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开裆裤正名!老祖宗的育儿智慧,藏在开裆裤里

   01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孩穿的开裆裤逐步被纸尿裤所取代了,然而,你知道开裆裤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育儿智慧?
关于开裆裤,网上抨击的文章一大把,几乎找不到一条对它的赞美,全是口诛笔伐,被批的体无完肤:不卫生,不安全,尿路感染,长蛲虫,外伤,被变态骚扰……开裆裤的存在完全是因为过去没有纸尿裤,是为了方便把屎把尿,是为了省去洗尿布的烦恼……时代在进步,开裆裤是个落后的东西……
真的如此吗?
既然有这么多坏处,为何中国人还穿了几千年开裆裤?
了解了中医思想,你才会知道对于一些流传了千年的做法,现代人的内心是需要一些敬畏的。
明代医圣万密斋的育儿秘旨里说道:“头要清凉背要温,露其下体养真阴。”这里说的是一岁或者说一岁半以内的小孩。

   02   

为什么要“露其下体养真阴'呢?
万密斋说了,“人生十六岁以前,气血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惟阴常不足”,小儿体质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阴常不足体现在哪里?阴虚火旺,五心烦热,都是阴常不足的体现。
那么在穿衣上有什么对策?很重要的,就是开裆裤。
万密斋就说了:“童子,裳不裘帛。”什么意思?裳,下体的衣服;帛,温软甚于布;裘,皮衣,温软甚于帛。也就是说,下体要穿得薄,你在下面不能用厚厚的棉絮裹,更不敢下面穿皮衣。冬天冷,很多家长给孩子穿秋裤毛裤牛仔裤,包得层层叠叠的,孩子跑都跑不动。这其实是在糟蹋孩子的身体。
万密斋又说:“ 下体主阴,得寒则阴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孩子在一周以内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从头能立,到能翻身、能坐、能爬、能走,发展非常快,这就是阳的作用。但在古人看来,阴阳是相对的,阳长得快,阴是不足的。如果下体包的太紧,阴就消掉了,这一消,会导致阳长得过快,将来会导致他阳的不足——别看现在长得快,以后可能就长不高啦。
所以不管是男孩女孩,想要生长发育得好,下面就一定不敢穿多。这就是光屁股的学问,真的并非图方便那么简单,而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深远的育儿智慧。
在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发育大问题面前,开裆裤被抨击的那些问题已经不是大问题。不过就是一两年的时间,多费心些帮孩子做好卫生,多留心些保护他的安全,换来他生长发育的健康,这份辛苦是值得的。
这不是我们现代的医生说的,是两三百年前中医儿科大家告诉大家的。万密斋老先生活到97岁,他的家传儿科传到他是第三世了。我们中医上有一句话,“医不三世不为良医”——也就是医生啊,只有说三代都从医,到你这儿你才是个有成就的大家。万密斋就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他身上,他很多的儿科观点,我相信是祖辈流传积淀下来的知识。

   03   

这件事也应该让我们反思,我们的骄傲让我们错失了多少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习俗里到底都藏着什么智慧,这答案也许我们现在很多人不理解,然而就此否定它们,这对传统习俗来说,是不公平的。我想我们至少应该,为这些传统文化习俗,留一双探索的眼睛,留一只倾听的耳朵,去探寻一下它到底为什么存在,不要让这些背后的智慧,不明不白地消逝。
有多少人在以“慈爱”的名义摧毁孩子们的健康?
在古中医、红学、古琴等传统文化领域皆有涉猎。著有《至简古医——道鉴伤寒论》一书。
过量过腻饮食,成为幼儿致病的头号因素。幼儿脾胃弱,饮食过量,荤腥油腻,脾胃无力运化,反受其累。脾胃一弱,正气必虚,百病丛生。
很多家长平时不怎么给孩子吃主食,而是给孩子吃很多的肉。大家有没有想过,主食为什么会被称之为主食?顾名思义,它是我们人最基本的需求,脾胃属土,而所有的五谷都是黄色的,与土地都是一种颜色,正所谓五谷生津,正是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家长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就有很大的误区。他们认为米饭里没有营养,而肉才营养,肉里面含有的主要是油脂和蛋白质,他们认为蛋白质才是营养,而事实上一个人一天对于蛋白质的需求是很有限的,营养学家说过一个鸡蛋就足够供应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多余的蛋白质吃下去就会变成毒素——人体接受不了需要排出来的东西在广义上来讲都是毒素。这个时候孩子要不了那么多的蛋白质,而且还需要耗费能量和气血去把它排出来。加之当下的肉含有过多的激素、化学残留物等很多不好的东西,这也是非常伤害孩子的身体功能的。
我接触过很多小孩抽动症、疝气、顽固湿疹的病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家长都会给他们吃很多的肉类,鸡腿一次吃两个。这样的孩子脾胃一定会被搞坏。为什么会坏呢?除去前面讲的肉提供不了人体的基础营养外,还有能量场的问题。
脾属土,土是什么?从五行能量来说,它需要土的能量来补充,五谷才是得土气最全的。你不给他吃主食,光给他吃肉,他的脾胃能得到土气吗?

