寒论》中的六经,既不是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也不等同于针灸十二经络中的经络。既然如此,为什么在《伤寒论》中,会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样的名词来命名?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篇,《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伤寒论》六经篇的理论基础就来自于《内经﹒热论》篇,那么,我们先看看“热论”篇的内容: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yì),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教帝曰: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为了方便后边的讨论,我们先解释两个概念。

  第一,“传经”。在《内经﹒热论》中,“伤寒X日,XX受之”,而且呈现出规律性。比如“巨阳受之”,就是太阳经络所在的位置的不适感,发生在“伤寒”的第一天;“阳明”,发生在“伤寒”的第二天;“少阳”,发生在“伤寒”的第三天;……;一直到厥阴。第一天从巨阳开始,第二天阳明,第三天少阳,第四天太阴,第五天少阴,第六天厥阴,每天一经,这就叫传经。在《伤寒论》中,大致也有这样的规律。对于“传经”这种现象,我们打一个比方。比如某企业老板早上起床心情不好;然后老板来到公司以后把高管训斥了一顿;然后高管把手下某男性员工训斥了一顿;这位员工回到家里和自己老婆吵了一架;然后员工的老婆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骂了孩子;孩子没地方撒气,踢了家里的小狗。我们看,这件事起于老板心情不好,而这种不良情绪并没有在一开始被消除,而是通过转移情绪的方式层层传递,最终停留于那只无辜的小狗,虽然这个圈子中的所有的人都把这种负面情绪传递了出去使得离开了自己,但这个圈子的所有人实际上都是受害者。这种不良情绪对人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慢慢弱化,过了几天,老板心情自己好了,接着,高管心情也恢复了,再接着员工心情也好了,……,最后,大家的心情又都恢复了正常,这就和《内经﹒热论》中“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一样的道理。

  另外一个概念叫“直中”,在《伤寒论》中出现,就是说,邪气未经过挨个次序的传经,而是直接进了脏腑。类似于传经,比如某公司的商业道德一直被用户所诟病,这个公司几乎所有的客户纠纷都与公司的道德操守有关,每当这个公司出现麻烦,根本就不用考虑这个公司的其它部门或者业务流程,只要出问题就一定是产品的社会道德操守方面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运转异常的原因,已经越过了常规的层层传导,直接就会进入一个“旧病复发”的模式。生活中容易见到,比如某些人常年膝关节疼痛,不论着凉感冒还是吃饭伤到脾胃,甚至休息不好、心情不好,膝关节就会犯疼。不难理解,传经只出现在健康的人身上,直中则会出现于素有内伤的人身上。所以,凡是邪气“直中”的人的健康状况都要差于层层传导的“传经”者。生活中的另一种情况,有的人很多年不生病,然后突然某一天查出来某个大病,接近绝症的那种,这也是典型的外邪直中脏腑。与前者相比,这种没有症状的“直中”更可怕。因为没有症状,人们往往以为自己还很健康,实际上是脏腑把邪气积累了下来,当积累量超过一定的阈值或处于某个特定的时机才会表现出来,发觉的时候往往不可收拾。当然,如果你懂中医,只要身体有偏差,脉象、舌象都会异常,一般都能够提前发现。

第1个话题,《伤寒论》六经提纲和《黄帝内经﹒热论》的症候的区别

  读了《内经﹒热论》篇,明白了“传经”和“直中”,不难发现《内经﹒热论》篇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伤于寒”,另一个是“两感于寒”。我们先看看“伤于寒”的情况。

  对比《伤寒论》六经提纲和《内经﹒热论》篇对应的内容,我们摘录《伤寒论》六经提纲,并在每条下面列出“热论”篇中对应的部分:

太阳

伤寒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内经热论➝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伤寒提纲➝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内经热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伤寒提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
内经热论➝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伤寒提纲➝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内经热论➝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伤寒提纲➝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内经热论➝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伤寒提纲➝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内经热论➝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巨阳”在《黄帝内经》中出现次数较多,在这里对应于《伤寒论》的“太阳”。

  通过上面的阅读和对比,抛开传经仅仅从症候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两点,第一,《黄帝内经﹒热论》的六经更偏于足经,头项腰脊都在足太阳膀胱经的位置,“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就是足阳明胃经的位置,“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就是足少阳胆经,“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足太阴脾经,“贯肾络于肺,系舌本”足少阴肾经,最后,“循阴器而络于肝”足厥阴肝经;第二,《伤寒论》六经提纲和《黄帝内经﹒热论》的症候,只有太阳、少阳、太阴有类似之处。但是,我们隐约能感觉到《内经﹒热论》的症候更加偏近于“经证”(也就是邪气只伤到了经络分布之处,而没有入脏入腑),而《伤寒论》的六经提纲,除了太阳篇,其它则更偏近于足经所关联的脏腑。我对此有一个观点,《黄帝内经﹒热论》是健康人的身体受到外邪以后的状况,而《伤寒论》是实际情况,因为实际情况中,人的身体大都不大可能都是健康的。所以“热论”篇偏于传经,而《伤寒论》除了和《内经﹒热论》篇在太阳地面起点一致以外,接下来的发展偏于向内传脏传腑。

第2个话题,《伤寒论》六经和《黄帝内经﹒热论》传经的区别

  《内经﹒热论》篇“X日XX受之”描述的传经且非常清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但是在《伤寒论》中,传经就不是那么清晰了,虽然含有时间相关词眼“日”的条文也非常多,但是,“日”在大多数时候表示的是大概的时间长度,而不是“第X天在X经”,我们罗列一些与《伤寒论》传经相关的条文:

【6.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
太阳受邪,脉象如果不发生变化,则邪气一直在太阳地面,没有继续传经
【6.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此为不传也。
未传经到阳明、少阳
【6.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行经尽,7天时间,跑完了一圈
【6.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内经﹒热论》篇12天全部自愈
【7.71】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邪在少阳,但是时间并不是第三天
【9.9】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
到第三天了,还在阳明,未继续传经
【9.72】太阳病二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阳明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第二天,传阳明
【9.75】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鞕。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小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大便,但初头鞕,后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邪在阳明,未继续传经,一直到四五日、六七日,需要确定是否为承气汤证
【10.8】伤寒四五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第四天开始传入三阴,所以不发热
【10.9】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者,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三阳证病在表,对胃口影响不大,未入里则无阴证症候
【10.10】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为欲已也。
这里的本意是,第三天,邪气传于少阳而愈于少阳,注意,这里的少阳脉很可能不是寸口脉
【11.64】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第六天、第七天邪气传入厥阴,无法在厥阴痊愈,则会继续恶化

  不难看出,在《伤寒论》中,仍然能体会“热论”篇“日传一经”的影子,但是,我们列出的与传经有关的条文只占了与时间有关条文的不到1/3,大多数条文表达的都是时间长度。这也充分说明了在《伤寒论》中,传经仍然是有效的,但是,《伤寒论》更着于实际,所以伤寒论全文更多的是“留于经”或者“入脏”、“入腑”之类的实际情况。

  为了方便我们以后的学习,必须把《伤寒论》传经和入脏腑的关系讲清楚。因为论证过程太过枯燥,我们只讲讲结论:1、《伤寒论》的六经偏于足经,和《内经﹒热论》篇一致。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有人说是因为足经覆盖面积大,我认为这个理由不充分,但是我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2、传经是存在的,而且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健康人体外感邪气以后日传一经,第一天太阳、第二天阳明,……过第六天以后这个循环就结束了,如果没有痊愈,可能会成为遗留问题,也可能会被下一次传经所覆盖,健康人体遵守《内经﹒热论》篇的法则;3、在《伤寒论》中,邪气会留于某经很长时间。比如,“太阳病,十日已去,……,脉但浮者,与麻黄汤”;4、在《伤寒论》中,邪气会直中脏腑。三阴篇的提纲,全部可以看做伤寒直中脏腑。直中脏腑之前则不一定会经历传经,可能经历,也可能不经历。5、如果不考虑“两感”,外感邪气还存在两经、三经同时受病的情况,也就是“合并”和“并病”。以上5个规律比较清晰,大家了解这个整体状况就行了,在后边,我们讨论条文的时候还会多次重复。