   04   

孩子脾胃功能不好,是因为在压力下吃饭。
还有一种孩子的脾胃功能也不好,就是有压力的情况下吃饭的孩子。你追着孩子喂饭就是在给他压力,他在很憋屈的一种状态下吃饭。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古人在吃饭的时候不主张管教孩子。
孩子在一种压力底下被逼着进食,边哭边吃,这样不光造成孩子的脾胃功能差,还会让他整个的身体出问题。造成的不良结果有诸如:疝气、肠篓、贫血、发育迟缓、脂肪肝、心跳异常等。这些问题说到底都跟脾胃虚有关系,因为脾为后天之本。再次提醒家长,千万不要一听到脾虚、气血虚就联想到加强营养。
《红楼梦》里,贾宝玉生过大病之后,贾府让他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清粥小菜。病后反而不给进补,不给有营养的吃,这是为什么?像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他们深谙养生之道,知道孩子在生完病,身体还处在虚弱的情况下,根本消化吸收不了那么多的肉和滋腻的东西。给他能吸收的,让他的脾胃在轻松的状态下慢慢恢复功能。这其实是一种顺应生命的思维方式。咱们当下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全部是最简单粗暴的。
民间有一句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孩容易食积,一旦食积就容易感冒。还有的小孩容易得热伤风,其实就是穿多了,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和老人一样是脆弱的,于是就给孩子穿很多的衣服。还有很多老人带孩子喜欢拿自己的体感温度去衡量小孩。其实小孩阳气旺,属于纯阳之体,你看冬天小孩都不烤火,只有大人才需要烤火。而且孩子生性好动,穿得过多就更不能散热了。
当下的孩子把甜味饮料当水喝,甜的东西入脾,甜多了就会引起脾的亢盛和失调,也间接影响肾的功能。现在有一种说法,孩子喝太多甜饮料会让孩子得白血病,除了饮料里有很多化学合成的糖分之外,说到根本还是“脾克肾”。
孩子把那些甜的饮料当水喝,肾的功能必定受克制,肾主骨,而白血病是骨髓的异常,都有连带关系。所以五味不可偏胜,怎么能把甜饮料当水喝呢?

   05   

现在的孩子智力开发的太早了,两三岁就开始送去早教、幼儿园里学英语识字,学这个,学那个。思伤脾,人一思虑身体就会郁结。孩子正在生发之时,一思考他当然会“淤”。除了情绪之外,饮食过多,长期的食积也会造成淤血。淤血症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压抑,导致心理发育不健康。一般来说淤血症是大人才会得的,生活观念改变了,很多疾病都在提前。
其实家长都是出于“爱”才造成这些问题。让孩子多吃多穿少动,是出于爱;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早就去学习知识,也是出于爱。每当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孩子好聪明,一岁就唱歌,两岁就识字,多好啊,于是就让孩子早早去学很多东西。
古时候的人想法和我们不一样。古人不希望别人说自己的孩子聪明。古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熟,因为古人都是”道”的思维,希望顺其自然。
大家应该静下来,仔细看看这个时代。
有多少人在以“慈爱”的名义摧毁孩子们的健康?过量过腻饮食,成为幼儿致病的头号因素。幼儿脾胃弱,饮食过量,荤腥油腻,脾胃无力运化,反受其累。脾胃一弱,正气必虚,百病丛生。有时我们劝一些家长,特别是长辈,少给孩子喂一点,少穿一点。他们常会反问一句:难道我会害自己的孩子?
人若走入歧途,走得越卖劲,错得越远。同样,如果对孩子这份“慈爱”走入了误区,那么,爱之越切,伤之越深。
(0)

相关推荐