  这里,再解释一下“合病”与“并病”的区别。读《伤寒论》一定要细心,比如我们能发现,在《伤寒论》中,明确区分了“合病”与“并病”。从《说文解字》中我们了解,“合”、“并”两个字在汉朝时期的字形和现在区别不大,“并”字似两横两竖相交,表达的意思是同时发生,而不是合二为一;“合”字形似屋舍,则相互结盟,居于同一屋檐之下,形成统一整体。打个比方,清朝时期,白莲教起义的时候天地会也在闹事,如果他们之间没有串通,虽然同时发生,但他们之间相互独立,这就是“并病”;反过来,如果他们串通一气,这就是“合病”。在《伤寒论》中,“合病”与“并病”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知道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问题,我们讨论《黄帝内经﹒热论》篇“两感于寒”。在《黄帝内经﹒热论》篇中,“两感于寒”的状况比“伤于寒”的状况严重得多。想一下,就像敌人来进攻我们一样,如果从边境向内部层层突破,我们尚且有较多的回旋余地;如果从我们内外同时攻击,那么我们的风险就要高很多。另外,不难发现两感证的六经组合也是有特点的,“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太阳与少阴是一对,阳明与太阴是一对,少阳与厥阴是一对,这样的组合有什么内涵?翻译过来,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是一对,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是一对,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是一对。很显然,根据《黄帝内经》“血气形志篇”或“九针论”篇,就知道它们之间是“表里”关系,肾和膀胱相表里,脾和胃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也就是说,如果两感病发病,是表里一组的发病。很多中医人排斥《易经》,《易经》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臭味相投的事物,虽相隔千里而惺惺相惜、互为感应,《内经﹒热论》篇两感于寒,内外互为表里的同时发病,是不是这个道理?

第3个话题,对《伤寒论》的六经的一些观点

  前面提到过,《黄帝内经﹒热论》的传经,是健康人体遇到外邪以后的传经,只有经证,没有入脏或者入腑。而《伤寒论》的六经提纲表现得更加实际。太阳提纲全是表证,阳明“胃家实”是腑证;少阳“口苦、咽干”胆火不降,腑证;太阴是肝脾下陷;少阴证土败而无阳,注意,“败”不是死,所以只是“四肢逆冷”而已;厥阴证木气郁遏,局部生热而整体则寒,故厥阴证寒热夹杂。我们也可以把六经类比为战争的6个阶段,第1太阳阶段,正气盛邪气微,邪气刚刚触及我方边界,我们兵强马壮,很容易取胜;第2阶段,正气盛邪气弱,我们仍然强大,为了抗击邪气,我们消耗了一定的战略储备;第3个阶段,正气盛邪气也盛,敌我双方常常让对方伤筋动骨,但敌人吃亏多一些;第4个阶段,正气盛邪气盛,我方吃亏多一些,我们的生产力受损,开始入不敷出;第5个阶段,正气弱邪气胜,我方全民悲观,一时间丧失信念和勇气,节节败退;第6个阶段,正气微邪气盛,我们大部分领土已经被敌人占领,我们被压缩于局部区域,但还在拼死抵抗。

  大部分观点认为,《伤寒论》的六经是一个邪气从外向内、邪气由弱变强的过程,我认为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样的认识与《黄帝内经﹒热论》篇并不矛盾,因为《伤寒论》讲的是病体,而《内经﹒热论》篇讲的是健康的人体。邪气不入里,就好像敌人在战壕外边一样,它这边突不破,就试试那边,所以是一个环形的分布。而邪气能够入里的话,就存在层层入里的问题,所谓直中也就是这层防线早已被突破。所以,《伤寒论》的第一层太阳证提纲,和《黄帝内经﹒热论》巨阳条文是大体相同的,因为他们始于相同的起点;接下来,从阳明篇开始直到厥阴篇,《伤寒论》是层层入里,而《黄帝内经﹒热论》是逐经传递。到了《伤寒论》厥阴篇,死症就比较多了,即,邪气内逼,退无可退,背水一战,不死即生。

  这里需要强调几点,1、有人认为,《伤寒论》三阳篇为热,三阴篇为寒,这是错误的,因为表证和里证是可以并存的,在三阴篇中照样会有发热的情况,也就是说,只要太阳证没有解表、者传经或者自愈,那么太阳证可能一直存在,向后具有继承关系。这个并不难理解,比如民国时期,侵华日军占领了我国东三省,最后又占领了武汉,东三省未被收复以前,日本人一直占据着东三省,这就是表邪未解、表里俱病;2、有人提出,解《伤寒论》用“存津液”三个字就够了,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人体是多元多维的,不能通过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认知,这显然违背了自然法则。比如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绝不可以只用经济现象来解释,社会秩序必然包含环境因素、文化变迁、权利欲望等等。如果用单一指标来认知人体,和西医的那一套有什么区别?3、刘绍武先生有“三部六病”之说,这在实际中过于粗糙,是不可取的。《道德经》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在不断的学习、探索积累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真理(法则)越来越简要,学习和悟道的过程是同时的、是统一的,如果我们没有相当体量的学习积累,而去追求所谓的“大道至简”,完全是痴人说梦。所以,没有未经历千山万水,不要去碰那些过于简要的法则;4、有人说,六经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关系,比如太阳在头项、阳明在胃、少阳胆、太阴脾、少阴肾、厥阴阴器,这在《黄帝内经﹒热论》篇比较明显,在《伤寒论》中不太明显,但似乎也不算有错。问题是,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如果把这个规则放在猪马牛羊身上,这就不存在上下的关系,仔细想想,其实更偏近于“清”与“浊”的关系。人为什么是人?《幼学琼林》一开始就说了“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与动物相比,直立行走更加有效地升清降浊,所以人类才有高度的自我觉醒,这件事的背面,是牺牲了人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为代价的。

第4个话题,解开《伤寒论》的钥匙

  我翻过的《伤寒论》注解的书很多,但是读过的不多,因为很多书不对胃口,而且有些人总结或实践的东西根本就不对(我就不明白,不对的东西为什么要写书呢?)。学习《伤寒论》,我认为唐步祺所著的《郑钦安医书阐释》里的“伤寒恒论”部分比较中肯,推荐参考,还有冉雪峰的《冉注伤寒论》/《冉氏伤寒论》;水平最高的是黄元御的《伤寒悬解》和《伤寒说意》,但是黄元御的书对起点太高,所以只推荐给周易或国学功底较好的朋友。现代名家,如刘渡舟、胡希恕的书,视频如郝万山、倪海厦的也都很不错。

  但是,学习的重点不只是知识,而是要学活。《皇极经世书》的作者北宋邵雍的墓志铭有四个字“玩心高明”,什么是玩心高明?就是说,一看到事物的现象,就能知道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来龙”、“去脉”已经了然于心。同样的,《伤寒论》也需要学到这个样子才算是真的玩转。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把钥匙是什么?就是象数思维!朋友们可以看出,我在讲《伤寒论》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类比,而且这些类比以社会现象为主。在《学医沉思录》中,我区分了“生命现象”和“物理现象”的区别,因为人身体的运转过程是生命现象,是正邪交争、是有常无常,而社会现象是比较大的生命现象,所以我们经常借用社会现象来打比方,以“象”来做为理解问题的主要方式。比如桂枝汤证具有什么样的“象”,可以类比于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再比如葛根这味药有什么特点,与生活中什么类型的人类似,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有怎样的优缺点,等等。这样来解开伤寒论、解开方药,似乎更容易一些,也更接近理论和实际。

  这篇内容比较杂乱,我们解释了四个名词,“传经”、“直中”、“合病”与“并病”;分析了《伤寒论》六经提纲偏于《黄帝内经》足经的脏腑疾病;对比了《伤寒论》传经和《黄帝内经﹒热论》篇传经的区别;介绍了对《伤寒论》六经的一些观点;最后我们讲述了解开《伤寒论》的钥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